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玄幻

天下布文序曲

第三章 超圣和大荒

天下布文序曲 天下布文 6176 2021-11-17 12:24:23

  乾隆三十六年,即新歷一七七一年,正處于康乾盛世巔峰的大清帝國南疆狼煙并起,大小金川土司再次聯合叛亂,而在西南邊疆,阿桂正在領兵征討緬甸,若不是那位年輕人提醒,沒人會注意到在遙遠的最南方附屬國也在遭遇一場叛亂——阮氏三兄弟在西山起兵,掀翻后黎王朝的氣勢已嶄露一角。

  也就是在這一年初,一股奇怪的白霧橫掃了歐亞大陸,或者說出現在世上任何一個角落,唯獨沒入大清國境。經歷了最初幾個月的橫掃之后,白霧勢頭驟減,從塞外漠北、吐蕃高原到東南沿海、西南緬川,在大清帝國的四面八方形成一個半徑五千里的圈,邊界處霧氣高過天際,如同一道高墻連接天地,實乃壯觀無比。

  調查結果表明,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天災,遠超旱澇地震等等。但凡白霧籠罩的土地,不到一個月便寸草不生荒蕪成瘠,人畜踏足其內,三個時辰便會出現頭昏眼花、皮膚紅腫出血、嘔吐腹瀉等癥狀,超過一天則會喪失神智發瘋發狂——就算及時脫身,一月之內也會全身潰爛而亡。所以大約在一七七一年二月底到六月初的三個月時間里,除了大清所在半徑五千里的圓圈內,世上其余地方所有的活物都滅絕了——后來探險家們曾不止一次深入白霧,這一觀點被證明絕對無誤。

  這場帶走世上將近三分之二人口的天災,隨后被取名叫做「大荒」。

  包括紀昀在內的大學士們爭論不休,無人說得清真正原因,直到一七七二年底才初步蓋棺定論:大荒里的白霧是一種毒素,至于為何不犯中原,被解讀為天佑大清。

  過了最初的幾年減速之后,大荒的收縮速度穩定下來,大約兩年一里,如此算來,在最多一萬年內大清也要全部消亡——恰恰對應皇帝陛下萬歲的說法。

  即便大荒擴散急劇減速,外圈邊緣飽受毒霧吞噬殘害的殘國早已陷入恐慌,民眾一窩蜂想著向中原逃難,接著更是流傳起“跑毒”這一說法。

  北邊毛子和西北的諸多民族都幾乎滅絕,殘余的一些逃難者再也不能用陰謀詭計威脅到中原帝國了;而高麗退無可退,也一下子安分老實了許多;所以大清的戰略布局一下子天翻地覆,全部兵力、資源和精力都集中放到南疆線的幾個人口密集的小國上來:

  一七七三年,阿泰將逃避大荒的緬甸軍趕出云南;而一七七四年乾隆御駕親征,更是一舉將如今僅剩九十里容身之地的緬甸和暹羅軍隊徹底擊潰;交趾內戰已經元氣大傷,不戰自亡。

  有意思的是,安南和高棉地區的一部分社會精英早在大荒出現前就因為逃避西山軍戰亂,被一個年輕的廣東商人給“拐”到了廣西和黔南地區。朝廷嚴格管控災民入境之后,多數南疆外的災民富商都通過此途徑以親屬身份得以僑居。

  這位商人姓蔡名云,字獨聰,一七三零年出生于江南綠城,輾轉多地經商后在黔南落腳,自稱乃是貴州一沒落土司之后,此土司生前為改土歸流做了不少貢獻,故而朝廷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且蔡先生出手慷慨廣結人緣,當年進京為太后祝壽,壽禮數目之巨堪稱空前絕后,甚得乾隆歡心。

  后世出版的每一版《超圣傳》,蔡云的故事都開始于一七五零年代,往前沒人知曉他的童年。據說他一開始只是混跡于綠城的一名無業游民,機緣巧合之下結交了陽東鈺(字卓爾,1725-1796),靠陽家的資助起家;一七五五年,時年二十五歲的蔡云迎娶了江西第一豪門尚家的千金大小姐;到一七六六年三十六歲壽宴,八大世家(尚宋陽文,蘇劉白陳)悉數到場赴宴,禮單差不多抵得上半個太后壽宴。

  許多人對他的財富積累速度感到驚訝和懷疑,為此他在一七七零年提出了“滾雪球”這樣的說法,說什么“復式利率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隨后又寫了一本名為《論資本》的著作——說是基礎,什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卻是大清學者聞所未聞。

  在十八世紀五十年代末,蔡云更多身份還是作為一個商人和學者,與朝廷并不沾邊??刹恢裁磿r候起,此人忽然從黔西大青山區發掘出了黑石礦并發明了蒸汽機,隨后便著手從零開始打造一座全新的城市“青山城”,拉開名為“工業革命”的新時代序幕。

  進入六十年代,“超圣”之名厚積薄發,迅速傳播江南大地。一七六三年開始,他開始“創辦新學”,先后創立青山大學、江南大學等多所高等學府;一七六五年,又先后推出了《蔡氏幾何》和《三大運動定律》兩本著作,其中提出的“函數”、“微積分”等新式算法可謂驚世駭俗,即便數十年后的今天,大學士之中能看懂的寥寥無幾;到一七六九年,他發表驚世著作《人定勝天》,其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語成為日后維新派的核心思想;不久,他又以豌豆高莖矮莖等實驗論證了名為“遺傳”的自然規律。

  蔡云同時也是一位大工程師和設計師,不但親手設計了青山城的全城規劃,還首創了下水道排水系統和公共供水系統這樣劃時代的城市工程;如今舉世聞名的“青山炮”和“來復槍”也是出自他之手;他還曾設想要提取名為“氫氣”和“氦氣”的物質,造出能在空中飛的大船....且不說這些大發明,事實上大清子民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因他而改變,諸如拉鏈、下水道乃至女子內衣等等。七零年代初,他著手研發蒸汽機車,并著手設計第一條連通黔西和江西的鐵軌,到一七八零年代,連接長江南岸和南嶺群山的三大縱線也落成通車,長江中下游平原迅速工業化,漸漸成形的“泛江南工業區”在日后的十數年里生產力達到同期世界生產力總和一半以上。

  蔡云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大文學家和大藝術家,一生作文無數,早期的一些作品像《威尼斯商人》頗具爭議(有人質疑大清帝國并沒有這個城市,為此他特地將岳陽重命名為威尼斯來表明自己靈感來源),后來的《帝都孤兒》《紫禁城親王》《三個騎射手》《青山觀音廟》等長篇名著便完全沒有這樣的爭議,令人贊不絕口了。不僅是文學,他對樂曲的造詣也是無與倫比且面面俱到,不但發明了提琴與鋼琴這樣的樂器,更是作出了不少名為“交響曲”的大合奏,像《英雄》、《命運》、《田園》等等。他同時還是一位畫師,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九格格的微笑》,將大清最上層的皇家貴族女子之端莊優雅展現得淋漓盡致。

  相較于儒家圣人孔子,蔡云簡直高明了一百倍,到一七八零年代,世人為了稱呼這樣牛逼的人物,從“半圣”“亞圣”“虛圣”到“霸圣”“玄圣”什么的統統不夠用,到最后只能以“超圣”這一頭銜來形容。

  因著大荒忽如其來、南疆戰亂、加之各地莫名其妙死灰復燃的小股反清復明義軍,乾隆起初對這位時常慷慨出手資助皇室的富商好感大于戒心,甚至還冊封一個“安南王”的“虛名”給他。到十八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乾隆最后一次南巡,這才驚聞“夜天子”之名。

  然而此時的超圣背后綁著八大世家和江南名門士子,地位日益根深蒂固,皇帝想撼動他不但要拿捏幾分實力,就連名目也沒有。早在一七七一年初,超圣就發表了著作《富國論》,因著此書,世間憑空開拓了一門名為“經濟學”的全新學問。藉此為由頭,超圣在青山城組建維新黨,提出“創吾長技制蠻夷”的口號,一時間勢力擴散到整個江南。眾多維新黨人以安南王的名義向乾隆進諫了一份“維新強國建議書”,因其中附含“重修大清律例”“君王立憲制”這樣膽大包天的內容,引發滿朝非議。

  自大荒出現之后,維新黨人就以“災民涌入匪患暴增”為由頭舉辦團練操練私兵,到七四年底全部匯集于青山城,組建出一支編制人數將近三萬的全新大軍:青山營。安南王府令青山營駐扎在青山城郊五十里外的黑石礦附近,圍繞這些礦區和相關的加工廠興建了黑石堡這一軍事要塞;與此同時,世界上第一所專業化的軍事高校黑石堡陸軍軍官大學和第一座專業化的實驗室聯邦科研中心也在此落腳。

  一七七六年六月,從反清復明義軍和柯麗戰爭中脫身的乾隆帝終于痛下決心,宣布蔡云有罪,下令搜捕“維新逆賊”。

  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才華冠絕十八世紀后半頁的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大理學家、大發明家、大軍事家,安南天王[清],工業革命發起者及維新黨創始人,“超圣”蔡云于黑石堡廣場發表了題為《開國宣言》的演說,創立青山聯邦合眾國,并宣誓就任第一屆“聯邦總統”,維系了百年和平的大清帝國一分為二,戰亂驟起。

  據稱就在這一晚,被譽為萬古之完人的超圣生平第一次喝醉,也是第一次動怒——據說是他酒后說了一些什么“大學教授潛規則女生”“身敗名裂后穿越”之類的胡言,又發出了“吾吊甚,憾高堂不知矣”的感慨,被侍衛聽到以訛傳訛,殺了一批知情人滅口——這當然是毀謗朝廷的陰謀論,時年四十六歲的千古第一偉人親生父母尚且健在,見證兒子一路牛逼,此番感慨當然是借喻的手法,抒發了光宗耀祖的偉大情操。

  乾隆本想十全武功,哪能容得了如此大亂,下令湖廣總督匯集十億兵力攻打青山城,奈何超圣還精通兵法要略,依靠貴州山區的艱險地形游擊作戰,又有新式火器和鐵路運輸,創造了諸多以少敵億的戰爭奇跡,西線清軍在黑石堡一役中全線潰敗。

  在江淮平原的戰場上,時任湖南按察使韓遁臨危受命加升巡撫,又轉總督,擔任清軍總指揮,憑借其同樣擅長的游擊作戰手法,一次又一次抵擋住了聯邦軍隊的進攻。一些自稱“散修”的不良文人屢屢唱衰聯邦,發表了諸如“姓韓的前世是時間道祖”“韓跑跑也是主角的命”、“唯有命運神力才能對抗命運神力”等不當言論,一度導致聯邦軍民士氣低迷人心惶惶。八十年代初期,這種流言變本加厲,大街小巷都知道了“時間法則之力”這樣“在任何故事里都是最強”的天賦神力,報社最多的時候每天能收到數百份相關稿件。

  一七八五年春,《有獎舉報法》和《實名吹秀制》相繼出臺,超圣發表了著名演說《批仙!怪力亂神永遠得不到本圣認可》,傳奇一夜磨滅,朝廷先后逮捕了涉嫌宣稱“掌控時間法則之力”的古某今、畢某基、蕭某玄、羅某祥、艾某等人,并對其余在逃人士以“聯邦合眾國不允許有這樣牛杯的存在”為由發出通緝,其中乾隆年間江湖霸主、人稱“天下第一刺客”的傳奇江湖殺手“阿七”,被掛上了一億天價懸賞金,也是連夜出逃銷聲匿跡,留下一地破碎的傳說。

  一七八五年底,在將近十年的拉鋸戰后,韓遁忽然在舊日門生宋迎祥(字允文,1755-?)說服下忽然星夜叛清出走江南,搖身一變成為南軍最高統帥,戰爭的天平扭轉。一七八六年五月,陸軍元帥韓遁揮師東進,以總人數不到十萬的線列步兵和火炮集群編隊于安慶城外擊潰四十七萬精銳八旗步兵,刷新自赤壁之戰以來近兩千年里人類戰爭以少勝多的記錄(見歷史名畫《韓遁閃擊江北大營》)。

  一七八六年九月,聯邦大軍兵臨徐州城外,榮歸故里的韓大人特在城下當眾獻舞。臨時受命的清軍統帥福隆安被迫簽訂停戰協議《徐州通商條約》,顏面掃地,羞憤吐血三日而亡。

  對于和談,老百姓口中也流傳著多個版本,有人說是“北伐風險大”,也有人說是“超圣抬了皇帝一手”,還有人說兩人其實是朋友——在早先的數十年里,君臣二人之間私交甚好,多有佳話流出,皇帝還嫁了一個格格給超圣的長子——就像許多故事書的橋段一樣,這種千古無雙的天才有著億萬種機智來輕松對付滿清王朝的皇帝和他的全部謀士,以一己之力扭轉天下。

  一七八七年三月三日上巳節,夾雜大荒毒霧的風暴自長江口登陸,一路分成多個小股席卷浙江、福建、廣東、廣南等地,所到之處多數良田變為廢土,原本富饒的江南地區在隨后的幾年里形同漠北荒原。這一史無前例的天災在日后被命名為「一號荒暴:天荒」,不但引發饑荒,也加劇了邊界白霧的擴散速度。到一七九零年,青山天文臺發布統計數據表明,“荒暴”來襲令大荒邊界急劇收縮了近百里——按照這個速度,再來四次“荒暴”,原先的兩廣、閩浙等大州將徹底不復存在。

  這激發了百姓新一輪的恐慌,越來越多人背井離鄉,涌入更靠近中原內陸的江西和兩湖地區。清廷幸災樂禍地將天災的緣由歸結于蔡云“謀逆”建立聯邦合眾國,也有人唱反調,說是超圣和他建立的聯邦合眾國正是拯救世界對抗天災的關鍵云云。

  還有另一類與超圣完全不沾邊的說法,認為這是天道自然演變、新時代新氣象,一七八七年這一年極其特殊,譬如“災星滅世說”和“列強紛爭說”——前者認為世上誕生了一位邪惡的終極天才,此人必將給世間帶來滅頂之災,終結原有的一切秩序;而后者則認為十八世紀后半頁,人類的技術和學問都陡然增長,各式各樣的英雄人物將如雨后春筍般出頭,根本就分不出高低,再也不會有像超圣這樣一人扭轉天下的牛逼人物出現,而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世即將來臨。

  那一夜的確降生了一位身世不凡的人物——據悉,那夜青山城戒備森嚴,山頂上的超圣府(今總統府)燈火通明,一個男嬰呱呱落地,母親已經沒了氣息。在臍帶被剪斷之前,接生婆和侍女們已經被帶到后院,被蒙面武士悄無聲息地勒殺,用麻袋裝上馬車,運往數百里外早已挖好的坑中;然而日出之前,流言仍然散開:嫁到蔡家的四格格難產而死,超圣最小的孫子一出生便克死了母親,是“滅世災星”。

  而維新黨人則認為“天道恒健,不以一人生死動”,面對大清帝國的攻訐和民眾的流言,聯邦朝廷始終保持積極抗災的態度。

  一七九二年春,工部宣布了對抗“大荒”的第一道方案:荒暴過境所毀壞的土壤深度不超過半米。只要百姓們開山鑿土,翻出地下之土,便可照常耕作。

  好景不長,這一年秋收之際,二號荒暴“地老”從珠江口來襲,擦過南嶺群山后轉向在地圖上劃出一段近似直角的軌跡,廣南、廣西、廣東以及半個江西遭了殃。

  那年冬天,狗彪某天半夜醒來,狗蒼已經餓死在草棚里,幾只野狼圍著草棚打轉。他縮在草堆里拿著個火鉗拼命揮舞,哇哇大叫驚醒了村民,這才沒被狼給叼走。

  到九二年底,青山城又頒布了另一道新的對策:

  用大棚遮蓋住土地,避免其被毒霧的雨水浸染,這樣就能保住沃土。

  “這是一個人定勝天的時代,沒有什么是人不可以戰勝的?!背ト绱苏f。

  為了彰顯朝廷戰勝天災的信心,鼓舞百姓,超圣重制了自聯邦開國以來沿用的大清行政區劃,也就是如今正式的聯邦州府制,由原先的十三個州縮減到四個州,永不落的星條旗上也因此擦去九顆星星,只余其四:

  川州(原四川、部分殘余XZ);

  云州(原云南、部分殘余緬川);

  貴州(含部分殘余廣西、廣南);

  江南(原湖南、部分殘余江西和廣東,所謂的五州合一便是浙、閩、贛、粵、湘合并成為一個超級大州,江南州)

  另外還有兩塊基本渺無人煙的荒原,分別是東疆(原浙江、福建和部分江西)和南疆(廣東廣西廣南荒廢部分),設總督但實際歸入江南轄下,朝廷鼓勵流離失所的百姓們重返此兩處開荒墾地。

  江南州首府設立在江城,但朝廷又在綠城增設了火車站和賑災糧庫,這樣一來饑荒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止。

  新的州府制廢除了巡撫,改由總督擔任一州最高政務長官;而軍務方面,廢軍機處,各州常備軍被大幅削減,只在貴州和江南設兩個大營,即青山營和江南大營。

  在新制中,總督、提督、知府及知縣等地方官的官階品銜被大幅降低:

  總督由正二品降銜為正三品(三品、四品官日后被陽九稱作州部級,即高官/副部級);

  知府由正四品降為正五品(五品、六品官被陽九稱作府廳級,即正廳級/副廳級),同知等下級官員相應降銜,其任免均由總督自行決定;

  知縣保持正七品不變(七品、八品官被陽九稱作縣處級,即正處級/副處級)

  一七九三初,朝廷正式實行“五州合一”,原粵州總督韓遁出任江南總督,成為聯邦開國以來管轄人口和疆域最多的封疆大吏——有傳言說這便是隱患的開始,韓遁作為地方官的權勢膨脹到足以左右朝堂,國家因此悄悄滋生出一道巨大的裂縫:

  以“上杏仁四大豪門”為首的云貴川三州士子認為超圣過于偏袒韓遁和東部士族,為了鞏固勢力,逐漸團結起來極力排外,甚至宣揚要在湖南與貴州的邊境上搭建一道長墻來阻擋東部災民入境。

  而那些閩浙贛等地被荒暴摧毀了家園、窩在湖南境內與陽宋兩家擠在一起、被戲稱為“異地雞”的眾多東部流亡士族,也不得不抱團取暖,以尚家為核心組建了有著“國盟”、“東盟”之稱的超級新興勢力「聯邦東黨」,因著超圣等諸多開國元勛出身江南的緣故,如今勢頭正盛,制霸朝堂。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临武县| 苏尼特左旗| 义乌市| 天门市| 佛山市| 岱山县| 将乐县| 成安县| 台东县| 应城市| 余干县| 石柱| 桂阳县| 察哈| 漠河县| 冕宁县| 永泰县| 沐川县| 抚远县| 贵港市| 泸溪县| 灵寿县| 松滋市| 香港 | 上栗县| 桃源县| 黄梅县| 临邑县| 仁寿县| 南江县| 贵阳市| 高要市| 永安市| 莆田市| 会昌县| 韶关市| 招远市| 绍兴县| 商都县|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