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虛偽的認錯
李世民有自己的打算,他心里實際上,還是有點陰暗。
這次之所以同意認錯,也完全是想要得到李愔手上的農藥之法。
他真的意識到了自己的錯?
顯然沒有!
他也不可能會意識到。
那怕知道自己是不對,也絕不會真心誠意的道歉。
因為,他有他的臉面。
同樣,他有他的堅持。
如果是李承乾、李泰、李治這幾個嫡子,李世民一定會拉下臉認錯。
但,其他庶子,那么在他看來,還不配。
所以,盡管他答應了道歉,那也是虛情假意的道歉,絕不會真誠。
甚至,這樣虛偽的道歉,只不過是他的一種手段罷了。
等把李愔徹底掌控,或者得到了李愔手上的制作農藥之法,那,會如何處置李愔,就另當別說了。
于是,他提筆,寫信:
“吾兒李愔,持信親啟。為父之子,理應敬父,非待教訓,而知也。子若能忠孝兩全,則當善矣。
而若不遵誨誘,忘棄禮法,任一意孤行,則必自致刑戮。吾雖為父,又將如之何?
中秋之事,是非對錯,已無評說。但父終大,何其以怨相對?今,父二度來信,望子善之,不可一錯再錯。
若子回轉,父當于長安相盼。待子歸來,必把酒言歡,徹夜長淡,摒棄父子間隙。耶耶,敕!”
寫好信,李世民自認,已經放低姿態。
認為在字里行間說了這么多,已經是表達了他的服軟態度。
但,杜如晦和魏征幾人看過之后,眉頭都微微一皺。
因為這封信,看起來似乎是長篇大論的在以一個父親的角度希望兒子回來。
但仔細一看,前面幾乎都是以父親的姿態教訓兒子。
而且雖然是讓兒子回來,字里行間還是透露著是李愔錯了。
雖然沒有說讓李愔回來認錯。
但是顯然,李愔回去,那就相當于承認李愔自己錯了。
魏征看向李世民,想說什么。
杜如晦一把拉了拉魏征,小聲說:
“陛下已經算是退步了,你還希望他怎么做?不會真以為,他會在信里對蜀王說,回來吧我的兒,都是你爹我的錯?”
魏征一愣,臉上露出一絲苦澀。
因為他知道,杜如晦說得對。
李世民的確是愿意聽一些忠言,但他只是會聽,未必會做。
魏征是杠精,是噴子。
李世民需要一個杠精和噴子隨時跟他抬杠,隨時噴他。
這會讓人覺得李世民能聽得下去逆耳忠言。
但他實際上做不做,那就是一回事了。
這就好比,一些衙門。
他們接受公眾的提議和投訴,但他們未必會在意!
所以,魏征知道自己的分量,能讓李世民稍微服軟,已經很不錯了。
于是,他嘆了口氣,不再多說。
李世民見大家沒意見,笑了:
“印上火漆,立馬送至蜀王府!”
他心里,已經幻想著李愔收到信以后,無比愧疚,感動涕零的準備回長安的場景了。
屆時,他就可以得到治理蝗蟲的農藥,徹底解決蝗蟲之患,在自己的功績上,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同時,還能從李愔那里要來玉璽。
這簡直太爽了!
想到這里,他差點忍不住笑出聲!
整個過程,太子李承乾,顯然都不開心。
這件事,可以說完完全全是因他而起。
李愔實際上,也是和他有仇怨,只不過李世民偏心的參與進來了。
所以,從他的角度來說,他是希望李愔死的。
而現在,這李愔居然當真弄起了一定的造反規模。
還在整的大唐,都鬧出了巨大的動靜。
這讓李承乾很不舒服。
無論是李愔繼續造反,還是李愔回長安,這都不是他李承乾想看到的。
尤其是現在,李世民居然委婉的認錯?
那豈不是,說他李承乾錯了?
這是他無法,也不能容忍的。
只是,他不敢直說而已。
下朝后,他找到長孫無忌,開口:
“舅舅,你之前為什么不阻止父皇?他居然給李愔認錯,而且還要李愔回來……”
長孫無忌看了眼李承乾,恨鐵不成鋼的說:
“所以呢?你在生氣什么?”
“舅舅,你知道,這件事實際上是我引起的,這李愔回來的話,豈不是說,我錯了?”李承乾不服氣。
的確是他錯了,但他就是不想認。
長孫無忌嘆了口氣:“高明啊,舅舅問你,這李愔若是不回來,當如何?”
“那肯定會繼續造反。”李承乾說。
長孫無忌點頭:“你覺得,他造反造成的影響,大不大?”
“挺大的!”李承乾不可否認。
長孫無忌說:“所以,就算他造反不成功,可也足夠制造出一定的影響。如今只是四城在他手上,他尚且能掌握兩萬多兵馬,還有玉璽、天兵神將等噱頭。
最重要的是,他還有治理蝗蟲的農藥。如果讓他繼續造反,百姓們恐怕……都會偏向他??梢哉f,天時地利人和里,他占盡人和的優勢。這是你想看到的嗎?”
李承乾沉默了,他自然不想看到。
長孫無忌繼續說:“而如果李愔真的回來了,放棄了造反。這才是真的,死定了?!?p> 李承乾一愣。
長孫無忌笑了:“你覺得,他之前都和陛下鬧成那樣了,陛下真的會冰釋前嫌?呵呵,一旦陛下得到了農藥之法和玉璽……那李恪,不死也得脫層皮……”
說完,長孫無忌笑著離開了。
李承乾站了一會兒,隨即,臉上露出一絲恍然大悟的笑容:
“我明白了……如果派兵打李愔,那李愔依舊有翻身的機會。但他如果真的回來了,那他也就真的完了……”
想到這里,他自然也是希望李世民的這封信起作用,然后回來送死。
然而!
他們依舊是小看了李愔。
李愔從決定造反那一刻起,就絕不可能妥協放棄。
所以,那怕李世民真的認錯,李愔也不會動容。
何況是一封毫無誠意,甚至字里行間透露著教訓的所謂認錯書?
第二天。
益州蜀縣縣城外的軍營之中!
李愔親自過來巡視,發現兩萬多兵馬,在燕云十八騎和一千白馬義從以及一千武侯衛的訓練下,從一開始的散裝軍,變得漸漸正規起來。
也就是這時,腦子里的系統聲音響起:
“叮,請宿主再攻下一座城,獎勵:將兩萬五千兵馬全部升級為裝備精良驍勇善戰的騎兵!”
李愔眼睛頓時放出光芒。
騎兵,古代最厲害的兵種。
一支萬人騎兵軍隊,甚至可以輕松對付幾萬人的普通軍隊。
如果將兩萬多人,全部升級為騎兵,李愔基本上在劍南道無敵了。

陳家楓少
求推薦票,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