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車馬終于尋到一個熱鬧的小鎮——秀溪。
真是正如其名啊!一條秀麗的大河,貫穿整個小鎮,小鎮的建筑都在沿河兩岸的平地,平地過后就是連綿不斷的山峰,小鎮的面積跟下山章村比起來大非常多。
在陳茍的眼中,秀溪鎮就是一個小旮旯地方,實在是小地方的感覺。
而在陳茍父母的眼中,這就是一個大城市了。
馬車停在鎮外,陳茍一家人,提著大包小包擠在街上。一條街人流不少,來來往往,男男女女,街上的路邊攤極多,街道上有馬車,有驢有狗,買賣的吆喝聲不斷,人聲鼎沸。
無語的是一股臭臭的味,一不小心還會踩到“黃金”。
路上的行人穿著大多都是麻布衣,偶爾有人頭上簡單包一個布條,或者用木頭簪子,還有許許多多背著竹簍出門的人。
“六章書院怎么走?”陳茍的父親逢人就問,一路打聽過去。七拐八彎之后,看到一片建筑,四四方方方方的土胚墻,黑黑的瓦片,五六個房子連在一起,構成了書院。
大門牌匾上寫著六章書院,左邊的對聯寫著:寶劍鋒從磨礪出,右邊的對聯寫著,梅花香自苦寒來!
無疑就是告訴人們,讀書就是要吃苦。
陳茍的父親,帶著陳茍剛進了書院門,馬上有人迎面而來,問道是要干嘛?
陳茍的父親只說,“兒子要來入學。”
身上穿著藍色麻衣服,洗的發白,頭戴藍色帽子。滿臉職業微笑的一個男人,說道:“我是書院的門房,平時就是我負責開門關門,你們找院長,就跟我來吧!”說完話,就自顧自的往前走。
陳茍和他的父親急忙跟上,跨進院子里之后,聽到朗朗讀書聲,陳茍的父親趕忙整理一下衣服,又把背挺直了!
跨過三個院子,到了最里間,便看到一個書房一樣的地方。一張桌子,桌子后一個太師椅,一個年齡約四十左右的長胡子男人,坐在椅子上,用毛筆不停的在書寫。
陳茍三個人在門口等了一陣,等院長把手中的毛筆停下。門房才彎著腰敲了敲門,輕聲的說道:“院長大人,有新的生源來報道。”
院長抬頭看了一眼,問了一句:“以前讀過書嗎?”
陳茍的父親連忙回答:“沒讀過書”。
“那就從最基礎的班學習,一個月的學費五百錢”院長說了一句。揚了揚手,又開始書寫。
門房就帶著陳茍和陳五,退了出去。
來到學院管理處,交了三個月的費用,一千五百錢,就是一兩半的銀子。
雖然說窮文富武,其實要讀書,也需要花大錢。
一兩半對于一個農民家庭來說,辛辛苦苦好多年,才可以積累下來的。
每一年的勞作,要交稅收,又要花銷,能省下來的錢其實非常少。而且有一部分人碰到生病,是會年年欠債,可以說一病窮十年,年年還債,年年欠!
馬上,陳茍的父親就離開了書院,他是一個沉默寡言的男人,要趕在天黑前回家。如果在鎮上過夜,又要交一筆客棧住宿錢。也舍不得花錢在街上吃東西,街上吃的東西就比較貴,沒有自家煮的好吃。
門房把陳茍帶到一個倉庫,領了一套藍色的麻衣學生服,又把他帶到一個班,跟里面的老師說了一聲。
陳茍的個子比較高,被安排在最后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