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回到漢末篡江山

第一百八十三回 洛陽一朝驚天變

回到漢末篡江山 醉酒枕紅顏 2042 2023-02-13 22:13:28

  俗話說,凡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即便來日宦官倒臺,終將連累宗族,那袁紹先斬后奏,捕人親屬,終究陰損。

  殺人不過頭點地,這也就難怪諸常侍狗急跳墻,誓死一博了。只可惜搭上了何進大好性命。

  卻說那般宦官雖平日里為禍不少,大多終究未嘗親眼見過死人,此刻皆悚懼呆立。唯有張讓強裝鎮定道:“渠穆,速去尚書臺尋尚書楊贊傳旨,遷樊陵為司隸校尉,許相為河南尹。”

  傳旨?哪里來的圣旨?渠穆心中疑惑,待片刻方才領悟:今何進雖死,手下驕兵悍將猶在,需得盡管控制洛陽局勢,故而那張讓假傳圣旨。

  想通此中環節,他不再遲疑,領麾下冗從拔腿欲走。

  卻見那張讓指著何進頭顱道:“且慢,把此物帶上!”

  于是那渠穆三步并作兩步,至臺閣外。尚書楊贊早恭候多時,問到:“大事可成?張公可有交代?”

  渠穆掂了掂手中何進頭顱道:“何進伏誅,速擬旨遷樊陵司隸校尉,許相河南尹。”

  楊贊哪里見得這般血腥,當即嚇得兩腿發軟,胸前一股腥味霎時涌上喉間。然形勢逼人,他不敢拖沓,遂強忍吐意,踉蹌后腿幾步便要轉身入閣。卻不想與適逢此地的盧植撞個滿懷。

  “楊尚書這般急迫,可有甚急事?”那盧植雖與楊贊同為尚書,然其文武兼修,話語間自有一股浩然正氣。

  楊贊本就心虛,竟和盤托道:“盧…盧尚書,奉…奉上諭,遷…遷樊陵司隸校尉,許相河南尹。吾這趕著擬旨…”

  盧植雖為人剛正,素不參與朝中爭斗,卻也曉得楊贊、樊陵、許相與宦官干系。故不假思索道:“茲事體大,當請大將軍共議。”

  他這一句,聲宏如鐘,中氣十足,教門外渠穆聽得,直將何進頭顱擲入,言道:“何進謀逆,已伏誅矣,楊尚書速去,且勿拖延。”

  楊贊聞言,方要拔腿,卻為盧植單手阻攔。只見他此刻右手扶住腰間駁犀具劍,厲聲怒道:“大將軍謀逆,自有天子、國法處置,爾曹何以擅殺朝廷大臣!”

  渠穆斬何進而色不變,自非善于之輩,遂拔劍詰道:“盧尚書抗旨不遵,欲為何進同黨乎?”

  盧植畢竟嘗為一軍主將,自不會受他恐嚇,亦拔劍相對,怒道:“省禁之中,天子腳下,爾意欲如何?”

  二人正僵持時間,忽有黃門呼救而來。

  盧植于是稍松警戒,問道:“何事慌張。”

  只聞那黃門吁吁道:“尚…尚書,大…大事不好…大…大將軍…曲部…吳匡…張璋引…引兵攻打宮…宮門…虎…虎賁中郎將袁…袁術,火…火燒青鎖門(偏門)…”

  渠穆聞言,曉得今日大禍臨頭,遂不再停留,轉身便走。

  盧植本欲往宮門瞧個究竟,此刻見渠穆慌張離去。稍作思索,便大致猜到何進身死經過,又恐中官挾持天子、太后,來不及理那黃門及楊贊,回臺閣引了一眾郎官便追那渠穆去了。

  卻說張讓獲悉宮外形勢,忙面見太后,言:大將軍謀反作亂,攻皇城、燒宮門。遂脅何太后母子及陳留王劉協走復道,往北宮。

  適逢盧植追至,卻聞他暴喊一聲:“逆賊休走!”便執戈殺來。

  段珪因脅太后落在最后,見狀,心中膽怯,遂忙推開手中何氏,自顧逃命而去。

  眾人于是慌忙上前救下太后,再追往北宮,至出北宮朔平門時,已不見了天子蹤跡。

  …………

  話說,洛陽皇城外,獲悉洛陽驚變,司隸校尉袁紹說太傅袁隗矯詔,并斬樊陵、許相、馮方。又馬不停蹄引兵追至北宮朱爵門復道下。

  許是方才為盧植追兵所迫失足跌落復道,趙忠竟落單于此。

  袁紹于是二話不說,上前便斬了趙忠。

  復又引兵入宮,閉四門,盡捕中官,凡無須者,無論老幼,皆殺之。

  …………

  再說那吳匡引兵殺入省中,未尋得十常侍。正自懊惱之時,同行奉車都尉董旻言道:“車騎素不與大將軍同謀,屢為宦官說項,數壞大事。今大將軍身死,其亦難逃罪責。今當殺之,已慰大將軍在天之靈。”

  吳匡聞言,甚覺有理,遂與麾下言:“壞大將軍者,車騎也,吏士可愿為大將軍報仇乎?”

  眾將士山呼道:“愿致死!”

  于是吳匡引兵殺何苗,又殺樂隱等諸府掾。

  待事了,董旻又道:“今天子失散,將軍當速引兵救駕!”

  吳匡聞言,問道:“都尉又當如何?”

  董旻答:“今車騎已死,恐其麾下憒憒,且往城外營中走上一遭,以防再生兵禍。”

  吳匡自不度董旻打得車騎營下五部士卒主意,只當他推功攬險,遂感激道:“都尉今日恩情,匡自不敢相忘。”

  董旻道:“事不宜遲,將軍莫要多言,速去救駕便是,待此番功成,你我再把酒暢談。”

  待吳匡引兵而走,董旻忙遣人往董卓軍中報信,這才打馬往車騎將軍營。

  …………

  卻說夕陽亭

  董卓不愧是只老狐貍,嗅覺果然異常敏銳。但聞探馬來報洛陽起火,便覺宮中恐生變故。于是引麾下三千精騎疾馳洛陽。途中適逢其弟董旻信使,更加馬力。

  至洛陽,已暮間。又有董旻信使來報,天子往城北忙山而去。救駕之功,升遷之資便在眼前,哪里容他再做遲疑,遂又追向谷門。

  …………

  上東門,一駕牛車緩緩而出。

  望著身后濃煙滾滾,兵荒馬亂,車中老者幽幽嘆道:“這天,恐是要生變故啊。”

  卻聞駕車少年問道:“虧得阿郎有先見之明,及早掛印,方才未卷入這場禍事。”

  甄舉聞言,心中一陣哭笑不得,哪里是自己有先見之明,分明便是羊安離京前的一番提醒。

  當然在驚聞樊陵、許相、馮方之死后,他更多的還是慶幸,慶幸在袁紹遷司隸之時便早早辭官。

  只不過慶幸之余,也有后怕。后怕一番拖拉,早不走,晚不走,偏偏今日才走。

  “阿郎,出了洛陽,咱往哪走?”

  “走五社津,回毋極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蕉岭县| 宽城| 敖汉旗| 北京市| 兴安县| 武隆县| 牙克石市| 隆尧县| 绥德县| 桃源县| 台前县| 大埔区| 漳州市| 安徽省| 和硕县| 安阳县| 加查县| 藁城市| 赤峰市| 垦利县| 保靖县| 延长县| 杂多县| 塘沽区| 镶黄旗| 逊克县| 托克托县| 芜湖县| 乌什县| 繁峙县| 黄大仙区| 府谷县| 浦北县| 邵阳县| 驻马店市| 城口县| 丰县| 临漳县| 贵南县|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