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無處不在的影子們
事情再次重新淪為一團亂麻,蘇銘懊惱的揪著自己的頭發。
是他?是她?
兩個朦朧的身影,不斷的盤旋在蘇銘眼前。
是的,這個間房間,并不止一個人存在。
【支線劇情已完全展開,請宿主自行體驗,并在其中尋找所有的可能性。】
虛空之中,赤紅色的文字再次擰在一起。
“噗通!”
一聲巨響,蘇銘趕忙捂住耳朵,卻止不住耳邊的嗡鳴聲。
他下意識的向窗外看去。
一切的場景都像是碎裂的玻璃,如夢似幻,開始坍塌收縮。
再次醒過來,他已然站在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街道。
蘇銘先是用目光掃視自己一圈,此刻的他身穿著一身休閑的服裝。
手中拿著一張嶄新的報紙,空出的另一只手提著一件黑色的文件包。
抬起眼睛,蘇銘一眼就認出了他此刻所在的位置。
L市最有名的一家醫院,而其中最著名的科目,就是心里咨詢。
蘇銘肯定,現在的他應該是進入到了支線的劇情之中。
也就是說,此刻的他,扮演的正是那位“病人”。
反應過來后,蘇銘的神情有些焦灼。
他明白,“病人”是絕對特殊的一個元素。
無論在他的哪條推理線中,最終所有的謎團都指向了這位神秘的“病人”。
他開始焦慮,趕忙沖向了路邊。
他要尋找一面鏡子,或者隨便蘇銘能折射面容的物品。
他要揭露,這位最關鍵的神秘人物。
怪異的事情發生了,蘇銘在大街上尋找了許久,卻沒有看到一個能折射面容的物品。
甚至,當他在路人身旁經過時,根本看不清他們的面容。
在這個支線的世界里,好像所有的人都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容。
那被朦朧霧氣所掩蓋的,或許正是一切的真相。
看著滿街怪異的路人,帶著朦朧的面具,在他面前來來往往。
蘇銘艱難的吞咽了下口水。
深吸一口氣,用公文包擋在面前,盡量避免和那些奇怪的路人互相對視。
直覺告訴他,他的面容并沒被霧氣遮擋。
在這個詭異的世界里,唯一正常的他,或許才是最不正常的那股。
在這些奇怪的家伙面前坦露自己,說不定會發生什么恐怖的事情。
蘇銘一路上,小心翼翼的遠離人群。
距離那間醫院越來越遠。
“噗呲。”
突然他腳下一滑,跌倒在地上。
黑色的公文包跌開了密封口,公文包里的東西也漏了出來。
清脆悅耳的聲音在蘇銘耳邊響起,在他面前,是一面破裂成三塊的鏡子。
他下意識的想要閉上眼睛,但一切都來不及了。
鏡子中的光線已經匯聚在了一起,顯露出一個影像。
蘇銘本以為會是他此刻的模樣,但碎成三塊的鏡子卻只顯現出一個倒影。
那倒影越來越熟悉,最終,形成了一個人身象首的家伙。
高山上的恐懼——象神方庚。
象神的鼻子高高揚起,好像是在嘲笑著此刻渺小的蘇銘。
突然,蘇銘只感覺萬籟寂靜。
他艱難的抬起頭,眼前的景象已然大變。
濃厚的霧氣纏繞在天空上方,往日熱鬧的大街沒有一絲生氣。
白日如同黑夜般寂靜,原本破舊的大教堂中卻燈火綿延,從中只傳來一絲絲不斷的令人瘋狂的癡語。
那語言只叫人心驚膽戰,汗毛豎起。
接著,只看見黑色的光柱從教堂中升起,一層黑幕將整個城鎮籠罩進去。
再回首,路上的行人齊刷刷停下了腳步。
腦袋一不可思議的扭曲狀,看向蘇銘。
鬼怪的影子無處不在,沒有地方可以逃脫。
蘇銘快速站起來,想要逃離這里。
但四下望去,全身扭斷了自己脖子的無臉怪物。
被霧氣懵逼臉頰的怪物,一步步的向著蘇銘逼近。
“寂靜夜,褻瀆夜
目所及,人皆顫
魔物自拉萊耶浮起
人們為求饒而嘶嚎
偉大的克蘇魯已到
偉大的克蘇魯已到
寂靜夜,褻瀆夜
支配者攜末日而至
驚懼獸為奴役而來
無窮的恐懼將意志摧殘
我們將化作尸骸
我們將化作尸骸。”
奇怪的歌謠從遠處響起,滲透在蘇銘的耳朵里,綿延在他的身軀里。
周圍的怪物們,在奇怪歌聲之中,身材逐漸扭曲變化。
媽的,這是什么鬼!
蘇銘心中吶喊,身軀止不住的顫抖。
危機時刻,一只黑色巨狼出現在蘇銘面前。
光彩在他面前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時空的奧秘縈繞在他身軀里蔓延出的觸須之上。
來自時空旅行的魔物,時空忠臣的獵犬。
光景一閃,蘇銘睜開眼睛的時候,已經坐在了出租屋外,整個人大氣不敢喘氣一下。
“沒事了,臭小子。”
順著聲音望去,一條小型黑色獵犬高傲的抬起頭來。
“我知道你有很多想問的,在此之前,我先科普一下人類的感官,三維生物看到的世界是二維的,視覺中樞感知到的信息也是二維的,這些二維的信息來自于光子的能量和動量”
“舉個例子,你拿張紙,把手指摁在紙上,指尖與紙接觸的地方就是你作為三維生物對二維世界的投影。在紙上移動你的指尖,在二維生物眼中,那就如同勢不可擋的怪物一般。”
說道這里,狗哥停頓了一下,露出了意味深長的表情。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許多維度,低級的文明爭奪物質資源的控制,高級的文明爭奪世界規則的控制,而諸神想爭奪的就簡單的多。”
“諸神只想要在這個世界里茍活。對,沒錯,是茍活在這個空虛世界里,避免自己與那些更強大的神祇碰面。”
說完,狗哥緩慢走到蘇銘面前,繼續說道
“有一位偉大主宰,陷入了沉眠之中,在沉眠之前,他向追尋者展示了那些世俗的神明是何等的渺小,而他們那瑣碎的、猶如凡人般的嗜好以及與俗世的聯系。”
“那些他們表現出的憎恨、憤怒、博愛以及虛榮;那些他們渴望的贊美與獻祭;那些他們所需要的、與理性和自然本身相對的信仰——又是何等的微不足道與華而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