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直接收購
徐成弘,家庭背景不一般,1995年他從人大畢業,由于受不了機構里的條條框框,做起事情來總是束手束腳的,工作的不是很順心。
此時無意間知道了用友財務軟件賣的很火,一張成本只要幾塊錢的光盤就能賣好幾千上萬塊錢,于是不顧家人的反對辭職下了海。
靠著父輩的人脈籌集了一些資金開始創業,徐成弘并不懂什么技術,通過朋友找了一位技術不錯的“牛人”牽頭,模仿用友開發了一套財務軟件,本想大展鴻圖,結果一年賣了不到一百套軟件,那位技術大牛看形式不對,早辭職跑了。
最后當然是一敗涂地,投入的錢也打了水漂,氣得他父親一度和他斷絕了關系。
此時,他也才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終于改掉了浮躁的心態,沉穩了下來。隨后通過應聘加入了連邦軟件,從一個普通的業務員,一步一步走到副總的位置,為連邦軟件占領全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他父親也才重新接受了他。后來由于對公司的發展戰略的不認同,同時公司又陷入股東的利益紛爭,就從連邦軟件辭職了,開始做起了風投。
總的來說,徐成弘這個人能力是有的,只是因為出身顯赫,年輕時總是有點心高氣傲,免不了好高騖遠,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事業的失敗,才逐漸磨平了棱角。讓蕭俊逸想不通的是,不知道是賭氣,還是家里不允許,他的這次創業始終沒有用過家里的關系,要不然不至于破產收場。
前世的蕭俊逸只見過他一次,當時的他已經是一名出色的風投了。而此時的他正處在創業失敗,人生低谷的時候,而且看起來也已經改掉了那些紈绔的性格。
“蕭總,請坐。”徐成弘將蕭俊逸引到沙發上坐下,又親自給蕭俊逸倒了一杯茶。
“多謝徐總。”蕭俊逸道謝。
“還徐什么總,讓你笑話了。”徐成弘笑著說道,接著從桌上拿出幾張紙,遞給蕭俊逸,嘴里說道:“我這里租期還剩兩年,租金是半年一付,上次付了之后還剩兩個月,面積是306平,租金每平方每天2塊,所以一共是37330多,就按三萬七算好了,另外這些家俱還有這有十來臺電腦,以及一些打印機之類的,你要是有興趣就出個價,合適的話就都轉給你好了。具體的這清單上都有。”
徐成弘到是沒有因為蕭俊逸的年紀而獅子大開口,還算厚道。
蕭俊逸看了看清單上的內容,還真不少,而且電腦的配置都不低。從這里也看得出來去年的他是有著怎樣的雄心壯志了。
蕭俊逸將手里的清單放在茶幾上,說道:“這些都是小事,不著急。我想請問一下,徐總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這個問題其實在徐成弘的心里早已想了很久,這里如果能轉租出去,拿回點租金,再把這些電腦什么的賣掉,給員工們發點遣散費,剩下的錢都不夠還帳的,估計家里的老爺子會被我氣死吧。也怪我之前想得太簡單了,創業沒有那么容易的。想了一下,徐成弘才說道:“我?我也不知道。也許去找個工作本本分分的上班吧。”
“勝敗乃兵家常事嘛,徐總沒想重新來過嗎。”
“算了,還是實際點。創業好像不適合我。”徐成弘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
“有沒有興趣和我一起干?”蕭俊逸試探的問了一句。
顯然徐成弘對于這個問題很意外,大腦里思索了半天,也沒有想起來這四九城里有哪個姓蕭的家族。疑惑的問道:“不知道蕭總,府上是…?”
蕭俊逸楞了一下之后,才反應過來,徐成弘估計是把我當成大院子弟了。于是笑著說道:“我想徐總應該是誤會了。我只是一個來自農村,剛到燕京還不到兩個月的中專畢業生。不知道徐總知不知道一款X-zip的軟件?”
“X-zip……?XIAO……?蕭……?”徐成弘的腦子里飛快的閃過,一下子就反應了過來,激動的說:“你是XIAO?”
“看來,徐總應該是知道了。沒錯,這款軟件是我寫的,不過前幾天已經賣給美國的紅帽公司了。接下來我打算創業,不知道徐總愿不愿意屈就?”
徐成弘很糾結,他雖然不懂技術,但是對于“XIAO”這個橫空冒出的大神,他自然是知道的,而且還佩服的很,只是沒想到這么年輕。對于他在技術上能力自然是放心的,只是太年輕了,不知道在商業上是否也一樣出色。
蕭俊逸看出徐成弘的顧慮,接著說道:“不知道徐總對于互聯網怎么看?”
“互聯網?Internet?瀛海威?”
“不,我們不做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基礎建設不是我們能玩得起的。國家今年專門成立了信息產業部,華夏公用計算機互聯網骨干網的帶寬也擴充到了155M,國際入流量的費用也降到了每千字節0.005元。隨著國家對互聯網基礎建設的陸續投入,各項資費的不斷降低,電腦的普及,國內網民的數量將會出現爆發性的增長,雖然現在的上網人數還不到200萬,但是不出十年肯定能突破1億,甚至更多,要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十幾億的人口。當有了這么龐大的用戶之后,互聯網里可以做的文章就太多太多了……”蕭俊逸口若懸河的跟徐成弘暢想著未來的美好。
“那我們要做哪一方面?”徐成弘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蕭俊逸一聽,知道有門,“我們”這個詞已經不經意的透露出徐成弘心動了,接著問道:“ICQ用過嗎?”
徐成弘說道:“用過,一個在美國留學的同學推薦給我的。”
“那你知不知道,就在兩三個月之前,它被美國在線花了2.87億美金收購了。”
“多少?”徐成弘難以置信。由于這次的收購才剛剛發生不久,而且國內的網絡環境還很落后,這個消息在國內還沒有傳播開來,徐成弘也是第一次聽說。
“2.87億,另外還花了1.2億美元的額外并購費用。總共用了4.07億美金!”蕭俊逸加重了語氣說道,未來的東西只能是說的好聽,遠沒有眼前的事實有說服力。
蕭俊逸接著說道:“要我說ICQ遠不止這個價值,他們還沒有看到其中真正蘊含的能量。但是我看到了,我知道如何才能發揮出即時通訊軟件的最大價值,甚至知道如何轉化成利潤,但是我不擅長運營,沒有太多管理經驗,我需要一個優秀的執行者,能毫無保留配合我,完成我指定的戰略計劃。只會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遠不會留下深深的腳印。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跟我一起打造屬于我們華夏的互聯網帝國?”
徐成弘喝飽了蕭俊逸的雞湯,感覺呼吸都加重了,興奮的說道:“好!”
接下來,兩人討論起了公司的安排,蕭俊逸打算直接收購徐成弘的公司,至于員工也先全盤接下來,正所謂沒有不合適的人,只有不適合的崗位,以前的創業失敗,并不能證明他們就是不合格的,也許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
關于收購的價格,當初徐成弘總共是投入了兩百萬,當然蕭俊逸不可能出這個價格,考慮到這些錢里有些是通過他家里的關系才拿到了,蕭俊逸不想他像前世一樣為此被他的家族拋棄,于是給了100萬的收購價,這些錢足夠把那些重要的錢還了。
徐成弘對于蕭俊逸的出價當然是十分感激的,他自己也知道這個破產的公司根本值不了這么多錢。但是他哪里知道蕭俊逸不僅是看中的他,還有他的家庭背景,也許在以后某個時候能幫上自己的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