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還未出生時就是有婚約的,那姑娘是太祖皇帝起事時一位貴人的未出生的女兒,因為生的是姑娘,所以和太子才能以后成為夫妻,大家都認(rèn)為這姑娘就是未來的太子妃,就連她自己也是這樣認(rèn)為的。
等著吳十一把牛車?yán)介L安時,朱雀街上早已沒有了那夾道歡迎的熱鬧景象,只有吳十一累的氣喘吁吁倒地就躺。
這時李和寧走了上來,派人將牛車上個幾位太保送去太醫(yī)院療傷,接著繼續(xù)帶著吳十一前往了太子府的方向。
馬車中,吳十一脫去滲透滿是汗水的衣服,在吳吃飯和李和寧面前光著膀子換上他自己馬車上的另一套翻領(lǐng)長袍,李和寧大叫著蒙住眼睛偷看,吳吃飯睜著眼睛習(xí)以為常。
馬車行駛間就到了太子府,吳十一走下馬車看著眼前這個異樣的府邸,因為它看起來不像是府邸,更確切的形容是許多人的家,一個面積甚廣的太子府邸住滿了平常的百姓人家。這個太子府的高墻到處都是門洞,豪華的宮殿,雅致的花園后院,大量的庭院都住滿了百姓。有的一個院子就住了好幾個人家。
吳十一看著這“人數(shù)”眾多的太子府問道:“我以前也路過這,我還以為這是什么大人物荒廢的府邸被百姓霸占了,想不到是太子的府邸。”
和寧也見怪不怪:“我二哥嫌太子府太大了,于是讓長安的百姓隨意來居住,只是想不到來的人太多了,現(xiàn)在有點控制不住。”
說著和寧帶著吳十一進(jìn)去,路上不斷的有相熟的百姓向和寧道好或者請安。幾人提著集市上的買的菜品繼續(xù)往深處走去,路過的庭院廂房幾乎都被百姓住滿。
走到太子府中的后湖旁時就看見一群百姓在歡迎太子和太子妃,三人在人群外停下,看著府中居住的百姓對太子的熱情。
“是是是,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好生在長安住著。”太子一一回答百姓的問題。
人群中又一個缺了牙齒老人出來說道:“太子爺路途勞頓應(yīng)該累了,我們大家晚點再來,讓太子妃和太子爺先好好說幾句好話,太子的居所我們也經(jīng)常打掃,太子爺好生休息。”
聽到這話眾人聽著有理,也就一一辭別太子給自散了。
和寧帶著吳十一跟上太子來到湖邊的一所書院子,太子推開用樹枝鎖上的木門,走進(jìn)去果然一塵不染像是主人離開的時間還是在昨天。
太子請幾人進(jìn)去,太子府煮好茶請吳十一和吳吃飯吃下,期間不斷的還有百姓送來做好的飯菜,一個個的送來擺滿了一桌。
太子大笑著有請幾人上桌吃飯,簡單吃過后太子就和太子妃進(jìn)房去了,只留著吳十一李和寧他們在書院后看湖喝茶。
不一會,再見太子時太子已經(jīng)換好一身華貴的衣服和太子妃準(zhǔn)備進(jìn)宮,吳十一也很識時務(wù)說要告辭。
出府的路上不斷有百姓向太子太子妃搭話閑聊,氣氛融洽,除了太子府的大門,吳十一就和太子分道揚鑣,一個進(jìn)宮去了,一個回斧頭幫去了。
太子的馬車在朱雀大街上行駛,路過朱雀門沒人敢盤查,進(jìn)入皇城,在承天門大街兩旁有不少在皇城中辦公的大臣,太常司,御史臺,尚書省,到最后的門下省的大臣都有在迎接太子,太子在馬車上向太子一一回禮。
馬車內(nèi)的太子妃看著此時風(fēng)光無限,百姓貴臣敬愛的太子心中也是自豪。她的眼睛直直的看著這個自小相識,青梅竹馬的太子。
到了承天門時,太子和太子妃走下馬車,步行穿過寬廣的廣場,走上高高的階梯,來到唐朝最高權(quán)力的代表太極殿前。
二人走進(jìn)建的極高的太極殿,殿中高柱雕龍畫風(fēng),殿頂有天窗,畫以極大的太極圖,那開的圓心天窗就是太極圖的黑魚白點。兩人走到那高高的龍座之下,恭敬的稽首跪拜。
“起來吧,上龍階來。”龍座之上的唐皇說道。
于是太子帶著太子妃一步步的走上龍階來到唐皇面前,唐皇身穿一身素白的龍袍坐在龍座之上,龍座后是四位閉目的白衣的老者。
太子看著眼前的這個穿著龍袍老人,他看著依舊還很年輕,也很英武,眼中再沒了以前那種不可侵犯的威嚴(yán),現(xiàn)在只是一個個老人家看見多年不見兒子的思念之情而已。
“你終于回來了。”唐皇說道。
“是,父皇兒子回來了。”太子回道。
“聽說你在突厥國九死一生,身上還有什么傷嗎?”
“回父皇已經(jīng)好了,我冒險去突厥讓父皇擔(dān)心了。”
“擔(dān)心?我差點把李靖神威侯他們派出帶兵攻打西突厥,唐國太子絕不能在他國出事,你也太大膽了。”
“是,是兒臣考慮不周,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這次去突厥之所以被追殺,是因為我殺了一個人,那個殺了大哥的突厥將軍。”
唐皇問道:“那人死透了嗎?”
太子回道:“是的,腦袋都沒了,任他是神仙也活不了。”
太子妃一直看著兩人的對話,突然看見唐皇和太子眼中同時泛出淚花,他們談?wù)摰氖悄莻€傳說中的大皇子,唐皇的第一個兒子,太子的大哥。
“你大哥死了五年了,我多少次想大兵壓境為你大哥報仇,可是為了唐國我知道我不能,你做的很好,我們唐國的太子,你承接了你大哥的太子之位,也承接了他的能力與職責(zé)。”
“這次回來就不要再到處走了,我和你母后都老了,整個唐國遲早都要交給你,但在此之前你還有一間大事去做。”
“父皇請吩咐。”
“大婚,儲君大婚。”
“這......”
一旁的太子妃看見太子猶豫起來,抬頭看了看太子的神情,心中有了幾分低落。
“怎么,你還不想成婚嗎?”
“不,兒臣只是現(xiàn)以國事為主,沒想到這些兒女私情。”
“二郎你錯了,儲君大婚不是兒女私情它是一件國家大事,既然是你們兩人之間的事情就你們自己去解決。”
“父皇,我和嫣兒之間沒有任何隔閡。”
“那你為什么不肯和她成親。”
太子支支吾吾道:“我......那是......”
“好了,你也老大不小了,考慮考慮太子妃的感受吧。”
太子轉(zhuǎn)頭看看旁邊沉默不語的太子妃,心中也不知道自己和這個青梅竹馬的太子妃有什么隔閡在,讓他沒有想娶她為妻的念頭。
接下來,太子和太子妃去了皇后宮中拜見,太子妃在皇后宮中聊的十分開心,皇后也十分喜歡這個未來的兒媳婦。
回太子府的馬車上,太子與太子妃各坐,兩人都互相不言語。
太子看著街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他為什么不想娶身旁的這個姑娘為妻。
太子看著窗外,列舉著太子妃的賢惠,她知心知意,與我青梅竹馬,最是了解我的喜好與為人,她賢惠持家,為我打理太子府與大臣關(guān)系,她美貌溫柔如水,就連宮中的美人的容貌也比不上她幾分。那我究竟是為什么不想娶她呢。
太子正心想著,這是太子妃開口說道:“因為你心中沒我。”
太子回頭看看她。
“你怎么知道我在向什么。”
太子妃回道:“我從小就經(jīng)常猜中你在想什么,不是嗎?”
太子解釋道:“我心里有你,我也一定會娶你,只是......”
“只是你把我們的婚約當(dāng)初你父皇的一道圣旨一樣,它是一個任務(wù),而不是一個你心里真正想做的事。我對于你更像是一個任務(wù)的搭檔,而不是一個你心中愛著的姑娘。”
說完,這個從來對太子沒有發(fā)過脾氣太子妃起身用小手拍著馬車,馬車一停下,就氣沖沖的跳下馬車帶著馬車后的丫鬟而去,任太子如何呼喊她也再沒回過頭。
等太子府妃徹底在朱雀大街上消失后,太子神情呆滯的站在原地,心中不知在想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