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壹元行
雖然唐沖結婚時間不長,可是長久的戀愛經驗告訴唐沖,這類話題的應對需要格外慎重,很多時候聽起來玩笑一般的話,其中往往蘊藏了自己不知道的危機。
大明這些秦淮美女都是些什么人,蕭清菡口中的大明娛樂圈又是怎么回事,唐沖心里是有底的,所以他只能嘿嘿一笑,算作回應蕭清菡的詢問。
蕭清菡瞥了唐沖一眼,似笑非笑的盯著他看了一會兒,這才無趣的瞥了瞥嘴說道:“大明的這批文人次品率有點高,與其指望這群人拯救大明,不如炒作一番,當成小鮮肉來培養,用來給咱們賺錢。”
唐沖立刻狗腿的說道:“沒錯,這個想法好,廢物利用一下也好。魏晉風骨這玩意有好多種說法,只要咱們刻意營銷一下,炒作一下魏晉時期涂脂抹粉的話題,配合船上那些化妝品,問題不大。”
蕭清菡點了點頭,一邊吩咐著臨時雇用的女子按照她的要求拍賣化妝品,一邊說道:“咱們的化妝品數量有限,看來還是需要一個穩定的生產基地,你覺得安排在崇明島上怎么樣?”
唐沖搖了搖頭:“地點無所謂,問題是原材料和生產工藝方面不好解決。很多東西是化工合成品,想要生產就需要完善的化工體系,這方面對咱們后續開建軍工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覺得還是等咱們選擇好了軍事工業的基地之后再考慮這方面的問題。”
蕭清菡微微皺眉:“你說的有些道理,可咱們總不能一直等下去吧!農作物推廣最快也要兩到三季的種植才能讓罐頭廠開始生產,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持,咱們很難在短時間內開展工業化進程,那些儲備的化妝品可用不了那么長時間。”
唐沖偷偷瞥了一眼蕭清菡手上的清單,那上面是這次拿出來拍賣的化妝品數量和種類,心里暗自盤算了一下,唐沖這才確定船上的化妝品并沒有看起來的那么多。
微微沉思,唐沖無奈的說道:“先在崇明島上開辦香皂工坊吧!原材料采集方便,制作工藝也簡單,只要咱們大批量出貨,把成本控制好,低價路線的情況下應該能夠限制住仿造者,也能先應急。”
蕭清菡無奈的嘆了口氣,隨即點了點頭說道:“看來只能這樣了,不過我倒是會一些原始化妝品的配方,也可以安排人收集一些配方,只要利用船上的設備進行少量制備,添加一些化工潤滑劑之類的東西,想來底端化妝品應該也可以生產出來一些。”
夫妻兩人竊竊私語著蕭清菡提議的計劃,那邊拍賣會確實越發吸引現場眾人的目光。
在親眼見識了化妝的魅力之后,有心人自然能夠大概猜測出蕭清菡手里究竟掌握了多少化妝品,所以拍賣價格也就跟著水漲船高,不一會兒的功夫便超過了長崎售價的一倍。
作為四大邪術之一的化妝術可不是鬧著玩的,蕭清菡本來就想一鳴驚人,也想趁機賺一大筆銀錢,所以眼見著現場情況越發火熱,她便果斷放棄了和唐沖繼續討論后續的發展問題,轉而又邀請了兩位年長的讀書人來體驗化妝。
老人或許難以忍受傳說中的小鮮肉,可他們卻無論如何也拒絕不了蕭清菡讓他們變得年輕的說詞。
蕭清菡現場邀請了幾個老年文人走到場地中心,并且現場教導幾位花船女子跟著她一起給那幾位老人化妝,沒過多久,那幾個被邀請過來的老人便在眾人眼前‘恢復’了年輕。
圍觀眾人的驚呼和鏡子中已然回到壯年的容貌讓那些老人目瞪口呆,同時也再一次引發了現場拍賣的熱潮,價格又是翻了一倍。
總體來說,大明天啟七年七月初七松江府碼頭上的盛會是非常成功的,根據當晚盤點,蕭清菡最終也確定了四個人當天的收入。
算上三千張戰艦的參觀門票,以及后續現場收費開放的游艇參觀資格,林林總總一天時間四人便賺取了一百余萬兩白銀。
現場自然不會有這么大規模的白銀交易,很多也都是票據和信物,不過由此也能看的出來,大明在如今這個時期并不缺錢,大明江南地區的消費能力也不僅僅如此。
受制于戰艦開放量和化妝品的數量影響,訂單和后續可能出現的利潤還沒有被統計,這一百萬兩也僅僅是當天的交易額度,如果算上訂單的定金,恐怕這收益數額還會翻上一倍。
在大明一天賺一百萬是個什么概念呢?這么說吧!如果用網絡上的兌換比例來說,一兩銀子大概值21世紀650元左右,也就是說一天的貿易額大約是6.5億元。
當然這個兌換價格并不算準確,畢竟后世的貨幣購買力和當前時代的銀子購買力還有很多差別,可以說大明市面上的白銀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而且折損也比較高,所以一直以來唐沖按照自己的幾次購物經驗來計算,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實際上應該等同于21世紀的1000到1200元左右。
一天十個小目標,無論是在大明還是21世紀,都足以讓唐沖四人驚掉下巴了。要知道關寧鐵騎一年的軍費也不過三十多個小目標,按照當前的情況來看,這種活動再舉辦兩天,就能賺取關寧軍一年的軍費。
如此夸張的收益也讓四個人重新的認識了一次大明,或者更準確的說是重新認識了大明江南的繁華。
要知道今天能夠參加消費的都是江南富戶,而且還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更多的富戶因為知道戰艦還會去南京和揚州開放參觀,所以并沒有像那些南京勛貴一般閑的直接坐船來松江府看熱鬧。
如此換算下來,消費的富戶連江南富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如此推算下來,江南消費市場有多大的規模可想而知。
收割白銀的方法對于四個人來說還有很多種,不過今天的收益實在太高,四個人也知道不能吃獨食,所以除了那些因為這場盛會而獲利頗多的其他商戶之外,負責與松江官吏聯絡的劉馳立刻給松江府送去了約定好的份子,同時也順便再次向松江各大家族發出了訂單。
大名鼎鼎的松江布硬生生被劉馳太高了一成價格,這不僅僅是合作共贏的理念讓四個人主動讓利,也算是間接把松江士紳綁到自家戰船上來,方便了四個人的后續行動。
蕭清菡一直對‘銀行’念念不忘,所以借著這個由頭,便委托那些士紳們介紹了一批紹興師爺和賬房,直接在松江府和崇明島碼頭上建立了‘壹元行’。
說起來有著這幫地頭蛇的幫忙,大明的鑄幣稅居然輕松的就被蕭清菡給搶了過來,而且看起來份額一點也不小。
倒不是士紳文人不知道鑄幣稅的利益有多大,而是蕭清菡很好的利用了西班牙銀元的名頭,讓唐沖和梁濤連夜改造一架電機和液壓機驅動的鑄幣機。
海商們已經接觸了西班牙銀元,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標準比較統一,防偽相對有保證的西班牙銀元比碎銀子的使用更加方便。
這個時代使用銀子的時候因為含銀量的不同,所以鑒定價值的時候并不是只有老百姓容易吃虧,很多大商人和一些士紳也經常會吃虧。
所以大明急需一個統一標準又方便攜帶的貨幣,這也是銀幣受到歡迎的主要原因。同樣的,也因為這些原因,一些類似銀票的票據也受到影響而被逐漸推廣。
士紳文人肯定要吃掉鑄幣稅,所以蕭清菡直接拉攏了今天消費的主力,把這些有錢、有權的官紳們聚集到了一起,以海外銀幣的名義來共同推廣新式貨幣。
按照大明的習慣,銀幣鑄造并沒有使用西班牙銀元的標準,而是以大明的計量標準,一兩一枚的形式鑄造。
這種事情實際上也比蕭清菡等人想象的要容易很多,一方面是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是江南士紳集團參與其中能夠獲利,所需擔憂的無非就是在崇明島上的鑄幣需要遮掩,不要直接暴露給朝廷就行。
之所以在此之前沒有人來做這件事,一方面是因為江南各方勢力內部也不算團結,爭斗傾軋比朝堂上更加精彩,沒有帶頭人的情況下,很難有人愿意來做這種事。
二來各家在銀子成色上都有獲利的法子,所以大家并不太在乎這件事。
如今有蕭清菡帶頭,這件事既能方便銀幣貿易,也能把大家的利益集中在一起,多方監控以及后世的股份制操作,算起來就把這份產業變成了誰也動不了的蛋糕。
除了朱元璋復活,大明皇帝也別想用強硬手段來搶奪這份鑄幣權,因為參與的勢力太多,多到了大明江南的各家都會逐漸加入其中,按照蕭清菡的計劃,后續還會邀請其他地區的士紳商人加入。
而更重要,也是更為打動所有人的便是這種股份制受到了更多人的監督,意味著這份產業變成了保值的不動產。
按照蕭清菡給那些參股的士紳們的說法,這樣一份依靠股份多少來聯合掌控的產業,意味著哪一家即便落魄了,只要手里還掌握著股份,便也可以憑借股份分紅東山再起。
這一點對于那些大家族來說或許不太重要,畢竟人家的吃相更加難看,搶奪股份的手段有很多。
可是對于那些中小士紳來說,卻無異于給自家買了一份保險,只要這個鑄幣的‘壹元行’不倒,適當購買一些股份和他們貯藏白銀的手段就差不多了,更何況這股份還能分紅,不管一年能分多少,總也要好過扔在地窖里發霉。
當前的環境下并不適合支付利息的吸儲方式,所以‘壹元行’的盈利模式只有鑄幣稅一項,雖然不能把所有人的銀子都吸引過來,但至少絕大多數參與者愿意拿出部分銀子參股,這也算是蕭清菡成功的邁開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