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戰長沙(上)
“荒唐!簡直荒唐!”
劉備看著鞏志窮盡畢生所學之大成,頗有些哭笑不得。
別看這上面全是馬屁之詞,那一匹絹的馬屁豈是那么好拍的?還要語言流暢,情節通順,內容豐富。
當馬屁拍到了某種境界的時候,世人通常不會再將其當成拍馬屁看待。
其中較為出名的,三國時期曹植所寫的洛神賦為最。那馬屁拍得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以阿諛之詞都能流芳百世,傳為一代佳作。
鞏志的才能雖然不及曹植,但寫將出來,也頗為賞心悅目。
若這樣洋洋灑灑的一篇馬屁能夠以詩歌的形式傳世,那倒也無傷大雅。
但偏偏卻是作為請功文書,呈現在劉備眼前,怎能讓他不啼笑皆非?
“大業,你且直言,此文究竟何人所做?”
孫宏沒看過文章,此刻見劉備臉色古怪,顯然是文書中的內容不太妥當,撓了撓頭,老老實實的道:“是我讓武陵的鞏從事幫忙寫的。”
劉備眉頭微皺,他雖與孫宏相識不久,但卻深知孫宏為人。
這家伙別說拍馬屁了,就連基本的禮貌都奉欠,怎會教人專門作一篇極盡阿諛的請功文書出來?
思之不得其解,劉備揚了揚手中文書,問道:“這文書你看過嗎?”
孫宏老臉一紅,說道:“當時粗略掃了一眼,不過文字太多,也就沒當真細看。”
劉備指著孫宏,搖了搖頭,嘆道:“你呀!行了,武陵之事我以知曉,你這次專門過來,不會就是為了送個請功文書吧?”
孫宏長嘆一聲:“不瞞主公,我這也是給三將軍逼得沒有辦法,只好前來向主公求援。”
劉備頗感詫異:“翼德?發生何事?”
孫宏苦笑,說道:“當日攻破武陵,我欲率軍休整月余,以便整頓降卒事宜,為攻取長沙做準備。
軍議之時,說起長沙有一員虎將,有萬夫不當之勇,雖然年逾六旬,功夫不減當年。
可關將軍一聽就坐不住了,非要領軍出征,去會一會那老將不可。”
劉備深知關羽脾氣,點了點頭,問道:“后來如何?”
孫宏續道:“武陵降卒八千,我麾下兵馬不過三千,若是貿然出兵,唯恐城中生亂。因此,便拒絕了關將軍的請求,讓他耐心等待。”
劉備覺得這個安排也頗為有理,說道:“正該如此。”
孫宏卻搖了搖頭說道:“關將軍卻不以為然,說是僅憑他本部五百校刀手,也能奪取長沙。
我苦勸不得,但想關將軍勇冠三軍,奪取長沙也非難事,便任由他去了。”
劉備大吃一驚,問道:“你就這樣任由他去了?”
孫宏撓撓頭:“也不是完全任由。”
劉備稍稍安心,卻聽孫宏續道:“關將軍乃義氣深重之人,當日華容道中,我親眼見他放過曹操。
然此戰奪取長沙,乃我軍未來之根本,不容有失。
我恐他仗義的毛病又犯,能取而不取,反而連累自身,便讓他立了軍令狀才放行的。”
劉備聽完,不由倒抽一口涼氣,問道:“你說云長僅帶了本部五百校刀手,出發之前還立下了軍令狀?”
孫宏看劉備臉色鐵青,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得說道:“是啊!”
劉備猛然的一拍案幾,怒道:“胡鬧!這長沙守軍足夠一萬!云長僅五百校刀手,如何取之?”
書上就是這么寫的啊!
這句話孫宏當然不敢說給劉備聽,心中卻是對劉備的擔心嗤之以鼻。
別的他孫宏不敢說,但馬后炮乃他成名絕技,這戰長沙別說是書了,就連戲咱都會唱!
要不,給您來兩段?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
咳咳,唱竄了……
總而言之,這戰長沙是絕對不可能玩脫的,否則咱也別擱這三國混亂,干脆找顆歪脖子樹那么一掛,去跟崇禎嘮嗑得了。
劉備見孫宏不說話,臉色愈發陰沉,正欲發作。
卻見孫宏胸有成竹的笑道:“主公勿憂,靜待好音即可。若是實在放心不下,亦可率軍接應。不過若宏所料不差,主公大軍未至長沙,捷報必搶先到達。”
劉備見孫宏如此鎮定,不免將信將疑。
但他轉念又想:我信你個錘子!五百兵攻城,一萬兵防守,哪怕換個身份,那照樣打不過!沒人報喪就不錯了,還捷報呢?真有捷報那才是見了鬼了!
思緒及此,劉備瞪了孫宏一眼,決定不再聽他瞎掰,當即點兵一萬,星夜趕赴長沙馳援關羽。
孫宏見狀,撇了撇嘴,沒做聲。自顧牽了匹馬,跟在劉備身邊,一同趕赴長沙。
唉!看見沒?懂得什么叫牌面嗎?
要是換成諸葛亮,劉備肯定安若泰山,只管坐在中軍帳中喝茶。
這!就是有牌面。
由此可見,想要在三國混,那就一定要有牌面!
孫宏暗暗尋思,正是因為這牌面不夠,所以諸葛亮嘲諷,張飛傲嬌,劉備不以為然。
關二爺啊關二爺!想當年咱也沒少給你燒香,這次你可千萬別整什么幺蛾子!
孫宏這一路走,一路碎碎念。
也不知是不是肯定與他在路上碎碎念無關,大軍剛至長沙郡地界,便有捷報傳來,關羽已奪取長沙。
傳令兵又將詳細的過程說了,劉備聽了,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孫宏白了劉備一眼,用幾不可聞的聲音嘀咕道:“我早說了,這事穩妥,你偏偏不信。這下傻眼了吧?這么點小事,還要大軍出動,這下可白跑一趟了吧?”
劉備鑒貌辨色,猜到孫宏此刻肯定滿腹牢騷,臉色不由露出一絲尷尬,訕訕的說道:“云長果真神勇,不過既然來都來了,那就先至長沙與云長匯合吧。”
孫宏:“┑( ̄Д ̄)┍行吧,反正還有個老頭在長沙等著,也的確需要主公親自去一趟。”
劉備一怔,問道:“什么老頭?”
孫宏嘆了口氣,說道:“先前那傳令兵說,太守韓玄抓住黃忠要殺,而魏延暴起殺了韓玄,而后獻了城池。
黃忠能跟關將軍戰個不相上下,武勇自比魏延要高上一籌。魏延都能刺死韓玄,黃忠如何會砍他不死?
可見那黃忠必心懷忠義,此等人物焉能因城破投降?
關將軍與這黃忠不打不相識,當不會為難于他。
因此,我料他不在府中閉門,便在酒館買醉,主公親往說之,當得一員猛將。”
劉備對孫宏不由刮目相看,暗想:此人非但早已斷定二弟能夠奪取長沙,此刻更是僅憑傳令兵三言兩語,便猜到黃忠為人。
如此智計見識,怕是不在孔明之下,先前倒是小覷他了。
這話也是沒讓孫宏聽到,否則必是大白眼給他懟上。
諸葛亮怎么了?
說這些!他會馬后炮嗎?
不會?不會那算個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