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龍顏大悅
步入尚未完工的總部木屋,首先映入朱厚照眼簾的是門楣上一塊牌匾。
不出所料,依舊是歪七扭八的五個大字。
“為人民服務。”
幸虧這是在荒山野嶺,如果是在京城,被那些整日里瞪著眼睛找茬的御史們看到,一定會參上一本。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梁永安作為金吾衛小旗難道不是應該為圣上服務嗎?
為人民服務,你幾個意思?
張懋偷眼瞄了一眼太子,太子正忙著欣賞梁永安奇怪的大桌子,似乎根本沒有在意這幾個字。
這算是梁永安的理想吧,好像說的也沒什么錯,張懋心里安慰著自己。
“全福,你個狗奴才,死哪里去了,還不趕緊給太子和國公上茶。”
梁永安朝著門外大吼,這狗奴才幾天不見香兒,跟掉了魂似的。
“來了來了。”
全福提著一個小陶缸和一摞缺了角大碗跑進辦公室,殷勤的給朱厚照和張懋倒水。
“涼水?!”
天氣炎熱,朱厚照和張懋跟著梁永安轉了一大圈,嗓子早渴的冒煙了,萬沒想到梁永安給的是一碗缺了口的涼水。
“梁永安,老夫與你父梁達是生死之交,你也算是老夫的子侄,你給本國公用缺了口的碗我不怪你,難道堂堂英國公就不配喝你一杯茶嗎?”張懋面帶韞怒道。
朱厚照年輕不在乎,張懋上了年紀注意保養養生,從來不喝涼水,就算沒有好茶,但起碼也該是杯開水吧。
張懋感覺自己理解不了梁永安,對災民噓寒問暖,而對太子和國公卻起碼的禮數都沒有。
如果不是看在梁達和這敗家玩意安置災民還算用心的份上,張懋真想摔了碗起身回京。
“國公啊都是我的錯,是我對不住您,銀子都用來買糧食衣衫了,三百多張嘴等著吃飯穿衣,實在是買不起茶盞和茶葉了。”
梁永安長吁短嘆,愁的直搖頭,張懋也是拿他沒轍。
“梁兄你這就不厚道了,本宮倒是無所謂,國公上了年紀,喝涼水會傷脾胃,你沒茶葉可以理解,但是總要燒熱吧。”
朱厚照也有微辭,梁兄哪都好,就是太摳門。
梁永安等的就是太子問,一聲長嘆雙眼中泛起了薄霧:“哎,我對不起太子跟國公,太子跟國公不辭勞苦來到我這西山,本該盡我所能照顧好太子和國公,結果我連一杯熱水都沒讓國公喝上,實在是對不起國公,只是...哎...”
“梁兄,你養活這么多災民確實不容易,有什么困難你說就是。”
見梁永安似有難言之隱,急脾氣的朱厚照追問道。
完了。
朱厚照說的太快,張懋想攔已經來不及,太子太沉不住氣了,這敗家子明明話中有話。
“殿下,銀子還是其次,主要人手不夠啊,不管是礦場煉鋼廠還是修葺房屋,都是需要人手,我們這里施行的是四個時辰工作制,每七天還要休息一天,哪有人去燒水啊。”
“還有假期?”朱厚照聽著都新鮮:“那該怎么辦,梁兄沒試過去招人?”
“沒有薪水招不到人啊。”梁永安哭訴道。
“這還不好辦,把還滯留在京城的災民都給你送來就是。”
張懋看似無心隨口的說道。
西山的三百多災民,只是先頭部隊,后面還有大批的災民在不斷涌入京城,圣上剛高興沒幾天,現在又犯起了愁。
如果梁永安能接收這些災民,那圣上定會龍顏大悅,說不定還會給自己記上一功。
這賢侄也是,如此好事犯得著繞來繞去,讓自己喝涼水嗎?
“真的?”
梁永安興奮的眼睛都冒光,轉而臉色又是一沉:“只是,不知道圣上能不能答應,這么多的災民交給我放不放心。”
“這是說的哪里話,圣上寬厚仁愛,豈會有不準之理。退一萬步,就算圣上不放心,但老夫跟太子都是親眼目睹了災民的情況,一定為賢侄擔保。”
“不用勞煩英國公了,朕在這里。”
弘治皇帝一身便裝,緩緩走來,身后跟著蕭敬,還有八名看上去身材很普通,但太陽穴高高鼓起兩只眼睛爆射出精光,一看就知道是高手。
誰也沒想到圣上會突然出現在西山,慌亂之下急忙跪倒行君臣大禮。
“免了,荒郊野外這禮節從簡吧。”
弘治皇帝滿面春風,看上去心情不錯。
張懋和朱厚照剛離京,弘治皇帝就感覺心里總是不踏實,右眼皮直跳。
所以帶上蕭敬和幾名護衛隨后趕來西山,災民安置不好可是要出大亂子的,還是親自走一趟才能放心。
自打官道旁看到西山的廣告牌,弘治皇帝的擔憂就在一分分減少,直到最后看到了煤礦和鐵廠,弘治皇帝終于龍顏大悅。
他不無驕傲的對蕭敬道:“蕭伴伴,你看這里如何,朕識人的眼光是不是在三位閣老之上。”
“陛下英明,陛下乃真龍天下,眼光當然非三位閣老可比。”
蕭敬雖對梁永安沒什么好感,但事實擺在眼前,那敗家玩意就是把災民安置的很好,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還能自給自足,現在龍顏大悅,除了夸贊讓圣上高興還能說什么?
“這梁永安雖頑劣了些,那些不過是小瑕疵,瑕不掩瑜事實證明朕沒有看錯人,此子替國分憂是個可造之材啊,誰要是不服,感覺自己能比梁永安做的更好,盡可以來西山看看嘛。”
弘治皇帝看的差不多了,這才打聽到還有西山集團總部,要來親自見一見大明的功臣。
剛走到門口,就聽到了梁永安要接收更多的災民,弘治皇帝聽罷,心里樂開了花,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終于落地。
“為人民服務”
弘治皇帝看到了牌匾,眉頭微皺若有所思。
張懋心里一緊,正要替梁永安辯解,再給自己喝涼水,梁永安說到底算自己的子侄啊。
沒想到的是,弘治皇帝非但沒有龍顏大怒,反而笑呵呵的指著牌匾道:“這句話講的好啊,國以民為本,這也正是朕的心愿,只是這字嘛...永安啊,取筆墨,朕要御筆親書。”
張懋苦笑,自己想多了,梁永安現在在圣上眼中那就是大功臣,別說是幾個字,就是讓圣上封個將軍,估計圣上也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