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小溪,坐落在這座比較矮的石拱橋上。石拱橋上行人稀少,偶爾見到幾輛車行駛過。可能是冬季氣候寒冷,讓人們不喜歡出門。不過很大原因應該是去遠處親戚朋友家拜年了,畢竟節還沒完。已經收尾,我們卻已經要上班。這大概是打工人的命運,無法去改變什么。要去做的,只有服從安排。有時,頂著睡意,臨時做一些事情,不過為生活還需要假裝充滿熱情去做,這里面不管你是剛剛成年的年輕人,還是為養家糊口的父輩都可能會去,忙到晚上十二點左右,不能去抱怨,因為這就是你掙血汗錢的內容之一。苦無處可傾訴,還要被“懂事”子女逼著打錢,那些子女可能是有“富麗堂皇”的理由,以廠里沒發工資,需要一些生活費等,自己覺得無懈可擊的緣故。而父母們只能心痛,還要去打錢給他們,這便是那句“可憐天下父母心”的話。
我這里要講的是景,不過融入一些情感,情景交融應該還是行地通。便開始觀察這條溪流。沒有湍急感,是充滿著一些情景感。感覺我們是一些索取自然美景的觀察者,有時能夠去觸摸的感受者,這并沒有人為限制,只要自己心里愿意即可。
而我們三個人,三個年輕人被安排做一些袋子來防止與擋住泥往下掉。兩個人負責用鐵鍬往里面裝一些泥土,而我負責打開袋子,這個工作量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工作要求需要在兩邊的河岸放這些袋子,一個差不多需要四五十袋。我們開始做的時間是八點半,結束是在十一點半,雖說不是很累,但可能是較長時間地彎腰,因此便感覺有些酸痛。而可能正是這樣,因此一會我不幸踩空,鞋子打濕。那是一個坑,不算大,也正好不大,不然后果不堪設想,我漫不經心地走在河水中,沒發現那個坑,一腳踩過去,正好陷進去,水位不高,而正好到水鞋的尖端,我一下子感覺非常冷,他們也關心我,趕緊回去換衣服。
終于回到家,熬過冷度的一下子下降,可以藏進被窩,暖暖的,便準備睡一大覺。而這其實不是我第一次對河流產生“愛意”,有次,與好友一起去游泳,真是那句老子的話語。道家創始人老子在著作《道德經》談道:“夫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蔽矣植恍也铧c要被水流卷走,現在回想有些后怕,不過我還是裝作臨危不亂,處變不驚。
從那以后,我對較大的河流便不敢去“挑釁”,開始低調地深藏不露,藏起游泳技術?,F在再一次嘗試,有大難不死,必有后福之感??赡芸浯笃湓~,卻是那個時候自己真實的感受。
一條溪流,是記憶里的。不過雖是不好的回憶,卻也是自己的財富。引以為戒,是種很寶貴的經驗之談。英國古典主義教育家阿諾得說過:“經驗,制造一切未來;經驗,是所有過去的成果。”我們要汲取經驗,學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