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早早就氣床了,大虎和小虎聽昨天蘇創說今天帶著手上的鐵疙瘩去打獵,二人很是興奮,想要見識一下到底有沒有蘇創說的那么神,就連輕松的可以打到野豬,就連黑熊都不在話下,要是打到野豬那么他們一家這大半個月的伙食就不愁了,真的打到黑熊了的話,大虎小虎二人想都不敢想。
黑熊的一只熊掌都可以賣好多錢,更別說熊膽之類更加值錢。
“蘇大哥”小虎跟在蘇創后面,大虎則在前面帶路“你的這個鐵器真的那么神”。
蘇創苦笑,不知道該怎么說“小虎,你已經問了一晚上了,神不神等一會兒遇到野豬、黑熊就知道了”。
大虎突然停下,蹲在地上摸了摸“這是野豬走過的痕跡,看樣子肯定走了不遠”。
三人頓時來起精神,在大虎的帶領之下小心翼翼的往前走去,蘇創也把手槍掏出來子彈上膛往前面摸去。
這座山嶺叫做野豬嶺,常年都有野豬出沒,野豬雖然常年出沒,可是整個王家村能打到野豬并且打到野豬的只有王家村最好的獵人,王文。
這個野豬嶺和平常的山嶺不一樣,山谷之中巨木參天,花草濃密,遠遠的就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鳥叫聲,給他們即仁的感覺是又期待有忐忑。
樹林之中摸索了半天,突然,前方幾十米的地方三人蹲下來了,一處草叢之中在嘩嘩的晃動,看那哥動靜似乎獵物還不小,這樣使得大虎小虎興奮不已,架好弓箭,瞄準好草叢,慢慢的盡量不發出動靜的往前走。
這是草叢之中的獵物聽到了蘇創三人的動靜,停下來,只聽見“搜”的一聲,一道黑色的迎戰往蘇創他們這個方向沖過來,一只碩大的野豬沖出來,大虎小虎連忙放箭,可是對野豬毫無傷害,箭頭不是鐵的只是一個木頭削尖的弓箭而已,對皮糙肉厚的也豬就如撓癢癢。
感覺到大虎小虎弓箭,野豬當成二人在挑釁它,發出陣陣的豬叫速度更快了。
蘇創掏出手槍,對準野豬“砰!”槍響之后,打到了野豬一旁,巨大的聲響把野豬給嚇跑了,蘇創還想再開一槍,可是野豬早已經不見蹤影。
走上去看著地上的木頭箭,搖搖頭,這樣的弓箭能打到野豬,就連野兔也很難打到。
大金帝國的金屬管控制度極度嚴格,一般的百姓是不能擁有任何鐵制武器和兵甲,除了朝廷官兵可以擁有,否則就是按謀反論罪。
大金帝國尊卑制度超過了蘇創知道的任何一個朝代,在大金帝國只有金帝國的創始民族女真族有上層地位,其他的民族都被金稱之為奴,為了防止造反,金朝廷把天下百姓的所有鐵器給回收。要是有遺漏者,滿門抄斬。在十幾年前有一家人在朝廷的搜查之下翻出了一把鐵質的菜刀,第二天就被滿門抄斬,帶著連帶責任導致斬首十幾號人被斬首。
金朝廷所作的這一切就是為了,防止奴民們暴亂、造反。
了解這些之后蘇創對于這個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對于爭霸異界的想法,又有了許多的信心。md,這是什么狗屁大金帝國對百姓的統治,簡直就是可以用殘酷、殘暴來形容,就算是蘇創那個時代的秦帝國也沒有這樣嚴格過。
秦帝國雖然控制鐵器也很嚴格,但不至于連菜刀都不能擁有。
不過越是這樣,對自己越有利,前世的歷史書上寫過,朝廷的暴政壓迫平民百姓越厲害,那么民間的逆反之心就越大,壓迫到一定程度,遲早就會有爆發的一天。
因為那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力,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就算是蘇創上一世的秦帝國、漢帝國、隋帝國甚至是宋王朝都有連綿不斷的農民起義。
秦帝國秦始皇不顧人民的承受能力,大量征發農民服兵役、服徭役。修阿房宮、建驪山墓,工程極為巨大,據史書記載,僅此兩項就征發農民70萬人。還有筑長城、開靈渠、修馳道、戍邊塞等,都是動則幾十萬人。秦朝全國人口兩千萬人,每年服兵役、徭役者不下300萬人。“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大量勞動力被迫脫離生產,田地多荒蕪。繁重的徭役、兵役,使社會生產遭到極其嚴重的破壞,使階級矛盾迅速激化。
秦朝刑罰嚴酷。秦律繁雜,刑罰殘酷。一人犯罪,株連親族、鄰里。秦朝有許多殘忍的肉刑、死刑。百姓坐罪者極多,以致“赭衣(穿囚服者)塞路,囹圄成市”,恐怖萬狀。大量農民“亡逃山林,轉為盜賊”。
秦朝賦稅沉重。農民要向官府繳納田租、戶賦,還有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總征收量占農民全年收獲物的2/3以上。
土地兼并嚴重。繁重的徭役,加速了農民的破產。一些大地主田連阡陌,大批農民失去土地。
這樣就只要一個導火索就可以爆發,那就是大澤鄉起義正是打開了反抗秦王朝的序幕。
而漢帝國史書上面寫的很好,確實開國初期確實日子過得不錯,可是到了后期戰亂不斷導致收稅嚴重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如算賦和口賦。口賦是人頭稅,七歲到十四歲孩子每人每年二十錢。算賦是不論男女,十五到二十六歲,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文帝時減為四十錢。但漢朝為了鼓勵人口,提倡早婚,女子十五至三十沒嫁人的,加收算賦,而且分五算,也就是說最高收五倍。比如一個女子三十歲沒結婚,每年要額外交六百錢。
倘若你覺得上面這些賦稅農民還可以承受的話,別急,還沒完。除此之外,還有更卒、正卒、戍卒、戍邊等兵役制度,倘若不去,都是要繳納高額代役錢。以戍卒為例,每名23到50歲的男丁,一生中都要去戍邊一年,如果不去,則每月繳納2000文,一年合計要繳納24000文,以一石谷常年不過二三十錢的價格,這是個天文數字啊。
這樣導致漢帝國后期農民起義不斷,最后有了一個典型的農民起義,黃巾起義,直接導致百姓死了不少人,東漢最盛時人口為一千五百萬戶,根據后期對戰爭慘狀的描述和對當時經濟以及征兵狀況的記載來看,赤壁之戰前全國人口已不足六百萬戶,死亡人口估算為三千萬至四千萬之間,約占當時全國人口近三分之二。
從而導致軍閥割據,漢朝廷名存實亡,也直接影響后期三國的形成。
隋和宋的起義也不少,比如隋朝的繁重的勞役;隋煬帝繼位不久即開始營建東都洛陽,月役使民夫達二百萬人以上,共計使用民夫上千萬人,而彼時隋戶口不過四千萬人。
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里,一半人都得前去修造東都,這對于民力的消耗可謂巨大。由此造成民生凋零,百姓困苦不堪,正常生產活動陷于停頓,民間饑荒四起。
同時,隋煬帝不顧實際情況,強行開挖大運河,因此再次動用民夫數百萬人,使得本來因營建東都而面臨枯竭的民力更加雪上加霜,普通百姓紛紛破產,因出役而導致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數。為了支撐隋煬帝個人大興土木的驕奢欲望,使得天下財富被搜刮一空,平民沒有了生機,不得不奮起反抗,以求活路。
宋朝的農民起義雖然很快鎮壓下去了,可是宋朝時整個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當中農民起義最多的朝代,有四百多次。
原因便是宋王朝末期,宋徽宗蔡京等腐朽統治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和負擔,宋徽宗大興土木,征用大批民工,在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致使大批民工累死餓死。蔡京等腐敗官員巧立名目,給農民增加各種賦稅和勞役,從中搜刮百姓,百姓苦不堪言,這種腐朽的統治加之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的出現,使社會生產人民生活受到及大的影響和遭到嚴重的破壞,人民在這種環境下無法生存,不得不起來反抗,給統治階級一個嚴重的打擊。
北宋王朝極其腐朽、黑暗的統治,使社會生產受到嚴重破壞。日益眾多的農民破家蕩產,“人不堪命,遂皆去而為盜”,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這些在中國歷史上輝煌的朝代都農民起義不斷,更別說現在這個大金帝國,壓迫更加嚴重,簡直可以說是蘇創了解所有王朝當中最嚴重的朝代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