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之事,還得從幽州說起。
幽州作為公孫瓚的發家地,卻不算是他的地盤,只不過動靜大、兵馬多,所以存在感很強。
幽州真正的主人叫劉虞,當朝大司馬、襄賁侯、幽州牧,與劉備那尚存疑的皇叔身份不同,劉虞是正兒八經的皇家貴胄,從自己的父親到祖父再往上,那都是在皇家族譜里記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半點的疑點。
袁紹在得知匈奴與黑山聯軍進入冀州襄助韓馥的時候,曾經派出使者北上,一來是聯絡鮮卑部落支援,二來其實是和劉虞商議,想要奉迎劉虞為皇帝,以大義討不臣!
但是劉虞拒絕了,面對袁紹和公孫瓚的輪番勸進,面對大漢皇帝的誘惑,他拒絕得十分果斷!
因為這不符合劉虞一貫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他劉虞,大漢宗室,為朝廷牧守一方的重臣,若是自立,豈不成了王莽之流?
當然,或許也是因為袁紹和公孫瓚此時地位不太行有關系,一個渤海太守,一個右北平太守,倆太守想立皇帝,你隔這過家家呢?
兩人又勸說劉虞領尚書事,按照規章制度給諸侯封官,劉虞還是拒絕了。
劉虞為人雖然忠厚,但是不傻,無論是稱帝還是領尚書事,從根本上來說都是在否定長安劉協的正統性質,換句話說,只要劉虞這邊這樣干,那么天下諸侯就有足夠的理由把長安來的圣旨當廁紙。
那么劉虞的旨意就是圣旨了嗎?
不盡然,看利益,看勢力。
總之劉虞要是這么干了,大漢天下將會更加混亂,各路諸侯心中會出現這樣一個念頭:“他老劉家自己的人都不承認小皇帝,我們能承認?”
所以劉虞態度十分堅決,不干!
袁紹這邊使者無功而返,公孫瓚卻忌恨上了劉虞,兩人平日里相處,一個鴿派一個鷹派,本來就算不上和睦,又出了這樣的事情,嫌隙更大了。
一開始公孫瓚與袁紹合謀的時候,他的腦子里想的是‘這樣美的事情除了傻子能不答應?’,因此胸口拍得震天響,在袁紹面前讓人家放十萬個心;自己這個幽州第一大將,放下芥蒂全力支持劉虞稱帝,他能不同意?
劉虞就不同意,不僅不同意稱帝,還不同意領尚書事。
公孫瓚自覺臉丟大了,當然,他的腦海里也沒有什么大漢威信、朝廷正統這些算計,他能有什么壞心眼呢?只是想給自己升官而已。
公孫瓚自覺自己這么多年來,既要外抗擊烏桓鮮卑,又要內撫劉虞這個巨嬰,還去虎牢關討董,算是為老劉家盡職盡責了吧?怎么還是個太守呢?
這特么不公平!
靠山山倒、靠海海嘯,公孫瓚決定靠自己的雙手成就夢想,于是與袁紹入侵冀州,誰知道陷入了戰爭的泥淖之中,不得不與張郃、沮授的主力軍死死咬住,后面張威又派了騎兵過來助陣,公孫瓚這仗打得越發不如意了。
而且張威騎兵大部隊來到東線戰場后,袁紹支援公孫瓚的糧草運輸也出了問題,公孫瓚雖然有白馬義從這支精銳騎軍,但是再精銳的騎兵,中了箭還是會受傷,被射到要害還是會死,況且日律化德老騎兵油子了,深諳草原上的狼群戰術,白馬義從來他就帶著兜圈子玩騎射,不來就騷擾運輸隊,就是不正面作戰。
白馬義從雖然精銳,但是戰馬并不比別人的快,追不上也沒轍,如是幾次,搞得頭都大了,不得不從幽州、河間郡索要更多的支援。
這就讓劉虞很不滿意了,本來他就不同意公孫瓚入侵韓馥,只是公孫瓚大軍在手不聽話,劉虞也沒轍,但是現在公孫瓚還要加大力度,劉虞就坐不住了。
就公孫瓚這力度,再加大一些可就直接從劉虞的軍隊里征兵了!
這擱誰也受不了!
于是劉虞決定硬氣一把,東拼西湊搞了十萬大軍,打聽到公孫瓚所在之后來了一手直搗黃龍!
公孫瓚當時真的是嚇死了,他身在河間靠近幽州的易京城籌備糧草,兵馬都在前線作戰,身邊就千把親兵,聽到劉虞十萬大軍殺到,他第一個念頭是跑!
但是跑不了,劉虞也是讀過兵書的人,他知道兵貴神速四個至理名言,當年霍去病就是靠這一招閃電戰成就的威名,所以在公孫瓚得到消息的時候,易京已經被劉虞的先鋒軍圍了起來,接著是主力部隊,團團圍住。
公孫瓚在城頭上,看到城外的十萬大軍,心都涼了。
然后劉虞上前來,說了一句讓公孫瓚喜出望外的話;此戰只捉拿公孫瓚這個罪魁禍首,不要多傷害其他人!
公孫瓚二話不說,下了城頭點起兵馬,強令城中百姓為先鋒,打開了城門!
劉虞的士兵看到出城的是百姓,心中有些猶豫不決,劉虞又傳令‘不要傷害百姓’,于是他們只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百姓向城外走,沒走幾步城內突然轟隆隆馬蹄聲起,公孫瓚一千白馬義從對著劉虞的十萬大軍發起了沖鋒!
這一下仿若點燃了導火索,劉虞的軍隊還沒作出應對,百姓先慌了起來,一個個爭相恐后向劉虞軍陣之中跑,出城之前,公孫瓚特別囑咐過,只能往這邊跑,往別處去必射殺之!
再加上劉虞的士兵一個個向后退半步的認真步伐,給了百姓們極大的信心,在死亡的威脅下,大家都迸發出了短跑冠軍一樣的實力!
公孫瓚跟在百姓后面,直接沖入了劉虞被百姓沖撞得十分慌亂的軍隊,就如刀削豆腐一般絲滑地切開了劉虞的防線,眼見著要殺穿重圍了,忽然聽到一聲疾呼:“州牧大人被暴民殺死了!”
“州牧大人被暴民殺死了!”
...
公孫瓚布靈布靈眼前一亮;嘿,這架勢,不僅可以突圍,我好想還可以以一千破十萬?
一千破十萬,公孫瓚真的做到了,他殺到劉虞車架處的時候,發現對方確實死了,于是令人高呼‘降者不殺’,一千白馬已從,俘虜了大概一萬人,剩下的四散逃逸,公孫瓚兵少,追之不及,也只能作罷。

仲菜菜
edg啊,有種預感,LNG,加油!一定要贏啊!當然,rng和edg也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