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城里,林瓏找了間客棧住下,換回了原來的一身碧衣,將發髻重新整理一番,兩鬢垂下發絲遮住兩頰,前面的劉海幾乎垂到了眼睫毛上。
看著鏡子上剩下的半張小臉,再往唇上擦了點胭紅的口脂,感覺自己都快認不出自己了,這才將碎銀與簪子收入懷中出了門。
門前的路上撒滿了白色的紙錢。
在隔壁的小吃店,林瓏找個門邊的位置坐了下來,點了一份餛飩,她的雙眼望向了對面那掛著白綾的宣武堂。
等年邁的店家將餛飩端上來,她一臉好奇地開口,“店家,斜對面那家不是武館嗎?怎么掛著白綾?”
店家望了望那白綾,又望了望自家店里為數不多的食客,這才壓低聲音,“宣家的少主被人推到水缸里淹死了,到現在還沒找到真兇,正憋著一股勁呢,你以后不要隨便打聽他們家的事。”
“哦。”林瓏低頭用勺子攪動著冒著熱氣的餛飩,終于還是忍不住地輕輕問道:“哪個水缸?”
店家一抬眉吸了口冷氣,這姑娘怎么就那么不聽勸呢?只好微微嘆息地走了過來,“街角那個打鐵鋪,就因為那口缸,全家人都被抓進去了。”
林瓏挑眉,打鐵加熱成形后需要淬火來快速降溫成形,淬火那一刻煙氣乍放,為了避免室內煙氣繚繞,一般都會將水缸放在門前一側,因為這水缸被抓,這可著實有些冤,她不由替那鐵匠鋪的人叫屈,“打鐵的門前放水缸真是再正常不過了。”
店家也一臉認同,“誰說不是呢,可是縣老爺可不管這個,直接把人抓到牢里了,說是讓他們招幕后同伙,你說冤不冤,哎呀,姑娘,麻煩你不要再打聽了,小老兒家里可經不起這樣折騰。”
林瓏微微一笑,“知道了。”
飯后,林瓏路過宣武堂的門前,偏頭望去,里面人來人往,個個神情肅然。
因為上午才出殯的原因,街道上灑滿了白色的紙錢,隨微風吹散各地,在這天色漸黑的時候,顯得陰風陣陣。
行到街角處關門的鐵匠鋪,門前并沒有什么大水缸,但鋪門右邊常年累月積累下的圓形印記卻讓林瓏知道,水缸必定是放在這處的。
這里是一條稍偏的正街,人流量并不大,一個身著襤褸的乞丐正在迎著落日享受著最后的溫暖。
林瓏從懷中取出幾枚銅錢,彎腰放到他身前的破碗中。
碗間傳來的銅錢掉落聲音讓這乞丐抬了抬眼,這一看下,他微怔了怔,隨即垂了眼皮繼續耷拉著。
林瓏不以為意,順著地上零星散落的白色紙錢往前慢慢走著,一路穿巷過橋直至出城,因為無人清掃的緣故,白色紙錢愈來愈多。
天色愈來愈黑,林瓏停下腳步,順著來時的路,望著沿街的風景,在天黑徹底黑透前回了客棧。
累極的她只覺身乏倦濃,索性倒床就睡。
夢里山清樹綠,一群灰衣人將她圍住,她劍氣如花般點落在每人的手臂間,血珠飛濺,卻沒一滴能濺到她的身上。
又一幕,銀色的大砍刀直直朝她砍下,她推開了那公子,自己往后一退,一腳踩空......。
被驚醒的林瓏心跳如鼓,望著上方被外間的燈籠映照得發黃的帳頂陷入沉思。
這夢與她前些天做的一模一樣,到底是在提示著什么?
若是曾經發生的事情,那么他到底是誰?值得她這樣舍身相護。
她仔細回憶著夢中的一切,包括夢中出劍的招式,她以手當劍在虛空中胡亂比劃著,腦中有個初步印像后再也睡不著,索性披衣起身,在床前比劃起來。
最后一招,她眼神凜然,以掌當劍橫狠狠劈向面前的桌板。
“咔嚓”木頭裂開的聲音,方桌在林瓏的掌下裂成兩半,卻因為中間尚有木絲相連而未能即刻倒地。
這樣的效果讓林瓏驚異莫名,她愣愣地看著裂成兩半的方桌。
與她一樣表情的還有趴在窗前的一名皮膚白皙的年輕男子,兩人對視間,她看見了他眼中的驚懼。
她還沒搞清楚狀況,白臉男子已經一臉僵笑,“對不住啊,走錯了走錯了。”邊說話人已經退出窗外。
窗外傳來幾聲狗叫,林瓏皺眉,三更半夜的,這是窗戶啊,而且還是三樓的窗戶,此人定然非奸即盜......
她迅速往前兩步掀開窗子,卻只發現窗外寂靜如初,一輪明月高懸,帶著秋意的涼風在后院里盤旋。
明月籠罩不到的陰暗地方一片黑灰,莫名讓她感覺陰森無比,她即刻縮身關了窗戶。
回轉時,衣服一腳被桌子刮到,“砰”桌子被撞倒在了木質地板上,響亮異常。
“樓上的,大半夜的還睡不睡覺?”
————
一夜再無噩夢。
被窩里的林瓏終于動了,她伸了伸懶腰,手臂在探出被子的瞬間又縮了回去。
她小心的探出頭,寒氣撲面而來,望了望紙窗外透進來的微光,鼻尖傳來肉湯面的香味。
記得昨日來時聽掌柜的說過,側面全是早餐攤子,她迅速穿衣起床,將臨街的那扇窗戶打開,樓下的叫賣聲清晰入耳,看著冒著蒸騰熱氣的肉包子和熱湯面,她只覺腹中開始饑餓。
再次對鏡仔細收拾好自己后才去后院里的井中取了點冷水擦了把臉,慢慢踱步到那家面湯店點了碗肉絲面。
時辰已經不早,熬著大骨的清湯里已經快要見底,年輕店家將最后一碗清湯澆在煮好的面碗里,再放上一勺肉絲,端了上來,“姑娘來得好巧,再晚來片刻,可就沒有了。”
冰涼的雙手扶上熱湯碗,掌心溫度直達心底,她舒服地輕嘆一聲,一道白氣自她口中漾出。
宣武堂的白綾已經被撤下,昨日撒滿紙錢的路上已經被清掃,卻仍然可見零星紙錢散落各處。
飯后的林瓏沿著昨日的足跡一路沿街過巷,出城后再行一里路后到了一處桃林,出了桃林一眼便望到了那處新立的墳冢,石碑上宣威二字字分外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