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幫,是一個無家可歸的人的去處。
不至于流離失所,進不得給丐幫之門。
若只圖一時玩樂,門人會勸你早日離去,回家盡孝,莫要負(fù)了好好的年華。
因為對于大部分的丐幫弟子來說,如何回家,這才是一個永遠(yuǎn)也給不出回答的笑話。
丐幫之人,多沒有家,心中唯有門派這么一個牽掛,也可以說是了無牽掛。
畢竟門派終歸不是家。
畢竟門人也都難瀟灑。
······
晌午的日頭正好,太陽高高地掛在天上,被一座高樓的青瓦雕檐半掩著,于地上落下了一片斜影。
路上的人群往來,叫賣的商販,行道的伙夫,笑鬧的孩童,默不作聲的江湖客。
都有,無時無刻不彰顯著一副人間百態(tài)。
護城河的河道間撐著幾艘小船,該是替人運貨的,又或者是接人賞玩的。
橫架于兩岸的石橋上,一個說書人正摸著胡須拍著板,搭著張方木桌子,老神在在地講著一段龍蛇演義。
引得不少人都駐足停留,聽得那叫一個神采奕奕,有滋有味。
石橋旁的陰涼處,某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姑娘,正抱著胳膊斜躺在那,合著眼睛打著瞌睡。
她,叫做王戊。
上輩子是個男人,這輩子是個女人。
“生”來五歲,因為是穿越重生而來,所以不記得此生五歲之前的任何事情。
她只是以一個男人的身份死去,一睜眼,就變成了一個小女孩。
中間適應(yīng)身份用了不少的時間。
直到九歲,她遇見了她師父,丐幫一袋長老龐萬山。
此后她便拜入了丐幫,跟隨師父游走各地,學(xué)習(xí)武藝。
偶爾會回門派看看,但停留的時間總是不多。
她師父和門里的關(guān)系不算太好,每當(dāng)她問起此事的時候,那老頭總是這樣回答。
一十六歲,王戊粗通了半門內(nèi)功,一門拳腳,兩門輕身戲,三門披掛術(shù),師父說她天縱奇才,可以自行闖蕩江湖了。
于是第二天,龐萬山便獨自離開了,只留下了王戊一人,還繼續(xù)漂泊在這江湖上。
那老漢去了哪,沒人知道,只知道他大概是去了北邊。
一十七歲,王戊因為一次奇遇,學(xué)會了一門貼身步法,其名為九宮步。
今年,王戊一十九歲。
她已經(jīng)在這世上獨自行走了三年。
前年十月,東臨鄱陽城,門里托當(dāng)?shù)氐钠蛉私o王戊帶了封信。
信中說,掌門決定指她做門內(nèi)的青木堂執(zhí)事,叫她在外行走,見到丐幫弟子就幫著照拂一二。
并言明,于這世上,她也不是孤單一人。
不必總是形單影只,有空,便?;亻T內(nèi)看看。
別的沒有,酒菜還是有一些的。
說實話,王戊與自家門派的掌門并沒有見過幾面。
在她的印象里,掌門就是一個相貌方正的中年男子,臉上總是帶著一絲淺淡的笑意,給人一種平和溫良的感覺。
眉間又時常泛著一絲愁容,仿佛他始終有個解不開的心結(jié),讓人總是能夠從他的眼中,品出幾分如同藥酒般的苦澀味道。
青木堂的執(zhí)事,在門內(nèi)的地位不低。
本來不應(yīng)該讓王戊這樣一個小姑娘來做,何況她還常年在外,沒怎么回過門里。
至于掌門,到底是出于一個什么樣的想法做下的這么個決定,王戊也說不清楚。
總之,她沒有拒絕,只是收下了信,便再次踏上了屬于自己的路。
昨夜的天兒有點冷,不過王戊身懷內(nèi)氣,倒也不怕風(fēng)寒。
她已經(jīng)在這鄱陽城里呆了一年有余,本想著來尋一個故人,卻一直沒有見到,便一直留了下來。
至于原因,王戊想,許是她自己終究還是想找著些,那人留下的什么蛛絲馬跡吧。
好知道對方到底是生是死,又過得如何。
以便在心里作個念想,又或者說,是斷了心里的那份念想。
不過如果,非要說這份念想是什么的話,那就要從很久之前開始說起了。
······
那年,王戊剛剛來到這個世間,恰逢歲末大雪,又是一個寒夜,街上到處都是白皚皚的一片。
她的身份便是這座鄱陽城里的一個孤兒,身旁無親無故,兜里分文不存,全身上下唯有兩件粗麻布衣可以算作私人財物。
天很冷,粗麻布衣的御寒能力幾乎等于沒有。
感受著熱氣從自己的皮膚,血肉,與呼吸中消散。王戊覺得,自己大概是又快要死了。
是的,又。
畢竟她才剛“活”過來,帶著前世的,一個青年男人的記憶。
這種好似玩笑一般的境遇,一度讓王戊以為,自己只是在做一場夢。
一場等到死后,才想起來做的夢。
然而四周的一切又都是那么的真實。
漆黑昏暗的古城,木屋連結(jié)的街道,漫天飛揚的大雪,還有幾盞掛在屋檐下,隨風(fēng)飄搖的燈籠。
當(dāng)然,以及燈籠間那一點點,難以照亮夜晚的微光。
“所以,這里莫非是酆都嗎?”
可能是真的已經(jīng)被凍迷糊了,王戊蜷縮在街邊的一個墻角下,用雙手抱著自己的胳膊,抬頭仰望著天上的雪花喃喃自語道。
“這里是鄱陽,酆都還要再往南邊走些?!?p> 這時,一個同樣稚嫩的聲音,突然在王戊的身邊響起。
愣了一下的王戊眨了眨眼睛,呆呆地側(cè)目看去。
才發(fā)現(xiàn)有一個與她這具身體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正靜靜地立在不遠(yuǎn)處,穿著四五件破爛的衣服,懷抱著半捆受潮的木柴,用一雙古井無波的眼眸平淡地望著她。
“······”
“······”
“你在這里做什么?”二人對望著,許是一陣沉默之后,小男孩才再一次地開口問道。
“我,我不知道,我沒有地方可以去······”
王戊應(yīng)當(dāng)是不打算做隱瞞,卻又略顯恍惚地答了句。
心中想著,對方是不是什么勾魂的使者。
或許是得到了一個意料之中的答案,小男孩的神情并沒有出現(xiàn)什么變化。
他只是緩緩地點了點頭,接著又轉(zhuǎn)過身去,回頭看了一眼王戊地說道。
“那你要跟我來嗎,起碼我可以讓你活到明天早上。今天晚上的雪太大了,你再待在這里的話,會死的?!?p> 死嗎,我不是已經(jīng)死過一次了嗎······
茫然地想著這樣的一個事實,王戊的睫毛顫了顫。
但最終,她還是站了起來,并輕聲地對著男孩頷首應(yīng)道。
“好。”
于是,雪夜里,男孩便抱著手中的柴火,走在前面領(lǐng)起了路。
而女孩呢,則是邁著自己凍僵的雙腿,面色蒼白地跟在他的身后。
兩人的臉上都沒有什么表情。
就仿佛,他們真是什么幽都酆城之中的孤魂野鬼一般。
不過也是,流離失所的人,又和鬼有什么區(qū)別呢。
······
“噼里啪啦。”
城西的一間破廟里,被烤干點燃之后的木柴跳動著火星,同時還發(fā)出了這個雪夜里,除去風(fēng)聲之外的,另一種縈繞在人耳畔的聲響。
與風(fēng)聲不同的是,風(fēng)帶來的是寒冷,而燃燒的木頭,帶來的則是溫暖。
不過這種溫暖,在眼下這般的環(huán)境之中,顯然并不能讓人感觸深刻。
畢竟相比于這個寒夜,它顯得是那樣的微不足道,仿佛風(fēng)只要再大一些就能夠?qū)⑺瞪ⅰ?p> 但它又多少可以抵御一些嚴(yán)寒,再配合兩捆足以塞滿衣服的茅草。
將王戊領(lǐng)回來的男孩覺得,如此,他便不算是食言了。
至少這樣,坐在其對面的那個女孩,應(yīng)該就可以活到明天早上了。
外面的風(fēng)依舊在猛烈地吹著,嗚嗚作響,好似鬼哭狼嚎。
所幸破廟的四壁都還算完好,大門處還有兩扇勉強能夠閉合的門扉。
雖然木質(zhì)的邊緣已經(jīng)有些漏風(fēng)了,但總算是將大部分的風(fēng)都擋在外面。
木柴堆砌的篝火上,火焰抖動著,王戊揣著懷里的兩捆茅草,目光呆滯地望著那跳動不止的光芒。
身下,逐漸因為火光而恢復(fù)了些許溫度與知覺的肢體,讓她終于確定了一件事。
自己,大概是又活過來了。
以一個常人無法理解的方式,從一個二十一世紀(jì)的青年,變作了一個似乎是生長于古代的小女孩。
她叫做王戊。
今年五歲。
這就是在王戊的腦海之中,所能夠找到的,有關(guān)于這具身體的全部記憶。
一個名字,一個年紀(jì),除此之外,她便算是一無所有了。
哦,對了,她還有兩身破衣服。
“你?!甭犞吥鹃T顫抖的聲音,男孩坐在篝火的一側(cè)抬起了眼睛,打量神情淡然的王戊開口問道。
“不害怕嗎?”
“不怕。”王戊的聲音很清冷,帶著一種近乎是不容于塵世的疏離,讓人感覺就像是在聽一個死人講話一般。
嗯,事實上,她也確實是剛剛找回了一點活人的自覺。
“是嗎。”男孩大概是輕輕地出了一口氣,接著,便將身子倚靠在了破廟的墻壁下。
半響,他又側(cè)過了頭,看著廟中的那尊,破敗不堪,且面目猙獰的金剛塑像出聲說道。
“真好,有的時候,我會很怕,怕自己會死······”
看他的樣子,無需多猜,便知道他大概是同如今的王戊一樣,也是一個流浪的孤兒。
他比王戊多擁有的,無非就是三樣?xùn)|西,幾件厚實些的衣裳,一捆偷來的柴火,還有一間勉強能夠用來遮風(fēng)避雨的,鋪著茅草的破廟。
這地方,偶爾也會有其他的乞人過來。
不過今天倒是只有他們兩個。
雖不知道這具體是因為什么,但男孩也懶得多想。
“呼,呼!”
風(fēng)聲又變得大了一些。
在這個既顯得太過喧囂,又像是一片死寂的夜里。
男孩的聲音沉悶了許久,終于,再度響了起來。
“我叫寧缺兒。”
應(yīng)當(dāng)是過了幾個呼吸,他的聲音得到了女孩的回答。
“我叫王戊?!?p> 然后,兩人之間便再沒有多說過什么了。
以至于,一夜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