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一怔,曉得既然牢頭這般說,且神色有這般急切,定是有了不得的人物來了。
會是誰呢?
他對海瑞微微一禮,隨后轉身迎出去。
“是誰?”
朱由檢低聲問道。
“是...是皇上!”見千戶大人亦是微微色變,牢頭小心地說道:“大人,皇上不讓我們告訴海瑞是他來了,只說是有上官來看他便是,反正海瑞也不認得京師人物?!?p> “曉得?!?p> 朱由檢點點頭。
雖說如此,但朱由檢卻是一臉疑惑,他實在不知道嘉靖皇帝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走吧?!?p> 朱由檢對牢頭吩咐一聲,率先邁步離開。
二人剛一到門口,便看見一輛馬車停在了詔獄的外院中,馬車外面還站著一人,那人手執韁繩,身披甲胄,腰懸長劍。
朱由檢眼睛一瞇,看著那人,只覺得此人身形極高,足有八尺有余,體格健碩強壯,一雙虎目炯炯有神,而外側,則是數十名大漢將軍護衛。
這時,一人從馬車中踏下來。
朱由檢暗中思索,隨后快步走了過去,行禮道:“臣東廠掌刑千戶黃銹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來人正是嘉靖帝!
“嗯?!凹尉傅鄣貞艘痪洌鹧燮ぷ悠沉艘谎酃蛑闹煊蓹z,冷漠地道:“起來吧?!?p> “謝皇上!“
朱由檢連忙起身,抬頭看向嘉靖帝,按理說...這應該是他祖父萬歷皇帝的祖父,具體怎么算輩分,一時間他還真算不明白叫什么。
只見嘉靖帝身姿多少有些佝僂,但一張方臉棱角分明,雙眸如電,鼻梁挺直,一頭黑白參半的長發用玉冠束起,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時刻,依然顯得很有性格。
而馬車中隨后也下來了一個人,看起來年紀三十歲左右,怯懦地跟在嘉靖帝的身后。
嘉靖帝見朱由檢抬起頭來,目光與自己相接,他眉毛微皺了一下,隨即又松開,轉頭看向遠處。
“你帶朕去見海瑞,除了裕王,其他人全部退下,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許靠近?!凹尉傅鄢聊季?,突然冷冷地吩咐一句,隨后轉身就往詔獄里走去。
朱由檢聽到這話,心中一震,連忙答應一聲,快步跟了進去。
詔獄中,見海瑞的生活環境尚可,身著便裝的嘉靖帝不易察覺地微微頷首,而當他仔細看到墻上的字時,卻是一時愕然。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驗槎山?,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嘉靖帝眼神復雜地看著海瑞,肅聲說道。
“海瑞,本官奉皇上旨意,來問你幾個問題?!?p> “請講?!?p> 嘉靖帝看了半晌詔獄的黑牢房,緩緩開口問道:“華夏三代以下,可稱賢君者當首推何人?”
這個問題,其實問的是海瑞《治安疏》里指責漢文帝“優游退遜,多怠廢之政”,而海瑞之所以要挑漢文帝來說,便是因為嘉靖帝經常自比漢文帝無為而治。
嘉靖帝試圖反駁海瑞,既然海瑞認可漢文帝為賢君,賢君都有怠政的,海瑞這樣說他,便是求全苛責,要求太高了。
海瑞緩緩開口:“漢文帝不遵循孔孟,反而崇尚黃老之道,無為而治,因此有優游退遜之短,怠廢政務之弊。
但待罪之臣仍認文帝為賢君,因文帝猶有親民、近民之舉,慈恕恭儉之德,以百姓之心為己心,休養生息。繼之景帝,光大文帝之德,始有文景之治。
可當今圣上處處自以為效仿文景之舉,二十余年不上朝,美其名曰無為而治
修道建觀,實則大興土木,徒耗民力。設百官如家奴,視國庫如私產,以一人之心奪萬民之心,無一舉與民休養生息。以致上奢下貪,耗盡民財,天下不治,百姓困苦。
要海某直言,以漢文帝之賢,尚有怠廢政務之弊,當今皇上不如漢文帝遠矣!”
嘉靖帝的面色變了又變,沉聲問道:“整個大明,獨你一人是忠臣良臣賢臣?知道說這些事,難道不是沽名釣譽?”
海瑞嗤笑一聲,眼神緊緊地盯著眼前的這位大人物,他其實已經隱隱猜到了這人的身份。
“大明朝設官吏數萬,竟無一人敢對皇上言之,我若不言,煌煌史冊自有后人言之,
直臣獨言之,百官反而駁之,他們是不是想讓皇上留罵名于千秋萬代,大人也是這么認為嗎?”
“荒唐,荒唐!無父無君的直臣!”
面對暴怒的眼前人,海瑞反而平靜了下來,他用一種近乎于沉湎的語氣敘述著。
“我是無父之人,現在看來,恐怕也是無君之臣了。
我四歲便失了父親,家母守節一人將我帶大,出而為官,家母便諄諄教誨——爾雖無父,既食君祿,君即爾父,君父做錯了事,就要直言抗爭。
其實豈止我海瑞一個人視皇上若父,天下蒼生無不視皇上若父,奈何當今皇上不將百姓視為子民?;噬现赜脟泪缘燃槌?,從宮里二十四衙門派往各級的宦官,從朝廷到省府州縣所設官員,無不將百姓視為魚肉。
皇上身居西苑一心修玄,幾時體察民生之苦?
幾時想過我大明朝數千萬百姓雖有君而無父,雖有官而如盜,兩京一十三省皆是饑寒待斃之嬰兒,刀俎待割之魚肉。
——君父知否?”
一聲聲質問,嘉靖帝幾乎要坐不住了,他幾次想要起身駁斥甚至動手,但又一次次地忍耐了下來。
癱坐在椅子上的嘉靖帝,血氣上涌,面色紅潤。
“好,好,好!”
嘉靖帝何等聰明,見海瑞已經識破了他的身份,索性也不再掩飾,拉過身后的男子。
“裕王,看到了嗎?這就是海瑞,好一個海剛峰!
海剛峰,你勸朕用長江清流而廢黃河濁流,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不因長沙水清而偏用之,也不只因黃河水濁而偏廢之,自古皆然。
海剛峰,你所言結束朋黨之爭,不再去論清流濁流,選賢任能,唯才是舉,恢復國初制度,改變現有的以進士論出身的文官體制,你覺得,能實現嗎?可行嗎?
黃河一旦泛濫,便需要治理,這就是朕為什么罷黜嚴嵩殺嚴世藩的道理,
長江一旦泛濫,朕也要治理,這便是朕為什么要罷黜楊廷和、夏言,殺沈煉、楊繼盛。
你的眼里有清流濁流,在朕眼里,沒有好人和壞人,清流和濁流,知道嗎?
只知道說大話不會做事的清官,對朝廷的危害比能做事但貪財的貪官還大,如果朝堂都是這種人,誰來做事?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你能指望整個大明,都是你海瑞這種不貪一文錢的人嗎?”
不待海瑞再說些什么,嘉靖帝從椅子上勉力站起,踉蹌著往詔獄外走去。
到了詔獄大門,嘉靖帝一口鮮血吐出。
“父皇!”
嘉靖帝擺了擺手,道:“海瑞是國之神劍,朕留給你,斬殺奸佞,滌蕩朝堂。好好用他對付那些貪官污吏,唯有此人才能一往無前,所向披靡,明白嗎?”
跟在身后不遠處的朱由檢駐足,一縷微光劃破了黑暗的詔獄,投射進來,無數微小的塵粒在這縷微光中沉浮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