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妥懽帖睦爾
由此衛青之名,聲名鵲起,威嚴八方。
在數百年之后,更有一知名詩人王昌齡作出古詩《出塞》,其中就有這么一句。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直播間,各個帝皇聽得尤為激動,仿佛他們就是故事主人公“衛青”。
秦始王嬴政:“好一個衛青啊,漢朝還有這樣兇猛威武的人物,這不就像是朕的蒙括將軍嗎!”
明太祖朱元璋:“衛青啊……此人之名顯赫尊榮,朕幼時就知衛大將軍的名諱,當真是漢人之驕。”
宋太祖趙匡胤:“衛青威武,朕是你的粉絲了!”
和其他帝皇不同,這時有一道質疑的聲音傳來。
“不就是一將領嗎?打過幾場勝仗就在耀武揚威,到底是得意什么啊?”
評論區里赫然出現一短胡子圓臉的男人,帶著圓白帽領。
眾帝皇看著此圓臉男的稱謂,上面寫著“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一時大家疑惑,此人是誰啊?
秦始皇嬴政:“這個叫妥懽帖睦爾的小子是誰?怎么出現在我們帝皇評論區里?”
漢高祖劉邦:“朕也不知此子是誰,居敢這般辱罵大漢英雄,殺千刀的,朕要賜你死罪!”
唐高宗李治:“妥懽帖睦爾?名字這么長,是外族人嗎?到底哪里混進來的畜生,快趕出去!”
也難怪這么多帝皇都不認識妥懽帖睦爾了,畢竟此人所生年代非常靠后。
卻是朱元璋認識此人,而且還算是老熟人了。
明太祖朱元璋:“原來是你啊,妥懽帖睦爾,當年朕把你打得屁滾尿流落荒而逃的事,可還記得?”
至正帝妥懽帖睦爾:“原來是你!朱老匹夫,在朕所處的年代里,你大明還沒起來了!朕不會讓你得逞的!”
朱元璋:“少逞強了,元朝已經是強弩之末,勢力衰弱,民心不穩,就算你如何掙扎,元朝必定滅亡!”
妥懽帖睦爾:“老匹夫,朕已知未來之事!在你大明還沒壯大前,朕先鏟除掉你!”
評論區里,朱元璋和妥懽帖睦爾莫名其妙就吵起來了,劍拔弩張,硝煙味道彌漫。
這可把大部分皇帝老爺們看得大眼瞪小眼,都不知是怎么回事。
“蘇楓仙人在不在啊?出來解釋一下啊。”
“他們兩人怎么吵得那么兇啊?”
“妥懽帖睦爾是誰啊?之前都沒見過這小子發言的。”
被眾帝皇們呼喚,蘇楓這就出現了。
“大家稍安勿躁,還有你們兩位,朱元璋、至正帝,兩人都安靜下來。”
蘇楓的話還是管用的,這么一招呼,大家都很給他面子,保持整個直播間的清靜。
妥懽帖睦爾?這人是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亡國之君。
蘇楓對妥懽帖睦爾的印象不太好,早年間,妥懽帖睦爾勤于正事,賢明有嘉,但到了后期就變懶了。不上早朝,只顧玩樂瀟灑,不理朝政,任由元朝內訌百官爭斗,為此使得整個大元朝衰弱,百姓遭難。
朱元璋正是趁著這個勢頭,率領農民起義,一路攻打。
公元1368年七月,朱元璋成功領兵打到元朝首都,至正帝落荒而逃,退出中原,自次整個元朝統治宣告結束。
待得帝皇們知曉妥懽帖睦爾是何人時,紛紛嘲笑。
秦始皇嬴政:“朕還以為這妥懽帖睦爾是哪里來的英雄人物,原來是狗熊啊?被人家老朱打得棄城而逃。”
漢武帝劉徹:“至正帝,都不知道你哪里來的臉敢罵朕的大漢英雄,衛青可不是你該罵的。”
宋太祖趙匡胤:“滾吧,外族人,這里沒有你說話的份!少瞧不起人了!”
帝皇們聲聲謾罵,一下子把評論區化作戰場……
“豈可修,你們這群皇帝太欺負人,朕不和你們斗!”
至正帝妥懽帖睦爾見得勢頭不對,大家似要對他群而攻之,就像當初被大明打得敗走皇城那樣,他趕緊逃了!
至正帝的頭像變得黯淡,他下線了!跑得真快!
蘇楓坐在攝像頭前,略過這小插曲,繼續進行直播。
“好了好了,【十大帝皇】第六名——漢武帝劉徹,現在說說劉徹都干過些什么事吧。”
漢武帝劉徹,漢朝第七位皇帝,劉邦的重孫。
一生下來,劉徹就受到父親漢景帝的嘉封,封作膠東王。七歲被立作皇太子。
漢景帝一死,漢武帝劉徹就繼位,時年十六歲,非常年輕。其在位時長達54年,算是長壽皇帝之一。
政治上,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頒布了著名的“推恩令”,這是能印在后世歷史教科書的一大舉措。推恩令,即由諸侯王把領土分封給諸多子嗣,一代接一代,諸侯王的力量弱下來后,中央的力量就強大,利于皇權統治,掌握全國。
此外還制定了左官律和附益法,禁止舊貴族諸侯王們參加政事把控朝政。
劉徹,就像太爺爺劉邦那般,任人唯能,提拔有才能的人作官,廢除丞相權力,自建自己的親信、近臣勢力,由此組成的內外朝。
經濟上,為了充實國庫解決經濟危機。
劉徹改革貨幣制度,把鑄造錢幣的權力收歸于中央。實行鹽鐵官營、均屬平準制度,把創造經濟力量集中朝廷中。向富人征收賦稅,進行財富的二次分配。獎勵農業生產,興修水利交通網絡。
文化上,遵循前朝“黃老之術”,以儒為尊,設五經博士,在皇城長安建立太學府邸,立學官,教化百姓,提升全民文化素養。
積極對外交流,尤其是和西域一邊,為此多次令張騫出使西方,加強文化傳播和經濟交流。
軍事上,偉業累累,功勛碩果!這也是漢武帝劉徹最大的成就!
劉徹派衛青、霍去病多次出征匈奴,收復國土。其后,又派兵征服了北越、南越、衛氏朝鮮、西南夷族。
可以說后世廣闊領土,也有漢武帝劉徹一番功勞。
玄白光幕上,蘇楓講得慷慨激昂,字詞鑿鑿,可把漢武帝劉徹的威武不凡英明賢能說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