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時常會將青春與一些時效性的事物聯系到一起,古時便有“勸君惜取少年時”“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感嘆,有些時候我們發自內心對青春的贊美和感謝也正是如此,我眼中的青春可能是高考前一兩天被整理成考場的教室,黑板上還有粉筆的痕跡。
是你遠行時離家的車站,隔著車窗看家鄉的路牌漸行漸遠。是大學畢業時的宿舍,要走了,收拾好行囊,坐在床上,環顧四周,心里想著,之前也有人住進來過,我走了之后肯定也會有人住進來,它倒不一定對我有感情,默默看著,一個一個過客在這。
我們來的這些人其實什么也留不下,包括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一些人,有的人也就是揚起的灰塵。
曾經在看《挪威的森林》時,看到村上春樹寫的一段話:“那時我突然發現自己已經二十歲了,這個突然的發現讓我有點不知所措。在那之前,我一直以為十八歲之后是十九歲,十九歲之后是十八歲,如此反復?!?p> 我算算,關于追夢的篇章,已經翻過二十余載了,故事終將會被時間掩埋,人生總有一程旅途是拼勁力氣卻仍然艱苦,似將光陰付于苦茶,看似平淡又無常的歲月,實則沁人心脾·。
“人生從來沒有藍圖,它有黑暗,有花火,有災難,也有希望?!?p> 重要的是在發現無法改變不完美的時候,仍選擇原諒它、接納它,和生活和解。
就像腳印融入泥土,但道路永遠不會消失。將這永遠的旅途贈與總有一天,終會回歸塵土的你。
而你,準備好啟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