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評兩吃(求票票)
“斬文妖?”
周赫呵呵噠,他不屑于和劉琛辯解文字起源,留給蔡琰胡攪蠻纏算了。
蔡琰倒沒讓周赫失望,掰起嫩白如蔥的手指頭道:
“如果每個簡化字少五筆,我們可以將銅版造的小一些,每個字用銅半斤話,可以省下一兩銅,墨可以剩下一厘錢。
常用字按一萬數算,一套銅版可以省下一千斤銅,十套銅版萬斤銅,一本《三國演義》百萬字,可以省下一千墨錢,十萬套書可以省萬萬錢。
就算是最不值錢的董氏錢,萬斤銅和千萬錢也是了不得的數字,劉太守還覺得不應該簡化字嗎?”
劉琛面無血色,嘴巴張了張吐不出一個字來,怎么就突然算術了呢,他算術不行的啊。
其實周赫不在乎有沒有人反對簡化字,反正他肯定要用簡化字,一郡的反對之力他還是能抗住的。
至于其他人要罵,那就讓他罵,就算整個天下都罵又如何,你罵了不還得看?不然怎么知道家里有沒有礦,要是不小心把礦丟了,小心淪為天下人的笑柄。
郭嘉沒有說一句贊成或者反對,簡化不簡化他都無所謂,罵名他也不怕,紅蓮教都敢替天造一個神出來,再替倉頡簡化下文字又有什么了不起?
看到郭嘉的態度,周赫就不得不承認穿越到亂世還是有優勢的。
要是在其他的時候你敢提簡化字,保不準整座天下都起來反對你,然后你就眾叛親離死無葬身之地了。
要知道前世在民國思想已經算足夠進步的時候,提簡化字都要被人噴得體無完膚,竟然還有穿越者在封建勢力最頑固的時候搞簡化字?只有兩個字送給他,腦殘!
不過別人怕,周赫不怕,且不說在這亂世搞,就算在漢武帝的時候他也敢搞。
只要有人陪著他搞,他一匹馬怕過誰?出了事自然有人背鍋,關他一匹馬什么事?
很快,新一期《三國演義》連載小冊子不斷通過書商送到各位讀者手上,讀者朋友首先發現小說竟然特么縮水了。
花一樣的錢,卻少了整整一半字數,這誰能忍,起點土豪讀者都不能忍。
于是京中無數讀書人破口大罵,所謂魏晉風度還沒開始萌芽,讀書人哪里還有風度,一個個張嘴閉嘴就是罵許邵。
連周赫都不得不佩服許邵老烏龜,盡然這般能忍,氣得蔡琰每月吐血不止,別問,問就是提前了。
當讀書人發泄完后,發現小說看完還有剩余,本著花錢的不看白不看原則,耐心讀完。
這一讀還真發現書中自有黃金屋,幽州啊,五十萬萬斤鐵礦,公孫瓚那個屌絲豈不要發了。
在董卓逃亡京兆那刻,在丁原迎接漢帝進入洛陽,為大漢?獻帝牌吉祥物的新主人那一刻,反董聯盟就地解散。
現在各路諸侯在各地攻城掠地,對于幽州,大家都無比眼熱啊。
眼熱完幽州,所有人又很期待下一期小冊子,讀者的潮點自然而然從《三國演義》變成礦址,不知道下一次的幸運兒會是誰。
不是所有人只是眼熱就完事的,離得遠的自然沒本事打幽州的主意,離得近的自然覺得自己可以代之。
比如韓馥,又比如暫時韓馥帳下想謀奪冀州家產的袁紹,冀州還不見影,后者的目光甚至已經瞄準了幽州。
又一日,小冊子并沒有如讀者所希望那樣出現新的礦址。
讀者雖然天雷被地火勾動心癢難耐,但是又毫無辦法,該掏錢還得乖乖掏錢。
罵也罵了,總不能每次跑到汝南郡將許邵揪出來打一頓,聽說已經有數波人去過汝南了,進不了人家府邸就打不著人家,白白花了路費多不劃算。
還是那句話,花了錢訂閱不看總覺得虧大了,還得仔仔細細看回本。
這次周赫讓人刊的是商品流通和稅務問題,讀者果然又一次沒失望。
過路費可以叫關稅,看看人家讀書人,用詞就是講究。
咱雖然讀書不多,但可以學啊,好在模仿能力不錯。
千萬別像那個燕人張翼德,“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
我家是沒鐵礦,你有礦你了不起,但是有礦又如何?
難道你還能不賣鐵礦?就你幽州那點人,用來采礦都不夠,還能有人煉鐵,還能有人煉鋼?
既然要賣鐵礦,總要要走我家的路吧,想過路也不是不可以,先把稅交一下,抽個一成不過分吧,我也不多收,畢竟咱不能做殺雞取卵的事情。
沒人注意到,《三國演義》小冊子的供應量不斷見長,眼看就要供過于求了。
而且小冊子的版本由一個變成兩個,其中一個叫《河北日刊》,由河北書局刊印。
另一個版本每次會在并州版本出刊后數個時辰內刊印出來,名《司馬期刊》,由司馬書局刊印。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盜版書,但是盜版能做到這個效率也是千古第一人了。
時效性高不是事情,你還得效率高才行,這司馬書局肯定有祖傳秘技,竟然可以在數個時辰內刊印成千上萬冊。
這就很嚇人了,很多人窮盡各方能量要打聽司馬書局是怎么回事?
數天后,小冊子終于嚴重供過于求,開始第一次降價銷售。
要知道當下的董氏錢還在大量流通,錢如此不值錢的情況下,小冊子還要降價銷售,問題還能保持利潤,書商們幾乎要瘋掉了。
這時市面上又出現了一本新冊子,《許氏月旦評》。
月旦評出現了幾個沒在《三國演義》出現的人物評價,轟動京師。
赤兔者,赤毛赤皮赤膽赤心,人不如馬。
周赫有一句臥草想說一下,不怪馬兒沒文化,一句臥草走天下。
他都不知道自己和許邵對過話,對方怎么就知道自己赤毛赤皮赤膽赤心了?
難道是司馬懿賣銅版給許邵,然后提了附加條件,附加條件就是給周赫刷個好評?
丁原因為在虛構的《三國演義》里面被義子呂布殺了,死得很早,所以幾乎沒有什么評價。
這次月旦評補上了,外看忠厚,實為內奸。
周三,丁原義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
這次瘋了的人們終于用暴力涌進許宅,問到活字印刷術相關信息。
有人閑話問起許邵,為什么給周三的評語和曹操一樣,許邵連忙否認:
“不,我不是,我從來沒有給過曹操梟雄評價,給的是奸雄。”
“從來沒見過比你不要臉的,一評兩吃,你也好意思吃?”
用活字印刷后,長子縣的財政能力終于改善一些,活字印刷的銅版也已經放開來賣。
周赫不確定司馬懿的銷售能力是不是比自己好,所以一定要抓緊占據市場。
這個來錢啊,但是注定市場有限,能賣一套是一套吧。
又到新一期《河北日刊》發行日子,不少書商枕戈以待,開始他們的盜版大業。
只要《河北日刊》一上線,他就就會安排人員照著《河北日刊》重新排版,然后滿負荷刊印盜版刊物。
經過初始積累的《司馬期刊》已經不屑于拾人牙慧了,開始探索司馬氏報刊道路,雖然前途艱難且阻,吾將上下而求索。
《河北日刊》的售價肉眼可見地降低,一日三降,接著一日五降。
最新一期日刊將目光放在了西南,周赫清楚記得前世的攀枝花鐵礦區。
這次周赫親自執筆,不對,親自挑選活字銅版印下下面這行字。
“越巂郡,鐵礦儲量不下幽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