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縣府,還我命來!”
“還我命來!”
“我好慘啊,還我命來!”
…………
四面八方的鬼聲包圍住東寧城縣衙,聲音悲慘絕倫,哭聲震天動地。
府外的石獅子,被挖掉的雙眼處,開始流血。
棒槌無風自動,狠狠的砸在鼓面上,響聲震耳欲聾,擊鼓鳴冤。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
……
鼓聲震響,伴隨著冤魂的哭聲,東寧城更加陰森恐怖。
趙捕快三人面色慘白,咽喉似是被人死死捏住。
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場面。
呂秀才死死的抱住張昭大腿,他十分不解,大家同樣是鬼,為何他們如此嚇人。
張昭冷冷的注視著大堂中哀嚎的渴死鬼,心緒翻飛。
文人凝聚文氣,引動天地力量。
如今,這些渴死之鬼因東寧府不作為,產生了極大的怨氣。
這股怨氣凝聚在一起,也產生了一股極強的邪惡力量。
怨氣,是不可以控制的,眼前的渴死鬼,都失去了控制之力,很容易變成惡鬼。
惡鬼,不但不能投胎,還要把它們挫骨揚灰。
這些都是無辜的冤魂,沒有必要讓他們變惡鬼。
凝聚在縣衙上的怨氣,是時候消散了。
啪!
張昭驚堂木一拍,高聲厲喝:
“鬼氣,退散!”
威武!!!
牌匾上的‘明鏡高懸’四個大字光芒閃爍,發出聲音。
腰間補天玉石,接連閃爍,發出溫潤之光,把這些冤魂籠罩在一起。
怨氣被破,溫潤渡體,冤魂恢復了理智。
“謝謝大人!”
堂下跪倒一片。
他們知道是張昭避免自己成為了惡鬼。
“東寧城正氣消失,讓你們蒙受冤屈,不得超生!”
“放心,這個月就能夠為你們解除冤屈,三年干旱之謎,我也順帶會查清!”
張昭出聲說道。
“謝大人,但我們的魂魄還鎖于遼河河底……。”
張武還沒有說完話,就被張昭打斷。
“大爺你放心,到時候你們的魂魄不但能夠重見天日,連遼河河神,我也給它抓了!”
“東寧縣府,一定會給你們一個說法!”
遼河河童,三年干旱,梨花村村民渴死,這三件事告訴張昭,這是一件大案,遼河河神絕對逃脫不掉干系。
“謝大人,我們靜候大人佳音!”
梨花村村民得到張昭的承諾,身影消散于大堂中。
冤魂消散,三名捕快長舒了一口氣。
此時他們才發現,全身已經被嚇的濕透,看向張昭的眼神也變了,尊敬中帶著敬畏。
張昭拿出《萬妖錄》,在附錄一頁執筆記載。
【渴死鬼:世代居住于梨花村,因官府不作為,遼河河神興風作浪,最終渴死與家中,實乃良善之輩,不該遭此磨難。】
(文氣增長五年!)
渴死鬼,被張昭記錄在善妖頁面中。
張昭記載完,覺得他們太慘了,看著還留有一句話的空白,隨后又加了一句。
【望轉世后尋得好朝代,遇到好官員,不再遭受今生之苦楚。】
(文氣增長兩年!)
合上書本,張昭朝趙捕快問道:“趙哥,縣衙卷宗是放在何種位置?”
卷宗,類似于機密記錄冊,上面記載了此地發生的大事。
找到卷宗,就可以在上面找到三年干旱的蛛絲馬跡。
“卷宗是在文庫!”
趙捕快剛說完就后悔了,他意識到張昭想干什么了。
果然,張昭徑直往文庫走去。
“兄弟……!”
站在一旁的趙捕快看著自己,欲言又止。
“趙哥你想說什么?”
張昭問道,在宿主的記憶中,趙捕快對自己還算照顧。
“張昭兄弟,這件事我勸你還是不要管!”
“遼河河神法力無邊,東寧縣令又是只手遮天之人,我們作為他們的手下,只要不做違心事,對得起自己就行!”
趙捕快語氣陳懇。
身為玄晉朝的小民,只要能夠混口飯吃,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也沒有什么不好的。
遼河河神,東寧縣令,不是他們惹得起的人。
“趙哥,東寧城的未來,不是交到惡人的手中!”
張昭說完,進入文庫。
“誒!”
趙捕快嘆息了一聲,隨后朝身旁的兩名捕快說道:“今晚發生的事情,一個字都不能說出去!”
兩名捕快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
今晚的事情,觸及到東寧城的秘密,說出去對自己不是一件好事。
況且,張昭為冤魂審案,兩人非常佩服,他們不會出賣張昭的。
“你們回去繼續值守!”
勸退了兩人,趙捕快也跟著張昭的步伐走向文庫。
“兄弟,文庫只有師爺和縣令有鑰匙,我們先去他們辦公的屋子里找到鑰匙才行!”
文庫乃是縣衙重地,房門厚實,沒有鑰匙是進不去的。
“這有何難?”
張昭把呂秀才喊了出來,讓他縮小身形,鉆入鑰匙孔,恢復身形,然后打開房門。
趙捕快看不到呂秀才,他只看到文庫自動開啟,臉色驚異。
“兄弟,你要找什么,我幫你找!”
縣衙文庫很大,只有兩人合力,才能在天亮前找到需要的卷宗。
“玄晉三十二年卷宗,東寧城三年沒有下雨的原因!”
卷宗記錄縣城當年發生的大事,只要找到玄晉三十二年的卷宗,就能夠解開不下雨的原因。
趙捕快點了點頭,翻動卷宗,不斷查閱里面的內容。
“找到了!”
張昭在書架的最上冊找到了玄晉三十二年的卷宗。
可惜的是,當他翻開時候,有幾頁被撕毀,無法得到詳細信息。
“趙哥,遼河是哪一年開始變的渾濁的?”
張昭問道。
“玄晉三十二年!”
得到趙捕頭答復后,張昭點了點頭。
“東寧城縣令果然有貓膩!”
張昭臉色微冷,他之前就覺得,把東寧城治理的妖氣沖天,東寧縣令難逃其責。
現在一看,卷宗被毀的年份和遼河變渾濁的年份為一年,更加證實了他的猜測。
“東寧縣令,當官不為民做主,亦為妖!”
一個縣城的官員,管理了縣城十多年,應該有許多罪狀。
張昭打開《萬妖錄》,開始為縣令規劃他的列傳位置。
如果罪惡滔天,必定屬于大妖。
即使沒有犯其他罪,光是讓梨花村百姓渴死,就能夠為他在附錄上書寫一個小傳了。
現在,還不到寫的時候。
搜集滿縣令的癥狀,再寫不遲。
萬妖錄可以過一段時間為縣令何琦寫,但有些罪狀,可以現在就寫。
張昭讓呂秀才研磨,自己開始羅列縣令何琦的罪狀。

亦不醉
感謝橫掃饑餓、腦殼疼757、尾號679等大佬的打賞,愛你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