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玄武門之變的前兆
李奇明白的很。
只不過,他也不能點破。
否則,一個小小商販,對朝局卻如此洞悉,誰能信?
說不定程咬金當場就會逮了自己。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雖然沒有搭上秦王的線,但是,搭上程咬金的線,也是不錯的。
李奇最終還是把琉璃觀音送給了程咬金。
并再三表示,純粹只是欣賞他的勇猛。
讓他不要有心里負擔。
從長安城回來后,李奇便在想那件事。
程咬金白天說過,
若是之前,還能引見引見;但是現在卻不行。
這是否說明,東宮和秦王的爭斗,已經到了最后關頭?
接連幾天,李奇都沒有再去長安城。
“今天是第三十六天?!?p> “外面下著微微細雨,我沒有去私塾,借口還是身體抱恙?!?p> “夫子似乎也習慣了我的病體,不曾派人再來查看。”
“前幾日和秦王府的程咬金打過照面。”
“如果玄武門之變遲早會發生,我是不是該通過他來點撥一下秦王?”
“否則,萬一歷史發生偏差了呢?”
“可是,程大腦袋那樣粗神經,這種話讓他傳遞,真的合適嗎?”
“而且,他要怎么才會信我?”
“再等等看吧?!?p> “或許再過幾日,事情會變得更加明朗一些?!?p> 李奇幽幽的嘆了口氣。
望著門外淅淅瀝瀝的小雨,陷入沉思。
長安城里的局勢的確更加明朗了。
為了阻止李世民前往洛陽,東宮一黨全力出動,李建成明白,真正能阻止這件事情的,只有李淵一人而已!
所以,千般手段、萬般變化,都必須捅到李淵那,才算是見效。
而這其中,最讓李淵厭惡的,便是造反傳言。
前來舉報李世民將要造反的不是太子。
但是李淵心知肚明。
那就是太子的授意。
“你是說,楊文干謀反背后是世民在主導?”
“可有證據?”
堂下之人有些心虛道:
“回陛下,暫時,暫時還沒有找到切實的證據?!?p> “不過,只要控制住秦王殿下,再和楊文干分開審理,必定能找到證據?!?p> 李淵陰沉著臉。
他很生氣。
太子是東宮儲君,當以天下為重,胸襟寬廣才能兼濟四方。
如果連一個弟弟都無法容忍,還談什么天下?
“你是說,要朕以外面的一些風言風語,就拿下對大唐立下無數功勞的秦王殿下,天策上將?”
“微臣……微臣該死!”
堂下那人終于不敢再多做辯解。
很明顯,這種時候,閉嘴是最好的求生方式,每多說一句,都有可能掛掉。
李淵嘆了口氣。
他重重的道:
“你下去吧,告訴太子,當有容人之心。海納百川,方能成其大!”
“微臣……遵命!”
舉報秦王謀反,這件事仿佛一顆巨大的石子,在平靜的湖面蕩開了一陣又一陣的漣漪。
秦王府。
李世民正反看著李奇的日記副本。
他心中的震驚有如狂洪泄堤,久久不能平靜。
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
這小子的意思是,大戰會發生在玄武門?
而且,他居然還認識了知節?
他想通過知節告訴我什么?
李世民怔怔的思索著,他很想親自問一問李奇,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么事情。
如果真的能夠知道未來,或許自己就能提前應對了。
只是,沒等李世民思索出個結果。
從宮里傳回來的消息,讓他汗毛炸起!
有人告他謀反!
楊文干謀反的事情,已經在查了。事情雖然還未水落石出,但是多半和太子私藏軍械有脫不開的關系。
怎么會扣到自己頭上?
背后用心,可見一斑。
這是要置自己于死地??!
李世民的心猛的一冷。
“來人,請杜大人、房大人前來議事!”
太子既然已經動手。
這次的謀反誣告就絕對不會是結束,一計不成,一定還會有二計、三計。
這個局一旦開始,絕對要分出勝負。
甚至,要分出死活!
李世民不得不開始謀劃了,他一直隱忍,甚至想著去到洛陽后,便能避免兄弟之間的紛爭。
可是眼下,太子明顯不想讓自己離開長安。
謀反重罪,一旦有任何一點蛛絲馬跡,都將是萬劫不復的境地。
李世民感到一陣后怕。
還好父皇明智,沒有輕信謠言!
這一次如此,下一次呢?
李世民不敢把自己的命運交給未知,下一次,他一定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房玄齡和杜如晦很快便來到秦王府。
“殿下,宮里的事,我們剛剛得知?!?p> “眼下的局勢,已經勢同水火。咱們如果再不做出反應,秦王府上下,只怕沒一個好下場??!”
房玄齡上來就勸李世民動手。
李世民臉色也不好看:
“我找二位前來,就是想問問你們,要怎么做、做出什么反應?”
這話一出,
房玄齡和杜如晦心中均是一喜。
這件事最大的難關是殿下的心結,只要心結打開,那么事情至少成功了三分之一!
杜如晦沉聲一問:
“不知殿下想要達成各種目標?”
目標很重要。
什么樣的目標就會反推到什么樣的反擊。
如果只是自保,那么手段或許不會太激烈。
但是,如果……
如果是那個位置,那就說不得有一場流血的沖突!
李世民心中一震。
他再一次想起李奇曾經說過的那句話:
秦王當有天下!
只聽李世民緩緩的說道:
“倘若我要取而代之呢?”
嗡!
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又驚又喜。
驚的是,殿下終于開竅了!喜的是,這事如果成了,自己等人勢必成為從龍之臣,世代富貴,不再話下。
只見兩人對視一眼,然后道:
“殿下,如果要謀劃此事,需得從長計議。請殿下召集秦王府舊部,叔寶將軍、尉遲將軍、侯將軍、程將軍等共同商議?!?p> “可!”
李世民允諾道。
想了想,他突然又道:
“你們先商量,拿出一個初步方案。我要單獨見一下知節,退下吧!”
這種事,或許討論幾天幾夜也不一定有完全的法子。
李世民想要單獨召見程咬金,用意不言而喻。
他想從李奇口中,得到一些信息。
看日記這種猥瑣的事情,還是太隨機了,萬一李奇死活不肯提前透露,非得等到事情發生了才記在日記里,自己豈不是坐蠟?
程咬金趕到秦王府的時候,還有點懵。
殿下怎么突然單獨召見自己?
莫非是知道自己收了那件琉璃觀音,前來問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