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元良?
“你先下去,容朕細想一下!”
楊廣擺擺手,示意張公公退下。
張公公一臉無奈的離開了,有些話,除了他的意思之外,還代表著皇后蕭美娘的意思。
蕭美娘自己勸說楊廣未果,就捎帶上了楊廣身邊的內侍,可天子要怎么做,誰也不能越殂代皰,尤其是皇儲這件大事上,更是如此。
張公公和一眾內侍宮女全都離開了,御書房內,只有楊廣一人。
楊廣看著剛才玩過的血滴子,又看看手邊突厥人寄來的議和書,他的心中也很清楚,將陳昶立為太子,對國家是最好的。
“可是,朕還是有所顧慮!”楊廣自言自語,“并不是朕礙于面子,不敢向昶兒坦白,而是朕隱隱的發現,世間許多事并不容易解釋!”
說著,楊廣又將一封信函打開了。
是陳昶讓人帶回來的,并不是寫給當今皇帝,而是寫給他的爹,陳家莊的家主!
雖然楊廣和陳昶的爹是一個人,但陳昶卻并不知道,所以陳昶寫給爹的信函中,往往有一些沒有對天子坦誠的內容。
“爹,隋與吐谷渾、與突厥一戰的始作俑者,正是二公子,此二公子原是隴西李家的老二,卻被人奪舍,身體為惡人所用!此人在克魯倫河一役被我所俘虜,送回京師之后,難逃被凌遲的命運!不過此人天生異相,有天眼可窺視萬物,若爹想要一見,兒子可安排你與之一見,你可與之當面談談。”
這封信,正是楊廣摸不著頭腦的地方。
戰勝突厥的榮譽,是送給皇帝的,可血滴子這個玩意兒,還有一封寫明了二公子身份的家書,卻是寫給爹的。
雖然是寫給同一個人,但區別還是挺大的。
有的時候,楊廣也看不清自己的兒子,他不由得暗自嘆氣。
“昶兒,難不成你心中還想著造反不成?”
楊廣微微一笑,正準備離開御書房,張公公卻急急忙忙推門而入。
“陛下,不好了!”
“什么不好了?”楊廣一愣。
“我們派出去捉拿那個大胡子的禁衛軍,全都被他打傷了,那個大胡子也跑得無影無蹤!”張公公如實稟報。
“那么多的禁軍,居然一個人都拿不出?”
楊廣瞪大了眼睛,他想要抓那個大胡子,只是心血來潮,畢竟那家伙在大庭廣眾之下,突然提及皇室迷辛,所以就有意抓他回來審問一下。
如果大胡子只是隨口一問,他的背后并沒有指使之人,楊廣也不會太為難于他,關幾天就會將他釋放。
沒想到那個大胡子的功夫居然如此了得,要知道能夠入選禁衛軍,全都是高手中的高手,派出去這么多禁衛軍,居然被大胡子打傷,還讓大胡子揚長而去。
可見那位大胡子,武功一定相當高強!
“到底是誰?此人功夫極高,若是與我大隋為敵,可就不好辦了!”楊廣皺著眉頭,又問,“那位說書人呢?打聽到他的身份沒有?”
“打聽到了,此人姓李,名藥師!”張公公又道。
“姓李?難不成又是隴西李家之人?”
楊廣一聽到李這個姓氏,他的心情又不好了。
大業三年的時候,京中到處都在傳“李氏當為天子”的謠言,他根本就沒當一回事,因為隴西李家雖然是名門望族,可和弘農楊氏比起來,卻連提鞋都不配。
所以,楊廣也沒有對李姓之人動手,就算他的表哥李淵,也活得好好的。
可吐谷渾之變,令楊廣改變了主意。
畢竟關隴門閥之中,有人偷偷的資助吐谷渾,而關隴門閥的老大,正是隴西李氏!
楊廣對關隴門閥的調查還沒有完,居然又冒出了始作俑者二公子借尸還魂的對象,居然就是李淵家的老二。
自己的兒子成了別人的傀儡做壞事,李淵居然沒有向朝廷稟告,是他有意隱瞞,還是他這個當爹的糊涂不知道?
種種的冒頭,對準了隴西李氏,就連大興城里的一個說書的也姓李,難不成也是李淵派來的?
關于皇室迷辛謠言的源頭,會不會在隴西李家?
這些日子,楊廣派了不少人,甚至還讓宰相蘇威親自出馬,卻查不出半點眉目,他對于找到謠言的源頭,已經不報什么希望了。
可一想到隴西李氏,他的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一絲線索。
“傳旨,讓唐國公進京!”
楊廣對張公公說道,他打心里看不起自己這位表哥,所以一直沒有把李淵放在心上。
可最近發生的事關內政的大事,樁樁件件都和唐國公府有關,他他自然不能夠等閑視之。
當然,這并不是要殺了李淵以絕后患,而是想要聽聽他說什么,要是李淵真的有二心的話,他自然不會輕饒。
“是。”
張公公沖著楊廣恭敬一拜,就又離開了。
這邊的事情想通了,楊廣突然覺得心情舒暢,他站了起來,環顧左右。
這里是御書房,周圍當然有許多的書,楊廣年輕的時候讀過不少書,御書房里的大部分書他都能背下來。
不過當他再次來到書架上找書,卻突然覺得有一些親切。
軍國大事,滿朝文武……當皇帝這些年來,整日和朝臣們勾心斗角,令他都幾乎沒有拿起過書本。
當他把一本書從書架上取下來的時候,那種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
手中的書名為《禮記》,是儒家經典,五經之一,楊廣當年求學的時候,早已經背得滾瓜爛熟。
他輕輕的翻開了禮記,不一會兒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看的那一頁。
隨后,他又把《禮記》放了回去,又再次坐到了矮桌之前,他命人研磨,研好了磨之后,就拿出了毛筆,大筆一揮。
宣紙之上,頓時出現了兩個大字——元良!
寫完之后,楊廣覺得通體舒暢,自言自語道:“昶兒,爹能夠為你做的就只有那么多了,剩下之事,你自己去慢慢體會吧!”
甩下了一句話,楊廣就離開了御書房。
君心難測,有時候連楊廣自己……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