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你剛剛說‘我其實是……’,其實是什么啊?”毛利蘭好奇地問道。
她剛才會追出去除了不希望柯南在新干線上闖禍外,也因為那時柯南的表情真的非常嚴肅認真,她對柯南后面的話很感興趣。
糟了!柯南從沉思中猛然驚醒,剛才為了擺脫小蘭,差點把自己就是工藤新一坦白出去,現在小蘭問起了該怎么辦!?
感受著毛利蘭異樣的眼神,他有種秘密被看穿的錯覺。
“我其實……我其實……其實我是……”支支吾吾半天,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認真地看著毛利蘭說道:“其實我是宇宙超人,是為了打敗怪獸才來到地球的。”
“呃……是嗎,呵呵……”
毛利蘭被噎住了,打破腦袋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回答,但不得不說,這的確是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答案。
一個一年級的小男孩說自己是宇宙超人有毛病嗎?一點毛病都沒有。
見毛利蘭被忽悠住,柯南松了口氣,他還記得阿笠博士的叮囑,暴露自己是工藤新一可能會給身邊人來帶危險,要不是剛剛情況緊急,他肯定不會向毛利蘭坦白。
只不過,柯南怎么也不會想到,過不了幾天他的心態就會從“如果被小蘭知道我就是工藤新一,她就死定了”轉變為“如果被小蘭知道我就是工藤新一,我就死定了”。
這時,元太跑了過來,拽著柯南的手就要把他拉走:“宇宙超人原來你在這里啊,找你半天了,快和我們假面超人去維護世界和平吧!”
柯南感到頭皮發麻,沒想到自己的中二發言竟然被元太聽見了。
“元太,別……”
元太的力氣無愧于他的體型,柯南使勁扯了幾下都沒能把手抽出來。
作為一個過了中二年紀的高中生,他并不想和小學生們玩角色扮演的游戲。
可架不住毛利蘭正含笑看著他和元太的“親密互動”,僅僅囑咐了一句不要亂跑就沒有其他動作了。
想起自己剛才說過的話,不想人設崩塌的柯南放棄了掙扎……
新干線事件結束后,有人在為炸彈是怎么沒的感到困惑,有人在為炸彈是怎么來的感到困惑,而高士仁在為四億円怎么使用感到苦惱。
加上游樂園事件和藏寶圖暗號事件的收獲,他手上已經聚集了五億円現金和六億円的金幣。
現在他就像一個突然暴富的土豪,手握重金卻不知道如何去花銷,說來有些慚愧,他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大金鏈子小手表,一天一頓小燒烤。
既然得到了無數人渴望卻不可得的穿越機會,高士仁自然是想要做出一番成就,成為人上人上人……否則不是白來了嗎。
九十年代的霓虹已經成為了灰原哀口中“銀行家的兒子長大后還是銀行家,政治家的兒子長大依然是政治家”階級固化的社會。
換句話說,如果高士仁想要通過傳統行業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勢必受到重重阻力。
相比于能力,這里更看重的是人脈關系,否則能力高到天上去,也只不過是個高級打工仔。
雖說他身邊有谷康平這樣一個大集團的掌門人,但對方的心思難以琢磨。
高士仁始終認為在這樣的人的心中,一定會把利益看得比感情重要,至少對外人如此。
生活中一切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所以在谷康平開出價碼前,他打定了主意,抱守四字——靜觀其變。
實際上,想要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還有一條路可走,那便是剛剛興起的互聯網。
如果要問起穿越到九十年代最想做什么,除了買房之外,更多的人一定想找到年輕的大佬,然后舒舒服服地抱上大腿,這其中流傳最為廣泛最為人熟知的則是那些依靠互聯網起家的大佬。
高士仁想了想,如果他能在柯學世界里建立起龐大的互聯網公司,以計算機這種連宇宙都被它包含其中的實力,完全可以把勢力滲透進各行各業。
加上霓虹這片非常自由的經濟市場和他本身奇特的能力,真的可以稱得上為所欲為。
雖然設想很美好,但擺在高士仁面前的問題是,他的計算機技能僅僅達到了能夠開機關機和重啟的水平。
不過他想到了柯學世界里的人工智能——諾亞方舟。
諾亞方舟的成長速度一年等于人類五年,如果能得到它的輔助,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距離諾亞方舟被澤田弘樹創造出來已經過去了兩年,它也成長到了十歲少年的智力,如今應該仍潛伏在網絡里瘋狂進化中吧。
高士仁甚至覺得柯學世界之所以能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實現近三十年的科技跨越,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諾亞方舟的影響。
可惜澤田弘樹放走諾亞方舟之后,就選擇了自我了斷,不然以澤田弘樹的處境,還是很有希望拉攏他的。
……
高士仁回到了事務所,把存有四億円的旅行箱埋進了事務所的地板下。
當高士仁從里間出來時,一位須發皆白、胡子長長的瘦小老頭推開門走了進來。
雖然外貌老態龍鐘,可他給高士仁的第一印象卻一點不像是個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反而讓他有種見到風戶大介的感覺。
高士仁在跟風戶大介學習格斗技巧之余,問過對方是否有快速評估一個人身體素質的方法。
風戶大介開玩笑似的告訴他現實不是游戲,敵人沒有屬性面板和血條給你查看。
但還是提到了可以通過觀察其人步伐是否沉穩、擺臂是否有力、呼吸是否均勻、眼神是否銳利等方面判斷。
可惜這種判斷方法不僅容易受到評估對象的干擾,而且和判斷者自身的眼力和實力有很大關系。
據風戶大介所說,世界上的一些超級高手可以完全將自己偽裝成普通人,在他爆發出自己的實力前,根本無法從他身上看出任何端倪。
因為高手更懂得如何變得不像一個高手,就如同只有做對所有題目的學神才能次次把分數精準地控制在及格線上。
難道眼前的老人也練過兩手嗎?高士仁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