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就是讀夢人否?
最后終于回到了自己的世界,沒有她的世界。釋然。
夢里,執著于一件破碎的事物,和許多人嚷嚷,最終也只能釋懷。幫助他人了,但印象不多。
我們用到主觀,同時用到客觀缺一不可,但別太放在心上,一切為目標服務。
通過現象抓事物,最后能得到現象,通過硬件抓事物,隨后能得到硬件。
新小說的引子一般用的是舊小說。
剛看了《城》又來看《刺殺騎士團長》,別說啊,比一比立馬知道《城》寫得好,寫得不容易,最新的小說改了文風,沒有那個逆天的劇情。但是回來再看《刺》還是有些困擾,這個……
分別總是有些那個,還是不說了吧。
我不想說什么,因為對于當事人來說,我說的事情就像放屁一樣。我倒是喜歡聽一些,幾句話就能把事物解耦的話,解耦以后,我也覺著,不用為了追尋A而去做B,有時AB是捆綁的,做一件兩件就達成了,有時候AB是解耦的,要什么就必須做什么,久而久之就不愿意瞎耽誤功夫了。再久而久之,我需要什么,想追求什么也都不清楚了。隨便吧。
何故嘆息,何須嘆息,喜也悲也?在惆悵個什么呢?
再久一點,AI會說人話,人不會說人話。為凸顯你的專業而說晦澀的話,也許含糊其辭更暴露你的弱點,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為什么熱反而冷,冷反而熱,那是因為第一我們的感官是不斷調整的,是變化的,沒有確切指標的,第二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在不斷調節著產熱與散熱。
對于舒適的追求,穩態要比固定范圍更重要。
我喜歡隨機,結果還是能感覺有時候命運就是故意的。
先了解環境,這樣知道人物的性格,然后再把提煉出來的東西加到原本的物理事物上,會更傳神,畢竟畫作不是照片。
喜歡的意象可以頻頻出現。保證獨立的故事完整即可。
如何?性格還真就決定許多命運,因為它教你對某些事一點也不感興趣,然后又教你對某些事的興趣異于常人。
如果你深究,那么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毫無優點可言的,于是,不能因為誰誰有閃光點就留在心里不刪掉。如果你有強烈的目的性,那么你會發現不足夠程度的優點啥也不是,如果不具有目的性,趕上什么就吃什么,也不用說了。
我現在才發現有用的東西在目標之外。
確實習慣等著,然而不等著還能干什么呢?
月不因為你一直盯著它而為你所有,甚至它不因為你一直盯著而為你所知。
忽而睡醒了,就像我不清楚什么時候睡著的。這樣的生活結束了,其實也挺沒意思。
一把刀將玉劈成兩半,我們的世界其實是一個班一個班的(一個塊一個塊的)。
看著別人常年熬夜所形成的黑眼圈,我只發覺,自己讀書還不夠刻苦。
恍惚之間我就是覺著是她,可是我明知道不可能是她,不管肯定會是她也好,還是完全不可能是她也好,我幾乎沒有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一看。呼,現實可真是有些糟糕,我哪是在等待,我簡直是完全生活在自己腦袋里的生物。
故事里的人各種各樣,人生也各種各樣,可是似乎就某種意義來說,沒有一個是看起來幸福的。但是沒有一個不在好好的,或者是半好好地生活著。
靜靜地,誰也不見,也不錯。
不要因為難以入睡或者呼呼大睡而焦慮或者慶幸,你會擁有怎樣的人生與這一項幾乎毫不相干。睡覺的時候就是用來睡覺的,當然你用這個時間來焦慮也沒誰能管到你。隨便就好。
偶爾將自己從這個世界放逐出去,確實不錯,但是久而久之也覺著膩了。頻繁切換后發覺怎樣都無所謂,我對于這個世界來說微不足道。算了,該隨便的都隨便。
我的思維還是混亂不堪的,我找不到任何一個簡明的路徑去做成任意一件我想做成的事。世界是混沌的,差強人意再正常不過了,我們好像是利用概率收斂來隨機地做成某一件我們想做的事,其余的一言難盡,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此消極隨意,我難道真的開始信奉不可知論了不成?
我只覺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在行路之時會表現出與路行對應的性態,有時我羨慕,有時我嗤之以鼻,有時默然,但最終我找到了最好的一種看待事物的方法,那就是欣賞。
悲哀的源頭是什么?是悲哀么?因為悲哀所以悲哀?顯然不是,悲哀大抵來自快樂,更準確一點說,是來自對快樂的幻想。
還是力求真實,該如何就如何,是怎樣就怎樣。
神困的我是和鐘擺,還是一個觸發器呢?
那種感覺上的殘留一直都在的。是不是薛定諤的,是不是只要我不看就不會消失呢?
人的戰斗力的確不用那點分數限制。我超越于我的分數。
碎片里究竟有什么呢?莫非是有什么事的什么線索?
因為一句話而熱淚盈眶。
讓光明扭曲的不是熱烈的光明,而是一點點陰暗。純粹的東西不能持久,總是要摻雜一些,可一旦摻雜,純粹似乎就消失了。
大活人總是探索死亡的奧秘干什么呢?死了之后有的是時間探索嘛。
我不知道自己在哪,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迷路太久了。
我習慣性地重復看一段文字,是因為我有所求,如果僅僅是了解發生了什么事,那就不需要看得仔細。這樣看得很慢了,再加之我不用指標約束自己,就更懶得看了。
面對殘垣斷壁依舊堅強的,都是所謂的弱者。強者,是那批制造殘垣斷壁的人。唔……
讓自己自信起來的,似乎是某件事第二次出現。但是我還是不用,因為不想敘述一些悲哀的事了。
確實如此,如果我們做的事情能讓自己在某些條件下變得更加積極,更加堅強,也就算是有收獲了。
想了一個多月,或許才算是想明白,一直以來,我都覺著自己是那個導致自己失去的人,可是事實上應該是在更早之前,我就是那個被失去的人。是的,我是沒有任何理由批評自己的。
躺在冰冷的床上,讓我深刻地明白,自己已經不在家里了,但是隨后還是覺著溫暖,因為還算是在自己的床上吧。困意來襲,我不想抵擋,未來之事,我不想焦慮地去思索。我只想,稍息片刻,去戰斗。
讓我焦慮的,一般不在自己的身上,而是我想與時間賽跑,想在椿萱并茂的時候,做出點成績,至少也能獨當一面,不讓家里人操心。可我似乎越是加油,就越是離這個目標遠去,閱讀也,寫作也,終究算是不務正業么?可能真是沒辦法,從小到大都這樣叛逆,算啦,就這樣吧。愛我者,會支持一個努力的我的,不愛我者,我由在乎什么?
閱讀了一本玄學的書,其中談到了陰德一說。思之,覺著有一定的道理。愛人者,人恒愛之,如果其為救命恩人的后人,自然會有所照顧,此為陰德的例子之一。然而,并不至于癡迷,人還是做到無心插柳的好。
我有強迫癥,遇到了,就要想辦法看完。唔!吃了很多虧,也吃了很多別人沒吃過的東西,不知是喜是憂。
珍貴之事必有其不易之處,行之,才知其難行。
我還是很希望自己喜歡的人會來安慰我,同時我又不希望如此,矛盾到深處,確實傷悲。我刪掉了一切,才知道你在我心里究竟扎了多深。
要多久才能忘記你呢?我確實是,快七年沒有見到你了耶!拿什么獻給你呢?
這一點點遺憾,幾乎磨礪了人的整個一生。
看了看某個期間寫的著作,原來不論哪個時代,都不缺乏好作品。
固然,有意外之喜,就有意外之悲,何須以自己的喜好定義或喜或悲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你有你的本心,我如何能干擾你呢?你飛吧,你飛吧!我的,我的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