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時南天閣總部演武場,李南天對著眾位兄弟說道:“今日天色已晚,諸位兄弟回都去好生歇息養好傷勢,李叔明日把我們在外未歸得所有領事人都召回,務必讓他們明日快馬加鞭趕回閣中,后日為我們死去的兄弟們踐行,請我們戰死的兄弟們入《英靈殿》,所以戰死的兄弟登記立碑,骨灰入“啟源山”,立牌入“英靈殿”世代供奉。”
李叔恭敬的回應著:“是公子屬下馬上去辦,發出《南令》召回所有在外的掌事人,保證明日回到閣內。”
李南天聽聞后輕輕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你去辦吧。”說完走進“凌云殿”歇息。
坐在古色古香的書桌前李南天不由的想著,原本以為之所以始終沒有完成系統所發布的最后一環任務是因為修為沒有突破到九品,才沒有完成系統所發布成為獨斷萬古最強之人,現在他才發現本不是如此,而是這世間的隱世家族阻攔了他前進的道路,就是不知還有多少的隱世家族,這些隱族家族究竟有多大的實力有多強。
這些都無從得知,看來以前是他李南天想得太過于愚昧,以為擺在明面上的東西就是這世間的所以,現在才清醒一個世界哪里有那么的簡單,要是那么簡單完成系統任務所發布的任務可能也不會獲得那么高的積分了。
說不定在李南天還不知道有這些隱族家族時,這些隱族家族便已經知曉他的存在,把他的底蘊查的清清楚楚,這不是他李南天不相信自己人,而是因為這些隱族家族的力量太過于強大了,畢竟這個世界早在幾百年之前是有過大宗師、宗師的存在的說不定這些消失的宗師、大宗師都是這些隱族家族所為。
看來現在“南天閣”的實力發展不能局限于兩國之間了,不僅要大量的培養人才還要大量的培養武者,派出武者去往這世間各地探查這些隱族的實力和勢力,全面發展擁有這世間最強一手遮天的實力。
時間緩緩流逝,一夜過后…
辰時早以醒來的李南天坐在餐桌上吃著早點,聽著身邊的李叔匯報到:“公子,昨夜召集令發出后不少的掌事人在今早便已經趕回閣中現在正在歇息,其他剩余的掌事人因為地遠要申時才能趕回閣中。還有李思瑤姑娘那邊傳來消息說太皇太后已經下懿旨取消嘉南郡主跟皇帝的婚約了,其太皇太后正在尋找新的青年才俊為嘉南郡主另擇夫婿。
李南天聽聞后拿起絲巾擦了擦嘴角說道:“好的,我知道了李叔,把明日的大典的所以物品的準備好,順便在去幫我準備聘禮,記住一定要這世間最為豪華最為轟動的,另外用“熙鳳樓”的名義去準備,別用“南天閣”的名義現在“南天閣”不宜暴露在世人眼前,你知道該怎么辦吧李叔。”
李叔恭敬的說道:“屬下明白了公子,公子請放心事情一定辦的妥妥的。”
李南天喝了一口手中茶輕輕的回應著:“好,李叔你先去忙吧。”
聽聞李南天所講之后,李叔恭敬的行了禮后便轉身離去安排李南天所吩咐的所有事。
吃完早點后坐在古色古香的桌椅前,李南天不知在思考著什么,思量許久后拿起桌上筆緩緩寫了一封信。
對著書房外的李一鳴說道:“把這封信送入都城親手交給嘉南郡主,記住是親手交給她。”
“是公子屬下馬上去辦。”
而這時遠在都城的姜保寧跟李思瑤和她的侍女情客正拿著今牌坐著馬車走出宮墻門出宮游玩。
坐在馬車上剛出宮門姜保寧便看見那日搶她今牌的人正坐著一輛馬車向宮里走去。
說道:“思瑤那個男子就是那日搶我今牌的人吧,他怎么再往宮里去,當日搶我今牌本郡主都還沒找他算賬呢。”
李思瑤聽聞后回應的說道:“郡主那位搶您今牌的人便是秉州總管之子李謙,至于他進宮應該就是為了給太后祝壽受邀而來,更深一步的可能就是太后想拉攏他父親李長青和他。”
姜保寧聽聞后心想著太后拉攏他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他父親是一州總管手握重兵,看來太后是借著過壽的名義暗中拉攏各地手握重兵之人,不行這個消息一定要早點告訴大伯父讓他早做準備。
但她面不改色說道:“原來是這樣么,情客先去一趟“淤泥坊”,很久沒有見大伯母大伯父了去拜見一下。”
情客聽聞后說道:“好的郡主”說完便架著馬車改變行進道路,前往城中“淤泥坊”。
而另一邊前往宮中拜見太后的李謙,已經到了太后所住的寢宮正在等待太后的召見。
前去稟報的大內總管閔州對著太后恭敬的說道:“稟太后娘娘,秉州總管之子李謙正在殿外等待求見,是否宣見。”
太后放下手中書籍抬起頭看著閔州說道:“宣見吧,閔州你去把他帶上來吧。”
片刻后走向太后殿前李謙單膝跪地恭敬的說道:“臣李謙拜見太后娘娘。”
“免禮。”
“謝太后娘娘。”
說完便站起了身子,恭敬的站立著說道:“李家此次收到太后進京拜帖,特來京城拜壽。”
“有心了,你父親雖出生草莽,但卻是戎馬一生,驍勇善戰這些年來你們李家在錦溪過的可好啊?”
“承蒙先帝抬愛,家父在錦溪擊敗永慶國賊兵之后,被重任為錦溪秉州總管,這些年自是鞠躬盡瘁不忘為朝廷效力。”
就在殿內李謙跟太后說著時,他的手下衛屬正在殿外巡查著,發現了一名太監跟在跟一名身穿軍鎧之人說話,太監伸手遞給了那名身穿軍鎧之人一柄匕首
兩人轉身離去,衛屬見狀立馬追上前跟著。
這時太后殿內走上來了一名太監說道:“稟報太后,我軍大敗永慶國傳令兵帶來捷報。”
“快傳”太后微笑的說著。
這時身穿軍鎧的傳令兵走了上來單膝跪地恭敬的說道:“拜見太后娘娘”便伸出雙手遞上了奏折。
這時的李謙看著身旁的傳令兵這么眼熟,這不是之前他覺得有問題的士兵嘛?但他此時也沒做聲,靜靜的等待著。
而一旁的小太監走向前接過傳令兵手中奏折,便轉身走向太后,而這時的傳令兵突然暴起一把扯掉身穿的軍鎧露出了一身的暗器。
只見傳令兵從腰間摸出兩枚暗器投擲向太后一枚暗器身中太監,太監便身中暗器而亡倒地,另一枚暗器向著太后飛去,而這時一直緊盯著傳令兵的李謙飛速的走上前,從身邊拿出一枚裝飾所用的金葉子投擲向那枚暗器,抵擋掉了那一枚必殺太后的暗器,而那一枚飛散落的暗器飛向太監總管閔州的身旁,刺在裝飾所用的琉璃燈上。
太后心中一驚雙手緊緊抓住裙擺,而這時的李謙已經跟傳令兵打了起來,這時站在太后身邊的將領正欲拔刀出手相助,這時的太后看向他抬手做了一個不需要他動手的信息,身旁的將領便緩緩收回了刀,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兩人撕打守護在太后身邊,右手始終沒離開過刀柄,防止突然殺向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