第72章 埋了吧
只不過可能性很低微罷了,葉天打電話也不是談這件事,直入正題道:“登門拜謝就不必了,王然的聯系方式你有吧,能讓他動動手么。”
王然便是黑狗哥,宋浩一聽微微皺了皺眉,上次的人情在解決張大剛時已經用過了,這次再叫王然的話,怕是要付出一些代價。
但葉天救了他母親,他沒有拒絕的理由,應道:“可以,葉先生想對誰動手?”
葉天聞言微微笑了笑,看樣子宋浩聽懂這方面的,便沒有拐彎抹角。
“一個小人物,今天從友好醫院辭職的一位姓陸的醫生,中醫科的,只有他一個人辭職,應該很好查。”
宋浩聞言暗暗點頭,這種沒什么身份的,的確是件小事。
“那……葉先生打算如何處理他?”
“他挖我墻角,埋了吧。”
說實話,宋浩有些沒聽懂葉天所謂的挖墻腳是什么意思,但后面的意思他懂。
“好,三天之內就能解決。”宋浩保證道。
葉天應了一聲便掛斷了電話,宋浩則立刻聯系了王然。
王然得知這件事后眼睛微微一瞇:“把人埋了?他意思是殺了么?還是說不想再看見那個人?”
宋浩皺了皺眉:“我也不清楚,但應該是后者。”
王然聞言冷笑一聲:“連對方到底什么意思都不清楚就來叫我,別忘了我現在已經不欠你了。”
“我知道,做這件事,你想要什么?”宋浩沉聲道。
“既然只是件小事,我也不要多了,正好我也要處理一個人,順帶一塊了,給我幾顆五十年以上的人參吧,我最近要用。”王然淡淡道。
宋浩應了一聲,掛斷電話前問了句:“你不是已經洗手了么?還要處理誰?”
“之前的二黑,打斷了他一只手給他丟到荒郊野嶺,結果他還跑回來想找我報仇,找人鬧了我的工廠,打傷了我的人。”
王然說完,便掛了電話,實際上找二黑,除了解決之前事,還有一件宋浩不愿意告訴他的事,他要從二黑嘴里問出來。
……
第二天,葉天起了個大早,看看時間差不多了,該聯系李田華來收葡萄了。
雖然這葡萄在李田華眼里還是長的太快了,但好歹比三天長出來靠譜些。
不過他還沒聯系李田華呢,忽然村子里鬧騰了起來。
“有人來送錦旗了!”
“好多人啊,都過來送錦旗了!”
“是啊,不過,怎么都是些大爺過來的啊?”
唐艷芬最喜歡這些熱鬧了,在屋里的她還在洗臉呢,一聽到這聲兒便先跑出了屋。
葉天和染染住在唐艷芬家的客房里,平時接觸的時間多了,感情自然升溫,也變得沒以前那么拘謹了。
“咋了咋了,我聽到有人說送錦旗啊?”
唐艷芬剛一出門,就看到了人群后面好幾個錦旗被舉到了空中。
后面的村民們都讓步了,唐艷芬看到有人送錦旗,但是不知道是給誰的,于是趕緊回屋給葉天通風報信。
葉天都調出李田華的號碼了,不過也聽到了外面的喧鬧。
“外面發生了什么這么熱鬧?”
唐艷芬看了一眼葉天,眼睛笑成了彎月:“你猜?”
葉天白了一眼唐艷芬,不搭理她,這時候村里的王大爺先跑了過來,沖葉天喊道:“葉天啊,我這老腰下地的時候閃到了,能幫幫我嗎?”
葉天見狀有些納悶,這唐艷芬和唐濟都是醫生,不喊他們兩個,怎么喊自己啊?
不過王大爺這人也挺樸素的,葉天也就答應了。
按了幾下王大爺的腰后,葉天便問道:“大爺,你這個腰是不是以前受過傷啊?”
王大爺一聽,驚訝道:“還真是啥都瞞不過你啊。”
“我這個腰啊,忘了是哪一年,記得全國發大水,我也跟著去抗洪了。”
“就是從那時候落下的病根。”
王大爺嘆了口氣:“唉,跑了好多醫院了,都沒用。”
“中醫也試過了,結果那些人,錢收的倒是利落,結果什么效果都沒有。”
說完,他還看了一眼葉天,然后說道:“葉天,我沒有說你的意思。”
“我是在說那些庸醫,只知道騙錢。”
葉天一聽卻是皺眉,王大爺怎么知道他會中醫?友好醫院的事傳出去了?甚至傳到村里來了?
葉天倒也沒否認:“大爺啊,中醫還是很有用的,不過您為了祖國也付出了不少啊,放心吧,在我這,肯定給你治好。”
王大爺嘿嘿一笑:“那我肯定相信你啊。”
王大爺在葉天手下,感覺自己渾身都發暖,身子好像年輕了十幾歲一樣。
還沒有享受夠,就聽到了葉天對他說道:“大爺,已經結束了,你現在有啥不舒服嗎?”
王大爺如夢初醒,驚訝的問了一句:“啊?這就結束了?”
葉天點了點頭,說道:“已經結束了,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嗎?”
大爺尷尬一笑,撓了撓頭:“不舒服倒是沒有,就是太舒服了有點舍不得。”
葉天無奈:“大爺覺得可以的話,以后我再給你按好了。”
大爺一聽,笑著對葉天說道:“可以啊,葉天你可真是個大好人,之前村兒里的人可都誤會你了!”
“你放心,張富貴那混小子要是敢趕你走,我第一個不同意,我把我房子給你住都不讓你走!”
“把你電話給我,以后我來找你。”
葉天一驚,哭笑不得的看著王大爺:“大爺,你還真要我去給你按摩啊?”
王大爺一瞪眼:“那可不,麻利的,大男人說話不算數?”
葉天苦笑,只能把聯系方式給了王大爺。
王大爺看到葉天的聯系方式,就跟看著真金子一樣,嘿嘿笑道:“難怪鎮子上的人要來給你送錦旗,真厲害啊。”
葉天聽到這話,還未開口,就看到外面一大堆人全都涌了進來。
唐艷芬有些驚訝的看了看他們:“李爺爺,你們怎么在這里?”
原來,這都是鎮子里的那群老人,只見他們幾乎人手一個錦旗,大致一看,幾乎能把一面墻都蓋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