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戲精上身
“你們都下去吧。”
皇帝大手一揮,殿內的太監婢女一個不留全到外殿候著。
魏皇后暗喜,老天都在助她。
皇帝喝完了藥,把碗遞回給皇后,拿起筆繼續寫他沒完的詔書。
皇后在邊上還體貼的給研了一下墨。
當皇帝把肖承后面的詔字寫下時候,皇后不敢相信的半張著嘴巴,怕失態,又用帕子捂嘴假咳了一聲。
“天冷,你呀出來也不加件衣裳,來得也巧,你都看到了,詔兒是你生的,咳咳……”
“皇上!”
皇帝擺手示意別說話,他要說。
“朕怕是時日無多了,唉,總得給妻兒安排明白,咳!朕喘不上氣……”
“皇上,皇上!”
魏皇后現在是后悔的,要是讓她早知道冊封詔書是下給她生的兒子,絕不會走這步險棋。
她每日在皇帝的湯藥里動手腳,那是慢慢兒的,不會讓人立即倒在跟前,可這一次,是真正的毒,會立即斃命。
誰年輕時候沒愛過?當初她魏皇后深愛皇帝,皇帝對她也不差,后來一個個妃子接二連三進宮之后,皇帝對她的愛就慢慢消散。
特別是俞妃,獨得皇帝寵愛,才使得皇后恨極嫉妒,后來就有了除掉俞妃的事。
現在皇帝成全她,成全她魏家,而她親手給曾經愛過的男人下猛藥!要是早讓她知道皇帝有意肖承詔繼位,那每天一道的慢性藥她也會停掉。而她不知,就因為她下的藥,皇帝干脆所有藥都沒喝,所以病了才一直不見好。
皇后現在后悔,心疼,極度自責……
皇帝開始站立不穩,扶著書桌慢慢倒地。
“皇后,你,你給朕喝的什么!”
皇后在自責中回過神來,狠了狠心,現在皇帝親筆的詔書到手,她兒子名正言順,皇帝病了這么久,早晚是個死,這么想,她愧疚心又減輕了些。
“皇上,要怪就怪你自己,一直不拿正妻嫡子當回事,不把我魏家當回事,你安心的走吧,西周有我詔兒看顧,定會很好。”
魏皇后還蹲下去用帕子給皇帝擦了擦嘴角的血絲。
皇帝一手強撐起身子,一只手死抓住皇后的肩膀,試圖起來。他滿眼憤怒,在極度憤怒下,整張臉扭曲得嚇人。
嚇得皇后死命的掙脫皇帝的手,倉惶逃離好幾步遠,背過身去不敢看。
“朕,朕不怪你,朕求你看在夫妻一場的份上,看在朕要閉眼的份,份上……告訴朕俞妃之死的真……相!”
好啊,原來,到死念著的人還是姓俞的!
“俞妃之事,是我設計的,她沒有私通,那名禁衛拿了一大筆銀子安置家人,甘愿赴死。”
“你,你個毒婦!”
皇帝罵完,咚的一聲,頭著地,猛喘了幾口大氣,然后沒了聲息。
裝死很難的,皇帝能裝成這樣,那都是從小在皇宮這個修羅場里長大,裝字這一套才會學得那么透徹。
皇帝臨死還念念不忘姓俞的,魏皇后的罪孽感又少了幾分,她把詔書小心的疊好,頭也不回的去安排后事。
皇后顯然是有備面來,皇帝的寢殿外專為皇帝所用的龍衛故意給開了個口子,好讓人家趁虛而入,所以,她一切都很順利。
皇帝寢殿的大小太監大小宮女,一個不漏,劉全也不能幸免,全被皇后的人控制住。
偏殿的慕喬和肖承睿被皇后特別“關照”。
“皇九子肖承睿謀害皇帝,罪不可恕,押下去嚴加看管,等候朝臣處置。”沖入偏殿抓慕喬和肖承睿的人,是皇后娘家侄子魏三。
“謀害皇上這頂帽子,安在本王頭上正合適。”肖承睿俊美的臉上淺淺的笑,笑得人畜無害,
慕喬示意冰魄別反抗,三人掙扎都不掙扎一下,懶得演。
正好魏皇后進來,以一個獲勝者的姿態,她就想看看皇帝曾經最寵愛的兒子知道父親死了是什么反應。
笑完,肖承睿對眼前的皇后還行了一禮,然后任人把他綁了。
就這,皇后想得瑟一下都沒了勁。
而且魏皇后心里莫名的有點慌,但從此后她兒子是皇帝她是太后的這種喜悅把毒死丈夫和感覺肖承睿哪里不對勁的驚慌蓋了過去,狠狠的剜了老九一眼后,轉身忙去。
不一會兒,太醫、肖氏皇族、朝中各大臣連夜往皇帝寢殿趕。
皇帝也已經被皇后派人安置在床榻上。
當那名太醫主事給皇帝做最后的檢查時,皇帝突然睜眼,狠狠的給了太醫一記警告,警告完了,閉上眼繼續裝死。
林太醫當場石化,他在來的路上已經聽皇后身邊的心腹說了皇帝已經斷氣,讓他好自為之,他自然懂好自為之是什么意思。
可現在皇帝脈象平穩沒一點中毒的跡象,之前下的慢性毒也已經沒有了,而且還睜眼瞪他,能不石化嘛,不當場嚇得死去算他承受力夠強。
就是把脈的這點點時間,林太醫腦子里閃過許多念頭,完了,他完了,如果現在透露給皇后知道,說皇帝沒事是裝死的,他林家九族都沒啦,要是配合皇帝演完這一出,他死是肯定會死,九族或許能免。
林太醫又不傻,不管皇帝如何,他只知道,皇后徹底沒救,他抱的大腿要廢。而寢殿外,各皇親大臣們也已經就位,正等著他宣布呢。
“皇上,皇上他……嗚嗚,皇上啊!”
說不出皇帝駕崩這幾個字,他還想死得體面些,那就拜倒嚎哭,往死里哭,剩下的,在場的人自然明白。
看,太醫之首都哭得那叫一個撕心裂肺,其他的太醫有疑慮按正常情況都可以去確認一下,結果六名太醫確認一圈兒下來,全哭倒。
皇后帕子掩面,跪倒在地,哭得那叫一個凄凄切切,夫妻情深。
大皇子肖承啟、三皇子肖承詔、六皇子肖承禮和七皇子肖承雍跪在皇后身后。
眾皇子之后是各宮妃子和公主,大皇子生母淑妃,六皇子生母惠妃,七皇子生母蘭妃,還有些沒皇子但育有公主的嬪妃,跪滿半個殿。
除了皇帝的妻妾兒女,再就是大臣。
百官之首宋丞相和肖氏皇族的族長裕老親王站了出來。
裕老親王問,“皇上駕崩西去時,誰在身旁?可有留下什么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