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靜!”秦昭輕喝一聲,“徐渭!”
他轉(zhuǎn)頭看向一旁從自己府上帶出來的掌印內(nèi)侍。
徐渭領(lǐng)命走上前來拿出三卷錦帛。
下方群臣將信將疑地看了過去。
“第一榜,金鱗榜。”
他輕輕展開第一卷錦帛宣讀起來。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此榜所述,乃大夏各方奇才,榜上有名三十六人。
“子非,出身上古子姓,法家傳人。曾著書《古禮》闡明上古禮法之道、《五變》通述為君治國之法、《說民》講解天下百姓之患。
“周煜,出身江北郡周氏,周家少族長。年僅二十二,便已有煉氣境界的修為。為人謙遜有禮,胸懷大志,底蘊深厚。
“余銳,本是上陽郡邊關(guān)徭役,出身卑微。但自強不息,如今卻已是先天境的實力修為。且處事低調(diào),氣運不凡。
“澹臺笙歌,出身三川郡澹臺氏,澹臺相師一脈當代傳人。掌握望氣奇術(shù),天下無人不可相,即將執(zhí)掌大夏王朝觀星樓。
“方瑾,出身北山郡機關(guān)城,掌握有上古機關(guān)術(shù)傳承。天資出眾,機關(guān)城當代傳人。
“楚懷瑾,法家傳人,身居大夏丞相一職。曾助先皇變法,一統(tǒng)人族,實為治世之能臣。
“紫,出身東海郡凌煙閣,當代鬼谷傳人。年僅十九,已有煉神境界修為,乃當世修行奇才。
“……”
聽完這份榜單,原本被秦昭壓下來的議論聲再度響起,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勢。
楚懷瑾皺緊眉頭。自己才排第六?那個子非他倒是知道,才情驚人,但憑什么排在第一,秦昭腦子出問題了吧?
不過大多數(shù)排名他還是認可的,尤其是里面那些法家學(xué)生,他差不多都知道情況。
不禁在心底暗自奇怪,秦昭是從哪里得來的這些情報。
尤其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人名,他聽都沒聽說過。但如果描述是真,那這些人確實相當不凡。
“殿下,這‘機關(guān)城’、‘凌煙閣’、‘地盟’等處是何地方,為何不曾聽聞?”
“那個余銳,又是何人?邊關(guān)徭役也配上榜?”
秦昭聞言卻神情淡然。
他明白,這只是這些人對未知事物的本能反應(yīng)。
隨著幾份榜單公布出來,自然會有人前去印證,到時自會知道真假。
況且,他放榜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殿內(nèi)群臣,而是要威懾那些隱于暗處的各方勢力。
讓他們知道自己對其根底一清二楚!
至于要不要放上余銳,之前他倒是猶豫了很久。
這樣做有好有壞。
一方面會讓對方產(chǎn)生警惕,如果對方另有其他心思,這么一來可能會增加搜尋的難度。但另一方面,秦昭又覺得這是個人才,如果直接處理掉未免可惜。
所以最終還是決定將其列到榜上,給一個機會。
他沒有理會群臣議論,只是說道:“繼續(xù)聽下去,你們自會知曉。”
“第二榜,名將榜。”
徐渭展開第二份錦帛,高聲宣讀起來。
“此榜所述,乃天下名將,僅列舉人族將領(lǐng)于其上。共計二十四位。
“晏青君,出身大夏將門世家晏家。自幼從軍,二十歲便授銜大夏上將軍,屯兵三十萬玄甲軍駐守北部邊境,曾多次擊退來犯異族,保一方平安。在大夏一統(tǒng)天下過程中,亦屢立奇功。如今已領(lǐng)悟家傳軍陣‘赤鳳’,天下無人能出其右。
“白沐,出身大夏將門世家白家。自幼從軍,現(xiàn)任大夏右將軍,屯兵十萬駐守東海郡。曾在大夏一統(tǒng)天下的過程中,多次擊敗武國軍隊,更是直接覆滅了乾國大軍。
“梁源,出身東海郡梁氏。軍事奇才,自幼飽讀兵書。呂氏執(zhí)掌武國時,曾對其多有防備,否則武國覆滅未可知也。
“周兮,出身江北郡周氏。戰(zhàn)場宿將,久經(jīng)戰(zhàn)陣。曾在五國亂戰(zhàn)時多次抵御住大夏兵鋒,直至周國投降后,才鳴金收兵。
“南嘉,以女子之身,從普通士卒一步步升至大夏后將軍。領(lǐng)兵十五萬飛虎軍駐守南陽郡,多次擊退過來犯異族。
“梁安,出身東海郡梁氏。雖不如族叔梁源,但同樣對兵法一道領(lǐng)悟極深。身為梁氏少族長,卻在軍隊極有威望,殊為不易。
“李平,大夏宿將,領(lǐng)兵十萬玄甲軍駐守西部邊境,使異族不敢侵擾。
“……”
秦昭嘴角露出一絲隱約的笑意。
這一份榜單,他同樣動了手腳,把梁安放在了梁源和周兮之后。
相比于周氏的韜光養(yǎng)晦,梁氏一直不太安分,而且武國與大夏仇怨太深,必須針對一下。
梁安此人秦昭之前專門了解過,說起來,兩人之間還有些血親關(guān)系。
有大才能,尤其在練兵上很有天賦。但為人剛愎自負,從不服人。
所以他偏不把這人放在金鱗榜,而是放入了名將榜。言下之意,你是個名將,但算不上領(lǐng)導(dǎo)。
不僅如此,他還將梁安列于自家族叔后面,挑撥之意再明顯不過。
就算看出來這一點,也永遠是一根刺。
畢竟,相比于周煜、周兮、梁源的位置,梁安就顯得比較恥辱了。
這一份榜單宣讀之后,倒是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為將之人,都不是單打獨斗,這些人基本都有些成名戰(zhàn)績,或者是實力底蘊。
雖然把晏青君放在第一位有些人也不太服氣,但之前秦昭帶著晏青君靠五萬百花軍破李福困龍之局那一戰(zhàn)實在太過出彩,而且她又有赤鳳軍陣傍身,讓人不好質(zhì)疑。
“第三榜,風云榜,此為天榜。”
徐渭輕輕展開最后一卷錦帛。
此時殿內(nèi)鴉雀無聲,眾人聚精會神地等候最終謎底揭曉。
“此榜所述,乃是人族各方勢力,共計十二處。
“東海郡法家。人族之學(xué),盡出古禮。法家,乃古禮今用之先驅(qū)。天下文人,凡志于學(xué),先修禮法。東海郡法家學(xué)派,即為禮法當世之大成者,其余學(xué)派盡在其后。
“江北郡周氏,周國王族遺脈。大夏一統(tǒng)五國,周氏亦感念于人族分裂之苦,戰(zhàn)事后期主動降于大夏國威,不失仁義。如今封地之內(nèi)百姓安居,底蘊深厚。
“東海郡梁氏,武國遺貴。舊國遺脈中,曾有呂氏犯上作亂,但梁氏并未與其同流合污,反而及時劃清界限,盡顯忠君愛國拳拳之心。如今麾下私軍十五萬,底蘊亦是不俗。
“北山郡機關(guān)城。傳承有上古機關(guān)神術(shù),盡顯古時人族智慧。但可惜思想僵化,所研發(fā)多是攻伐器具,與民無利。
“東海郡凌煙閣,殺手組織。其內(nèi)多為鬼谷縱橫傳人,行事鬼魅,擅做挑撥之事。
“三川郡澹臺氏,相師一脈正統(tǒng)傳人,與世無爭。
“安寧郡地盟,商會組織。其內(nèi)多為名家與雜學(xué)家傳人,能言善辯,思維靈活,極好囤積居奇,與民爭利。
“……”
相比之前的兩份榜單,這個天榜用詞可就不怎么好聽了。
嘲諷、詆毀、警告、挑撥是一樣不落。
值得一提的是,秦昭根本沒把大夏列在上面。
作為統(tǒng)治者,皇權(quán)至高無上,若是也放在榜中,未免顯得太過跌份,容易讓人失了敬畏之心。
殿內(nèi)群臣聽著這份榜單面面相覷,這風云榜揭露出來的一眾勢力,簡直讓人有觸目驚心之感。
這時典客孫慶有些遲疑地說道:“殿下,這個地盟,與那個南平商會可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
“當然,如今大夏的多數(shù)商會,都有地盟參與其中。他們手中掌握的財富,可比你們想象中要多得多了。”秦昭意味深長地說道。
“哦?”三公之一,御史大夫許巖聞言神色一動,“殿下,商業(yè)之事,不可不治啊。”
“自然有手段對付他們。”秦昭笑道,“此時正值我大夏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刻,有錢當然要用到刀刃上。”
說完便不再多提,低頭看向眾人,“我準備擇日便將這三份榜單昭告天下,各位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