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訣別
視頻中,吳起跪倒在自己的母親身前,這個殺了數十人之后都面不改色的大男人,卻在此刻泣涕漣漣,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說得正是如此吧!
吳起很清楚,自己這些年來為了求個一官半職,將這個原來無比富足的家庭折騰成什么樣了,可以說是傾家蕩產也不為過。可是就和那些嘲笑自己的鄰里鄉人所說的一樣,自己付出了這么多,來回奔波了這么久,自己的政治生涯依舊是沒有半點起色,反倒是家里的情況倒是一落千丈,不復從前。
可是就算是這樣,依舊是有人在默默地支持著自己,那就是自己的母親。
無論自己走得這條道路是多么的艱難,也無謂自己所謂的堅持到底有沒有意義,但是母親卻是一直支持自己的夢想,不管自己提出什么樣過分的要求,母親只會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不斷地給自己鼓勵。
可是如今,因為自己的一時沖動,不得不離開衛國,潛逃他處,而一直以來都對于自己有著無限寬容的母親身邊卻是再沒有了近身服侍,堂前盡孝的兒子了!這讓吳起如何能不愧疚,如何能不傷感?
“母親!孩兒不孝!如今已經是背上了三十多條命,為了活命,不得不遠離母親您老人家,怕是從今往后都不能再于母親您的膝前盡孝了!孩兒,孩兒再無面目面對母親您了!”說罷,吳起便是一個重重的叩頭,不敢再抬頭看向自己的母親。
而吳起的母親,一個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老婦人,在聽到自己兒子娓娓道來的緣由之后,并沒有去責怪吳起,也沒有和自己的兒子互相依偎著哭泣,這個孕育了吳起這個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的老婦人,此刻聽完自己兒子的話,沒有流下一滴眼淚,表現得反而是要比吳起堅強得多。
“起兒!你既然做出了這些事情,就不要后悔,而是要去面對它!男子漢大丈夫,生于天地間,豈有不敢直視之人,不敢直視之物?你的志向不在衛國,母親是知道的,母親也堅信你能夠出人頭地,站到這個世間第一等的位置!所以,既然做了事情,就不要再去糾結已經發生的事情,而是要去想未來會發生什么,未雨綢繆!”
聽著自己母親這一頓訓誡,吳起感覺自己的心靈上如遭雷震一般,甚至于他感覺自己整個人都是在顫抖。他沒有想到,在即將別離的這個時候,自己的母親不僅沒有責怪自己,反而是設身處地地教育著自己。
“孩兒,孩兒受教!母親今日所言,孩兒必定時時刻刻都銘記心頭,不敢忘記!”
吳母看著自己的兒子還能夠保持清醒,心中寬慰,可是此時此刻,她終究還是一位母親,那種對于兒子的眷戀和擔憂,又怎么可能被強壓在心中呢?
“吾兒!既然要逃離衛國,那便速速起身吧!遲則生變的道理你是懂的。如今,咱們母子二人注定是要分別的了,母親不怪你不能盡孝于身前,好男兒志在四方的道理我是知道的,而你也是有著遠大抱負的人,所以,快走吧!”吳母說完這句話,將自己的兒子扶起來,而自己則是轉過身去,不敢再看自己的兒子一眼,她怕這就是最后一眼。
吳起悲痛欲絕,但是正如他的母親所說的一樣,他不是甘于平凡的那種人,他的目標,他的志向,他的抱負通通都還沒有實現,怎么可以就止步于此呢?
想到此處,吳起抬起自己的胳膊,狠狠地咬著,口中蹦出堅毅的話來:“母親!孩兒此去,若是不能夠官拜卿相之位,便不再返回衛國!若有違背,天地共誅!”
說完這句話,吳起便拿起自己的行李,抹去臉上的淚水,頭也不回地朝著城門走去。只不過,他尚且沒有走遠,就聽見自己身后傳來陣陣關切的聲音。
“吾兒!此后的路,都要你自己一個人走了,母親不在身邊的時候,還要多多保重自己?。 ?p> 吳起的眼淚在話音響起的那一刻便無法抑制地流淌下來,他強忍著回頭的心思,一路決絕地走了出去。
在遠離衛國之后,吳起回頭,便是朝著衛國的方向跪了下去,聲淚俱下地說道:“母親!我吳起一定會出人頭地,風風光光地回來迎接你老人家的!”說罷,吳起又是重重地磕了幾個頭。
視頻伴隨著吳起遠去的背影而告一段落,但是無數的人在看到吳起和自己母親之間的對話之后,心中那塊最為柔軟的地方卻被觸動了,這一刻,他們紛紛想起我自己的母親來。有的人已經忘記自己有多久沒有見過細節的母親了,特別是那些在邊關戍守的士卒們,這一瞬間,心中完全被思親之情給占據了。
“母親!您在等等,孩兒不久就能夠回家了,到時候,孩兒一定不會再輕易離開家了!一定好好地孝順你老人家!”
“母親,孩兒好想您啊!”
無數的人都悄悄地摸了一把眼淚,并不是人人都是為了出人頭地才背井離鄉,遠離雙親的,很多時候,人都是迫不得已的,總是有著各式各樣的理由讓他們不得不遠離故土,做一個異鄉的旅人。
縱使是那些鐵血錚錚的將領們,看到視頻中的內容以后,也是默默垂淚,他們身上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這讓他們與親人總是聚少離多。自古忠孝兩難全,無數的人在國家大義面前,不得不舍棄了自己的小家。他們不是無情,反而,這樣的人是最重情重義的,他們的人生追求也是值得尊重的!
【吳起在衛國背上官司之后,迫不得已之下,只能遠遁他國,另謀出路,而這次,他的選擇是到曾申,這一位大儒門下學習。可是當他還在曾申門下潛心鉆研儒家學問的時候,卻收到一個壞消息——自己的母親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