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綱在后面說道:“諸葛將軍,不如暫且放過他,利用他的性命招降他麾下的數千兵士,或者之后也可以作為跟朝廷談判的籌碼……”諸葛誕堅定地搖頭:“他手下那些殘兵敗將,根本不值一提,再說了,那些人也沒辦法真正為我所用!”說完,諸葛誕直接劍掃過樂綝的喉嚨,鮮血飛濺而出,樂綝直接趴倒在地上。
蔣班在后面看到之后,顯然吃了一驚:“諸葛將軍,你果然殺了他……關鍵時刻,真的是一點都不留情啊。”
諸葛誕看著樂綝的死尸說道:“不管樂綝想不想殺我,我都已經沒有退路了!蔣將軍,你去軍營傳令,我們準備全軍從壽春出擊,直取洛陽,誅滅權臣,匡扶魏室!”
蔣班退后一步說道:“在下遵命!”
吳綱說道:“這次起兵時間雖然不算倉促,但是整個淮南的兵力確實不太充足,以我之見,不如向吳國求援,這樣的話會更有把握。”
諸葛誕眉頭一皺說道:“這是我復興大魏的戰役,怎么能借助吳國的力量,到時候反而真的落實了反賊之名!”
吳綱說道:“諸葛將軍,不要意氣用事,我們起兵攻打洛陽,兵力要盡可能集中,但是司馬昭那邊肯定會調集多路大軍從各個方面攻擊壽春,切斷我們的退路,如果沒有吳國的援軍作為牽制,而壽春被司馬昭的部隊攻陷的話,那我們就進退維谷形同甕中之鱉……”
諸葛誕說道:“如果真的那么被動的話,那就只好請出那位夫人來破局了!”吳綱說道:“夫人雖然說會出手,但她行蹤詭異,只會她約定在最必要的時刻出現,還請諸葛將軍三思而行。”
諸葛誕一時語塞,說道:“不管如何,起兵的計劃就這樣定了,至于是否要吳國出兵援助,我還得再考慮一下。”
諸葛誕回到府衙中剛剛坐定,就看到自己的兒子諸葛靚走了過來。“仲思,怎么了嗎?”
諸葛靚直接跪倒在諸葛誕面前說道:“聽說父親起兵準備匡扶魏室,小子不才,也想為父親盡點心力。”諸葛誕擺了擺手:“仲思,你還年輕,經驗不足,出兵作戰,就讓我跟蔣將軍處理就好了。”
諸葛靚說道:“父親,我想要前往東吳請求他們的援軍。”“你說什么?你怎么可能如此以身犯險?再說我還沒決定是否要請求吳國的援軍呢!”
“沒有吳國的援軍,我們恐怕很難跟朝廷的部隊抗衡啊!”“哼,我準備直取項城,從項城直取許昌,然后再進軍洛陽!不行的話,我就傳檄各州,公告天下司馬昭和賈充一黨的篡逆行為,相信民心在我這里!”
諸葛靚抬起頭說道:“我相信父親的能力,但無論如何,請讓我前往東吳吧。”看著諸葛靚剛毅的眼神,諸葛誕夾緊手指考慮了一番。諸葛靚繼續說道:“聽說吳國現在掌權的是大將軍孫綝,其為人心胸狹窄且非常殘暴,若想請求吳國援軍,為了表達我們的誠意,也只有我能去了。”
諸葛誕站起身來,嘆了一口氣:“仲思,看得出你很有遠見,假以時日,你一定能超越我,現在事急從權,你既然意愿如此強烈,那你就去吧,不過要記住——我們只是請求吳國援軍,淮南這里永遠都是我們大魏的領土,希望他們不要有非分之想。”
“明白,我定不辱使命。”說完,諸葛靚向諸葛誕行禮,隨后去做前往吳國的準備。此時吳綱走了出來:“靚公子果然是做好了拼死一搏的準備,不過這樣能讓你同意,也算是了了你一件心事了吧。”
“什么意思,吳綱先生?”
“萬一,我是說萬一,我們輸給了司馬昭,那么留在吳國的少公子也許還能保存住諸葛家的血脈。司空大人,我說的對不對?”
諸葛誕直接“哼”了一聲,隨后轉身離去。
洛陽城似乎一如往常的平靜,這日上朝的時候,曹髦問道:“諸葛司空已經接到朕的詔令,想必不久之后就會上京了吧。”群臣紛紛點頭,曹髦站起身說:“今日無事,就此退朝。”司馬昭代表群臣向曹髦行禮:“恭送陛下!”
曹髦剛剛離去,一個侍衛就沖進了宮城,大喊道:“大將軍,大事不好了!”眾人全部看著他,只見他手中拿著一封檄文,說道:“壽春兵變,諸葛司空起兵謀反了!揚州刺史樂綝已經被殺!”
“什么!”大部分群臣都嚇得有些驚魂不定。但司馬昭面不改色,問道:“那你手中拿的是什么?”
“這是諸葛司空傳向各州郡的檄文……”“拿來我看看。”侍衛急忙把檄文交給司馬昭,司馬昭看了前兩行:“司馬昭承繼父兄,傾蕩魏室,威權自重,天理不容,誕世受國恩,不自量力,趁時起兵,倡議諸郡,共討國賊……”
司馬昭看完直接把檄文仍在地上,群臣急忙問道:“大將軍,怎么辦啊?司空大人他真的謀反了嗎?”司馬昭說道:“既然謀反就不可饒恕,我身為大將軍豈能坐視不理?在場諸位誰愿意為先鋒將領前往討伐逆賊諸葛誕?”
司馬昭掃遍群臣,卻沒有一個人敢應聲。正當司馬昭準備指定將領的時候,一個人走了出來,說道:“在下不才,請讓我作為先鋒出戰吧!”
眾人一看,竟然是王基。
司馬昭點了點頭:“果然是伯輿將軍,氣勢驚人,老當益壯。”王基說道:“大將軍不用擔心,諸葛誕此人智慮短淺,武勇也稀疏平常,只要大家齊心合力,要平定他的叛亂不需要很久。”
“我知道,我命令王伯輿擔任先鋒兼兗予方面部隊主將,統轄五萬人,從西側攻擊壽春城。另外,我命令石仲容為青徐方面部隊主將,同樣統轄五萬人,從北側攻擊壽春城。”
王基問道:“就兩路嗎?淮南的兵力恐怕也有十萬啊?”司馬昭說道:“我還沒說完,我會親自率領十萬司隸大軍,從西北方向攻擊壽春。”
此時一個人拍了拍手,走了出來:“大將軍要親自討伐逆賊,自然是最好的,請讓我也在您的麾下繼續當參軍,略盡綿薄之力。”司馬昭一看,是鐘會。“聽說之前你跟跟隨先兄討平毌丘儉之亂的時候擊敗了敵軍猛將文鴦,得到先兄的高度評價,既然你主動請纓的話,那你就隨我一起吧。”
“是,多謝大將軍。”鐘會直接半跪向司馬昭行禮,引得其他人紛紛側目而視。
“那就這樣,眾人趕緊先去準備吧!”司馬昭揮了揮手,此時突然一個人說道:“這次就不用讓大將軍勞師遠征了吧?”眾人齊齊看去,竟然是陳泰。
司馬昭看到陳泰,說道:“玄伯老兄有何高見,但說無妨。”陳泰上前把檄文重新撿了起來:“大將軍,我對諸葛公休也算有些了解,他一直忠心朝廷,為大魏立下汗馬功勞,應該不是那種輕易就起兵謀反朝廷的人,更不會寫出這種……不入流的檄文。此事我希望不要傾舉國之兵征討淮南,那樣勢必會讓吳蜀兩國起兵進犯。不如由我來親自前往壽春一趟,看看諸葛公休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吧。”
司馬昭說道:“玄伯兄,這檄文豈能作假?何況你年紀已大,不宜輕動,還是留在陛下身邊比較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