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為秦鳴謙而開的會議
秦鳴謙一看,居然是喜歡看諾貝爾數學獎得主文章的靳西,不過想一想他轉發也情有可原,畢竟文化人嘛。
“讀好文章,如飲醇酒,其味無窮,久而彌篤。大家可以好好品讀秦同學的《愛蓮說》?!?p> 看到這,秦鳴謙好像聞到了一股同類的味道。
不禁撇嘴想到:“這裝X味也太濃,太刻意了。沒有我十分之一自然,差評!”
其實靳西除了太過裝X外,沒什么黑點,演技也不錯,前世秦鳴謙重生前還在追他主演的反貪劇。
雖然秦鳴謙清楚,靳西轉發《愛蓮說》不排除真的喜歡的可能。
但最主要還是為了蹭熱度,不過看在他這么吹捧的份上,秦鳴謙還是忍不住點了個贊。
秦鳴謙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微浪主頁,粉絲已經680W+了,還有了自己名字的超話。
不過秦鳴謙不懂那有什么用,索性也不去管它。
再看看自己昨天那條動態下面的評論畫風,也與孔主任那里一致起來,秦鳴謙已經無力吐槽了。
心想:“他們不會給我封個什么“蓮花教教主”之類的外號吧。”
不過秦鳴謙也知道,網友整活能力雖強,但也只有三分鐘熱度。
“等明天青年團和人民報的報道出來,評論區肯定就變正常了。不過那也是相對于今天的蓮花大軍而言,想也不用想,到時候肯定是各種彩虹屁奉上。”
秦鳴謙已經能想到明天評論區的樣子了,同時也默默告誡自己,要有《平常心》,要有《格局》,不能在贊譽聲中迷失自我。
“不知道明天回家以后,微浪粉絲會有多少,1000W肯定沒問題了,不知道會不會有1500W?!?p> 秦鳴謙表示,雖然粉絲數量會直接影響到他在《慢游華國》的薪酬。
但像他這對錢不感興趣的人,關心粉絲數,只是單純的在乎有多少網友能被“橫渠四句”感染到而已。
在秦鳴謙想著薪酬,不,是影響力問題時,京大一眾領導已經開始會議了。
大家都落座后,郝校長說到:
“這次臨時喊你們來,是討論下關于今天上午,秦鳴謙同學接受青年團采訪的事,事發突然,我當時不在場,所以請潘校長向大家說明情況。”
說完便示意潘副校長講話。
潘學業點點頭:
“現在大家手上,有份今天上午秦鳴謙同學接受采訪的對話記錄。其中問題三,四,五,十一是重點,也是這次會議的起因,還請大家認真看一看。”
潘學業說完,大家紛紛拿起面前的記錄看了起來。
沒過兩分鐘,坐在會議室里的教授們就開始紛紛互相竊竊私語起來。
越說聲音越大,神情越來越激動,其中還有幾個老教授忍不住大聲吵吵起來。
郝校長眼看場面控制不住了,敲了敲桌子大聲說到:
“現在沒到你們發言的時候呢!都安靜下來,先聽潘校長說下今天會議的議題?!?p> 等郝校長說完,潘學業接著說:
“想必大家都看完了,這次會議圍繞著三個主題。第一是關于秦鳴謙提出的“四為”句,能否作為我們京大的校訓?!?p> 潘校長剛說完,會議室就炸了,議論紛紛。
看的郝校長直搖頭,又強調了下會議紀律,這才讓潘學業得以繼續。
“第二是我們要不要推動秦鳴謙同學的三篇作品,即《少年華國說》、《愛蓮說》、《自嘲》上語文教材,至于推動以后,是上中小學還是大學的教材,還要看教育部那邊商定,但我想我們可以先形成一個內部共識?!?p> 這次反應沒剛剛那么強烈了,但還是有議論聲。
潘學業也不管他們,接著說到:
“第三,明天青年團就登這篇采訪了,另外人民報那邊也會報道,用的是同一份采訪記錄。我們京大要拿出什么態度,或者說是要拿出多大力度,來擴大這篇報道的影響。這都是要我們大家一起商議的?!?p> 等潘學業說完,郝校長就接過話茬,又定了定調子后,就點名孔弘才先說。
“我認為‘四為’句是有資格作為我們京大的校訓的,對于‘四為’句的震撼,我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其他多余的話我也不想在大家面前吹噓了?!?p> “說實話,今天夸獎秦同學我已經夸累了,說多了大家說我偏袒自己的學生?!?p> “我在這里只說一句,那就是請大家在接下來的發言中能拋開秦鳴謙的年紀身份等,只針對‘四為’句本身來討論?!?p> 孔弘才說話時還不忘強調下秦鳴謙是他學生,聽的幾個熟知孔老頭愛裝X本性的教授忍不住揶揄他幾聲。
緊接著便是各人發表意見觀點,會議吵吵鬧鬧一直到六點多才結束。
最后總結郝校長總結到:“那就這么說定了,我來總結確認下?!?p> 郝校長咳嗽兩聲才繼續發言:
“首先,校訓的事,在內部論壇上發起實名制投票,一人一票。分成在校以及退休教職工,已畢業校友和在校學生,三份投票。投票權重分別為334,總數超過65%就通過提議,把秦同學的‘四為’句作為校訓?!?p> 郝校長見沒人提出異議又繼續說:
“其次是秦同學的三篇文章上教材的事,首先明年開學,我們先上自己的教案。教育部那邊就由潘校長負責跟進。這件事大家都同意對吧?”
這是給京大長臉的事,自然沒人反對。
郝校長戰術性喝了口茶:
“然后最后,等等我和人民報和青年團那邊的領導探探口風,應該能知曉那邊對秦同學的重視程度,等等會議結束后,李校長這邊先和宣傳部那邊制定幾個檔次的方案,等我這邊消息來決定用哪套。”
郝校長說完,看著眾人都同意后,便宣布會議結束,去聯系人民報和青年團領導探口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