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這一次莫醫生都沒法確診嗎?”
“這都已經做了一個檢查了,連病因都沒找出來嗎?”
網絡上,全程觀看直播的人們,對莫心寒都沒能找出病人的病癥感到非常困惑。
“從超聲心動圖來看,患者的病癥確實有很多種可能性,還無法斷定具體是什么情況……”
“病人的這種情況非常特殊,別說莫醫生了,就是你們比較的那個胡子軒來了,都不可能斷定病癥的,必須要通過其他檢查手段來排除各種可能性,最終確定病癥……”
回到搶救室,護士將電極片依次貼到了病人身上。
顯示器上,頓時出現了幾條蜿蜒曲折的波段線。
莫心寒與王璐璐注視著圖像,久久沒有說話。
他們雖然沉默了,但直播間卻更加熱鬧了。
“這個圖我能看懂,只要不是直線,心跳就沒停止……”
“切,誰不知道一樣,電影里不常這樣演嗎?”
除了一些抖機靈的評論外,還有一條明顯非常專業的評論被網友們頂了上去。
“P波振幅不對勁,有部分地方跟T波重疊了……”
就在網友們茫然于這條評論的內容時,王璐璐開口道:
“P波由竇房結發出,PⅡ直立,PavR倒置,P波較正常竇性心律時P波振幅稍高……”
莫心寒點了點頭,道:“嗯,在Ⅱ、Ⅲ更明顯,看樣子,患者有竇性心動過速的情況……”
王璐璐顰眉道:“不過,T波與P波有重疊融合跡象,有沒有可能是陣發性心動過速?”
“看頻率!”
莫心寒指了指較為規律的一段波形,開口道:“竇性心動過速的頻率為逐漸增快,你再看P-P間隔,有一些不均齊,基本能排除陣發性心動過速的可能……”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將心電圖的狀況分析地淋漓盡致。
專業的話語,讓不少網友聽得心生乏味,留下一句:“聽不懂,聽不懂,告辭!”就離開了直播間。
不過,更多的網友,卻是看得津津有味。
“我雖然看不懂,但我能看懂他們的反應,誰強誰弱,總能表現出來的……”
“是啊,這兩人要是誰的水平不行,評論區那些同行眼睛可是很毒辣的……”
網友們聊著聊著,突然發現,病房里的兩人又沉默了下來。
半晌,王璐璐才開口道:“你有什么猜想嗎?”
莫心寒搖了搖頭,道:“這個心電圖檢查,缺乏特異性,沒辦法判斷具體病癥……”
基本上,心電圖檢查了等于沒檢查,只能確定病人存在一個竇性心律過速的狀況。
“呼~!”
王璐璐深深吐出了一口氣,開口道:“去做X線吧!”
心電圖都沒能檢查出特異的狀況,更別說排除某一項疾病的可能性了。
現在,她只希望X線能夠一矢中的,準確的找到她父親的病癥。
【叮,來自王璐璐的擔憂+299】
隨著時間推移,同樣來自王璐璐的擔憂,莫心寒收到的能量值大幅增長,一開始只有99,現在則成了299,加上之前獲得的,莫心寒已經獲得了超過700點能量值。
距離兌換救治病人所需的兩門中級醫術,還差300能量值。
一路無話。
連續兩次儀器檢查,都沒能找到患者的病癥,讓這個醫療小隊的氣氛有些沉悶,尤其患者還是其中一名醫生的父親,就更加讓氣壓變低了。
很快,X線透視檢查完畢,X線光片被做了出來,不需要放射科的醫生幫忙看,莫心寒跟王璐璐兩人就擠在一起看起了片子。
看到片子之后,發現上面有些異常狀況后,王璐璐不僅沒害怕,反倒松了口氣。
她現在不怕自己父親患病,怕的是無法確診病癥,只要有異常存在,就能夠進行排除,最終找到病癥。
“心影向兩側擴大,體積遠大于正常輪廓……”
X光線非常簡單,就是一個對體內的透視畫面,往往一句話就能夠描述,重點在于異常反應下可能出現的癥狀。
“有沒有可能是肺源性心臟病?”
王璐璐很快想出了一個匹配度最高的可能性,述說道:“頸靜脈怒張、心律異常波動……”
突然,她眼睛一亮,看向莫心寒,激動道:“莫醫生,你還記得心電圖的波段嗎?”
“額面平均軸≥+90°”
“右束支傳導阻滯。”
“按照國醫辦肺心病診斷標準,一個主要條件加一次要條件,再結合心影呈燒瓶樣,我爸他很可能是肺源性心臟?。。 ?p> 莫心寒沉默了,并沒有直接回答她,沉吟了兩秒,才開口道:“患者沒有出現凹型水腫的癥狀,另外,超聲心動圖對不上……”
“不僅對不上,差距還挺大的!”
“像右心室流出道內徑要求≥30mm,我們看到的卻是右心室流出道變窄……”
王璐璐卻是不死心道:“這一點先不管,莫醫生,單就右心室前壁厚度≥5.0mm,就與心動圖相匹配了……”
莫心寒搖了搖頭,道:“這一情況確實能夠和超聲診斷肺心病的主要條件能對上,但與另一個條件相左,左右心室內徑比之<2……”
他嘆了口氣,道:“王醫生,我知道你想救你父親,但誤診并不能救得了你父親,我們能做的,就是早點正確確診……”
【叮,來自王璐璐的害怕+399】
莫心寒不需要系統提醒,就能夠看出王璐璐非常害怕,在她的臉上,寫滿了恐懼。
這種表情,不該出現在替病人看病的醫生身上。
但王璐璐卻是忍不住了,病人就是她的父親,此刻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而她,卻無法正確診斷病癥。
“那個女醫生怎么了?”
“她怎么哭了?”
“你們后來的,沒看全,那個躺在床上的病人,是那個女醫生的父親!”
“什么意思,她父親沒救了嗎?!”
“不知道啊,莫醫生剛反駁完她,她就哭了起來……”
“不是沒救了,是沒辦法確診,尤其是在病人已經意識障礙的情況下,如果不知道真正病癥,就貿然治療的話,只能加速病人死亡……”
“沒辦法確診?!”
網友們很是詫異,不明白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事情。
“檢查啊,繼續檢查啊,現在科技那么發達,總能找出來是什么病吧?”
“這就是急診病人跟普通病人的差距,普通病人,可以留院觀察,讓醫生通過病人的身體變化來判斷病癥,而急診病人,隨時都有可能死亡,一旦不能在源頭上制止病因,后果可想而知……”
“是啊,急診急診,說到底,昏迷著進來的病人,基本上都是因為身體自我保護機制被破壞了,已經到了極度危險的情況了……”
有善良的網友,有些不忍心看到這一幕,焦急道:“那莫醫生呢?他不是很厲害嗎?他也沒辦法確診嗎?!”
“雖然不想承認,但我還是要說,莫醫生大概率也沒辦法確診……”
“我也是急診科的醫生,曾經看過一個國醫辦發出的數據,來急診科就診的患者,平均搶救時長48分鐘,搶救失敗,最終死亡的占了七分之二……”
“請不要神化醫生,他們不是萬能的……”
“這種情況,看起來是不是跟你們在小說、電影中看到的不一樣?”
“唉,這就是現實,沒有美好大結局,沒有順遂人意,生命就是如此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