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顧陽在外面收拾衛生的時間,寧城把賊系統獎勵的大豆給取了出來。
出現在他手里的是一個布袋,里面裝滿了黃橙橙的豆子,用手稍微掂量了會,寧城估摸著有個五六斤的樣子。
不管是用來做豆腐還是做豆漿,甚至是釀造醬油應該都夠了。
把布袋放在一個干燥的角落,寧城用手撈出一捧黃豆放在手心仔細打量。
【這是世界上最優良的豆子,它值得你傾盡心思對待,好好珍惜。】
對話框彈了出來
高度評價
不,應該說是自戀式評價,反正從賊系統手里出來的東西,探視之眼就從來沒有說過不好的,一次也沒有。
寧城也早已經習慣,心知肚明,確實是好。
手心的黃豆一個個種皮光滑,呈淡黃色,橢圓形,僅從外形來判斷,可以用完美兩個詞來形容。
寧城記得以前學過,大豆生長周期很長,特別受光照時間以及晝夜溫差的影響,這兩個重要指標加上種植環境會直接影響大豆里面總異黃酮、卵磷脂等等成分含量的多少,也會最終決定大豆的質量好壞。
如果沒記錯的話,國內最好的大豆應該屬于東北三省,其中又以黑河大豆為最,擁有著國內最大的大豆種植面積。
賊系統給的大豆沒有標明出處,不知道又是怎么來的。
想這些干嘛?咸吃蘿卜淡操心
寧城搖搖頭,把手里的一捧黃豆放回袋子,開始在做豆腐跟做豆漿兩個之間做取舍。
如果用來做豆腐,麻婆豆腐肯定會爆賣,但是做豆腐會復雜很多,除了各種工序以外,還需要加入石膏點鹵等等。
相對來說做豆漿就簡單多了。
所以只是稍稍猶豫,結果出爐,做豆漿!
一來簡單,二來可以跟鮮魚粉,重慶小面以及涼拌海帶絲組CP,以后早餐直接上大套餐,新鮮又味道好的純天然豆漿應該沒人會拒絕。
既然決定了要做豆漿,寧城拿了個大盆接了滿滿一盆水,然后把一大袋黃豆統統倒了進去。
這樣浸泡的時間需要大概3至8個小時。
目的是泡發,泡發過后的黃豆會呈現出橢球狀,然后把黃豆磨碎或者用粉碎機打碎,接著用紗布將豆渣分離,就可以得到生豆漿了。
當然也有人選擇不浸泡
寧城以前聽老爹說過,浸泡黃豆跟不泡到底那個好。
雖然不泡豆子聽起來可能很方便,但其實它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如果不泡豆子,啟動豆漿機之后的程序就要延長很多,加上一段加溫促進豆子吸水軟化的時間,實際上更費電費時。
泡豆子的話,頭天晚上泡豆只需要一兩分鐘的時間,但浸泡之后就可以很快打出豆漿來。
更重要的是,泡豆子可以提高出漿率。和不泡的相比,把豆子浸泡12小時之后,豆漿的產率可以提高10%。
所以,從低碳環保的角度來說,或者從早上喝豆漿節約時間的角度來說,顯然是泡豆子更有利。
總結來說就是,泡豆子有利于組織破碎,可以讓豆漿打得更細一些,使其中的營養成分更好地釋放出來。從口感來說,自然也是泡過的豆子做出來的豆漿口感更好。
更何況時間對于寧城來說是最不缺的東西,他追求的是口感味道。
干廚師這一行,從挑選食材開始到烹飪的過程,每一個步驟細節都精益求精,圖的不就是一個味道極佳?
按這個時間節點來看,今天是打不了豆漿了,只能等明天黃豆浸泡好了之后才能動手。
對了,冰箱?
視線在冰箱上一掠而過時倒是讓寧城想起了老爹曾經說過的一些東西。
那是去年夏天店里一次做豆腐時,老爹曾經說過,夏天溫度較高的時候,室溫泡黃豆12小時可能帶來細菌過度繁殖的問題,會讓豆漿的風味變差。
倒是可以把黃豆放在冰箱里面泡。4℃冰箱泡豆12小時大約相當于室溫浸泡8小時的效果,如果嫌18小時操作起來麻煩的話,可以把豆子放冰箱里浸泡24小時,就可以獲得最佳的效果。
看了看大水盆,寧城心想難不成要換五六個小盆來裝,然后放進去?
想想果斷放棄
一來一去倒騰不知道有多麻煩,況且冰箱也放不下那么多。
按耐住迫切想要試一試的心情,看了下這會店里剛好沒客人,所幸就走到前臺坐下開始刷手機。
屁股剛坐下,顧陽就走了過來,指著廚房問道:“寧大哥,廚房什么時候多出那么大一盆黃豆來了?”
“我拿出來的。”
寧城頭也不抬繼續刷著手機,不亦樂乎地在某呼上面看著一個個小故事。
“哦哦,我們是準備要做豆腐嗎還是豆漿?”
“豆漿,但是得等明天了,黃豆需要先浸泡一天。”
“明天早上能喝到嗎?”
“應該沒問題。”
寧城看了下時間,到明早完全足夠黃豆泡發,八月的第二個早上,早餐全套即將上市。
“那太好了,鮮魚粉配上涼拌海帶絲,再來一杯熱乎乎的豆漿,光是想想就很得勁!”
顧陽舔了舔嘴巴,恨不得現在就能喝上一杯。
他雖然來店里才兩天,但是已經完全被寧城做的美食征服,現在寧城讓他往東,打死他也不會往西。
“嗯呢,所以明天早上可能還要提早一點,我們要趕在八點之前把豆漿打磨好,還要裝杯。”
寧城也很期待,畢竟是賊系統第一次獎勵出來的食材,想來跟自己去市場買的黃豆做出來的豆漿區別應該很大。
“這個,完全沒問題!”
顧陽比寧城還興奮,甚至已經開始幻想明天店里的生意,說著會不會好喝到很多人來排隊搶購?
寧城心想那倒不至于
梧桐街如今的人氣就擺在這
雖然現在生意比之前好了很多,但大部分靠的還是人介紹人而來。
如果只依靠梧桐街這么點人,就算再好吃,人流量基數擺在那,僅限于此了。
“寧老板,煮兩碗粉。”
兩個人正說著,有客人上門了。
寧城以為是那個熟客,結果一看頓時挑了挑眉:“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