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大唐的內憂外患
大唐貞觀之初,李世民就制定了輕徭薄賦的國策,甚至還下令多次免除百姓們的徭役的和賦稅,也是因為李世民多次下令減少收取作為國家主要稅收的農業稅,所以這也是國庫底子薄的原因,商稅收的也很少。
而且為了克制自己,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時都是崇尚節儉之人,克制自己的享受欲望,為了節省開支,還精簡朝廷機構,減少不必要的官員,也使隋朝傳下來的三省六部制更加的完善,并且讓三省六部之間互相牽制,互相監督。
并且大興科舉,選拔人才,行府兵制,均田制。
這樣的開明寬松的政策,讓大唐出現了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的局面,成為了歷史上一段最為璀璨耀眼的封建王朝時期。
可是在李闕這個后世人,站著在上帝的視角上來看的話,李世民的想法是很好的,政策也都非常好。
可是只有時代的政策,政策也是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展不停的發展的。
到了中唐和晚唐時期的時候藩鎮割據,地方權利太大,朝廷政權變得無足輕重,多次試圖削弱藩鎮力量,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好為此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讓朝廷永遠沒有和藩鎮力量較量的能力了。
朝廷的力量日漸式微,可是地方藩鎮的力量卻日漸強盛。
還有的就是朋黨之爭,文官和宦官們之間的斗爭,讓朝廷中的文官們為了獲得支持,扶持藩鎮發展,宦官架空皇帝,掌控禁軍,壓制文臣。
朋黨和地方藩鎮才是壓垮大唐的最后稻草,也是最有力的稻草。
見到李闕似乎在思考著什么,李世民接著說道:“藏富于民,大唐盛世,這個事情任重道遠,爺爺可能沒能真正地做到,這個事情以后你要來做下去。”
“爺爺,您還……”剛要開口說什么的時候,李闕一下子好像是在明白了什么了。
他看著李二,李二也在沖他一臉欣慰的笑著點了點頭,一下子,李闕就感覺自己的心口好像有什么噗通噗通的跳著,跳的特別的厲害。
雖然很早之前,祖孫倆對于這些事情也早就心照不宣的了,他是老爺子打心眼里認可的大唐江山繼承人,可是老爺子這么清楚明白的告訴他,大唐江山以后是他的,還是頭一次!
“等到時候,過完年,朕的生辰的時候,朕就會下旨,昭告天下,朕的嫡孫,秦王李闕,是我大唐皇太孫!”
砰砰砰!
李闕可以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的心跳聲跳的非常的厲害。
面對擁有生殺予奪、至高無上的大權,萬人之上的地位,這樣的帝王之位,沒有人能不激動,此時此刻,李闕感覺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在無比的快速的流動著。
“這個皇位可不好做!要把大唐的萬斤重擔都扛著在自己身上。”李世民說道,“大家都想著做皇帝,都覺得做皇帝好,但是誰知道皇帝的難,皇帝的苦,當皇帝,就是要做孤家寡人,一輩子都要扛著江山社稷,以江山社稷為重,不能有一點自己想要去做的,凡是以百姓為先。”
“闕兒,咱們李家的江山得來可不容易,創業難,守業更難,現在爺爺這身子骨還能幫你扛一些年,可是以后,皇爺爺要是不在了的話,這天下大事,國家大事,家事,全都要你一個人扛起來了,你能扛住嗎?”
看著李世民這期待的眼神,李闕跪了下來,堅定地說道:“皇爺爺,孫兒可以!”
李世民欣慰一笑,摸著李闕的腦袋,說道:“你這股子舍我其誰的氣勢,是最讓爺爺喜歡的,也是最像爺爺年輕的時候。”
說著,也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道,“但是你放心,爺爺給你的肯定是一個安穩,沒有任何內憂外患的大唐江山,你以后就做一個太平天子,需要做的,也就是顧念百姓蒼生,以民為本治國。”
“有什么內憂外患,闕兒也無懼!”李闕認真地說道:“皇爺爺選擇把我們李家的基業交到了孫兒手里,孫兒不僅會把我們李家的基業守好,還要讓我大唐百姓都能受到李家的恩澤,讓大唐天下迎來盛世,讓百姓吃飽穿暖!”
“起來。”李世民笑著把李闕拉了起來,“坐著就行了,這里也沒有別人,就我們祖孫倆,用不著動不動的就跪著。”
等李闕重新坐了起來了以后,李世民擺擺手,示意那些在暗處的宮人們都先推下去。
李世民問道:“現在,這里就我們祖孫兩個人了,爺爺想跟你說一點掏心窩子的話。”
“爺爺想說什么?”李闕問道,李闕也猜到了李世民是要說什么的,可是最后也還是沒有點破。
“外憂有大唐將士,大唐將軍解,你是朕的嫡孫,你父王的嫡子,正統大義名分都在你這,不會有臣子敢忤逆犯上,可是朕想問的是,如果有一天是我們李家,有人威脅到你了,你該如何是好?”
李家的人的威脅?
原來這些事情,老李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有時候看破不說破而已。
有的時候皇權最大的威脅,就是來自皇室自己。
李闕的威脅就是他的那些領著各地都督名頭的皇叔們,是李闕將來必須要面對的。
可是他現在也實在年輕,長在深宮,而他的那些叔叔們,要軍功的有軍功,要名望的有名望。
現在的這些大唐的親王們,都是有著都督的頭銜的,而且這些可都是實權,雖然也有遙領的,但是現在都基本出去了,是實權了。
而且這些藩王們,也不像是唐玄宗開元時期的那些王爺們,一點權利都沒有的,只是這些其實都是無關痛癢的,沒有什么。
要是李唐宗室的這些真的能有巨大的權力的話,那歷史上武姐姐以周代唐的時候,李唐宗室們早就起兵不干了。
說到底,其實也還是那句話,那個意思,就是李闕現在實在是太年輕了,今年才十四歲,哪怕李世民再活十年,也不過是二十四歲。
這樣的一位少年帝王,是否也能真的守住偌大一個大唐呢?
李世民上馬打天下,下馬能治國,這些事情他又怎么會沒想到呢?
如果是他的嫡長子承乾還在,這些問題根本就不需要顧忌擔心。
可是現在太子不在了,自己要給大唐選的這個繼承人還是太過于年輕,太過于稚嫩。
今天宴會上的這些場面,他也看到了自己的這些弟弟,皇子們一個個的。
他的內心其實也有一些拿不定主意的,他看到了一些這些以后的內憂,這些親王們一個個的都不是省油的燈,在封地上做的那些事情,他都心里都清楚,只是一只隱忍不發。
只是那也畢竟是自己的弟弟和兒子們,雖然有一些胡鬧的,但是總是也沒出格,他也不能為了給孫子立威,敲這些人棒子!
“皇祖父,您是說,那些孫兒的叔叔和叔祖父們?他們每個人都要錢有錢,要兵有兵,要人有人,您是覺得我以后壓制不住他們?”李闕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