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崔子陵還以為太平公主就是使使小性子,過段時間氣消了就會和自己重新合好,畢竟倆人十幾年的情意,豈是說斷就能斷得了的。可沒想到在那天之后,太平公主再也沒有召見過自己,就算是自己主動登門,她都避而不見,根本不給自己和她合好的機會。
雖然崔子陵女人眾多,并不缺像太平公主這樣的情人,何況還有一個和太平公主容貌一模一樣的女人在身邊侍候。可他對太平公主的感情并非僅僅只是情人這么簡單,太平公主有時候在他心里更像是一位母親,可以讓他依賴,這是其他任何女人都無法取代的。他更不相信太平公主會如此絕情,僅僅是因為自己在她眼皮子底下與別的女人有了肌膚之親,就拋棄了自己。畢竟之前自己與上官婉兒和李裹兒的事她全都知道,也從來沒見她生過氣。這次自己不就是背著她與她的替身發生了點床第之歡,而且也是她之前就允許過的,她至于要生這么大的氣嗎?
想來想去,崔子陵都覺得太平公主不可能僅僅就因為這件事情而不理自己,肯定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她準備廢黜太子李隆基,怕事情失敗而連累了自己。畢竟自己與李隆基此前是關系非常親密的朋友,只要自己不再是太平的情人,之后無論她做了什么,李隆基都不會遷怒于自己,或許太平公主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才故意疏遠自己。她這樣做既是不想讓自己左右為難,更是為了不讓自己牽扯其中而涉險,由此可見她對自己的疼愛已遠超那些有血緣關系的親人!
時隔不久,太平公主同益州長史竇懷貞等人商議,想要廢除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唐晙去邀請宰相韋安石到府中議事,韋安石堅決推辭,沒有前往。李旦曾經秘密地召見韋安石,對他說:“聽說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傾心歸附太子,您應當對此多加留意。”韋安石回答說:“陛下從哪里聽到這種亡國之言呢!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為宗廟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實,希望陛下不要被讒言所迷惑。”李旦聽過這話之后十分驚異地說:“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這件事了。”當時太平公主正在簾子后面偷聽他們君臣之間的談話,聽后心中對韋安石十分不滿,事后便命人散布各種流言蜚語對韋安石橫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獄嚴加審訊,多虧了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幸免!
后來太平公主還曾乘輦車在光范門內攔住宰相,暗示他們應當改立皇太子,在場的宰相們全都大驚失色。宋璟大聲質問道:“太子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勞,是宗廟社稷的主人,公主為什么突然提出這樣的建議呢!”
既然太平公主已經下決心要廢黜太子李隆基,兩人之間在朝中的關系已經勢同水火。崔子陵幾次想去規勸太平公主收手,可太平公主根本就不見他。崔子陵感嘆道:“自己幾次想要改變歷史,都無功而返,這其中不但包括張氏兄弟的死,而更讓人痛心的是他還失去了一生摯愛上官婉兒。這次也不知道到最后李隆基賜太平公主自盡時,自己能不能用阿嬌去換下她?再想想即使用阿嬌換下了太平公主,同樣還是要犧牲阿嬌那無辜的性命。之前自己或許對阿嬌替太平公主去死心里沒什么,可現在卻不同了,自己與阿嬌也有了那種關系,可真是有點不忍心!”
或許是出于愧疚,也或許是作為補償,崔子陵對阿嬌幾乎有求必應,甚至還抽出來更多的時間陪她,讓她感受到最后的快樂!而楊麗和張娜卻并不知道這一切,還以為夫君崔子陵不知藏了什么樣的絕色美人,居然連自己此前制定的規距都不遵守了。若她們知道崔子陵藏的是一個比她們年齡大十幾歲的女人,而且還是個寡婦,兒子都已經娶妻生子了,肯定會讓她們驚掉下巴不可!畢竟她們當初可是李隆基精挑細選的美女,自幼學習吹拉彈唱,若連一個半老徐娘的寡婦都比不過,那也太沒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