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4日,午飯時,又聊到金羽觴在這次66中三個教育集團聯考中奪得第一名,4000多人名列第一真不容易。
正慧和金羽觴小時信息學輔導老師說金羽觴愛動腦、積極、情緒管理好,少年老成,思想成熟,執行力很強,交代的任務總能完成。其實金羽觴那時還兼練“陽光測向”,總給人任勞任怨的樣子。
還談到現在的成宇凡同學也是思想成熟,為人有點偏壞,上課頂撞老師,冷嘲熱諷比他考的好的同學,還好拉幫結派。
又說到幽默風趣,腦洞奇大,愛標新立異的陸一鳴同學,我說:“一個幽默的人壞不到哪里去,本性善良。”
媽媽問:“芮志成是不是很單純。”
兒子說:“不單純,他上課聽音樂,據他自己說還***。”
我吃驚問:“他哪來機會呀?”
兒子說:“不知道。”
下午,兒子說:“做作業時犯困,中午聊太久了,沒睡午覺。”
我說:“好,這問題我們會重視,必須控制閑聊時間,保障讓你按時休息!”
2020年11月15日,晚餐時,兒子挑起一團飯問媽媽:“這是怎么回事?”
媽媽說:“水放多,飯有點爛。”
我壓著火說:“有點爛,成人世界的崩潰.....”
兒子惱怒的打斷我:“好,好,你不要延伸了!”
媽媽說:“我下次少放點水。”
被兒子嗆了一下,看看老婆那副樣子,我忍不住說:“下次少放點水,呵呵!”
兒子惱怒道:“好,下次少放點水,都不要說了,這事到此結束!”
我生氣道:“我來幫你們記下來!”拿出手機用語音輸入法進行記錄道“賈正慧說下次煮飯少放點水,他媽媽說好。”
兒子更加惱怒,指責我反常,說我一貫喜歡這樣,質問我為什么這樣。
我說:“本想說成人世界的崩潰就在一瞬間,但背后問題卻是長年累月的積攢,如你媽煮飯這事多年來我對她說過N遍,現在懶得說了。她這些小習慣和她指責我的習慣是同樣的改不了,反反復復。還想提醒你文本之下有潛文本,理解起來是相當復雜的,你做閱讀理解時正是要找出潛文本,可是你把我話封住了。我記下來是我根本就不相信你媽能改,也想提醒你不可以這樣封我的話,我要當你們再次出現這種事時翻出今天的記錄對質。”
我發現兒子喜歡不完全歸納,愛給我貼標簽,還喜歡加上“總是”之類的限定。這是不好的思維習慣,養成它是本能,避免它是認識升級。
2020年11月16日,晾襪子時才發現三人怎么僅5只襪子呢。果然在臟衣服盆里兒子換下的臟褲子褲筒里找到一只襪子。這個小屁孩子,以前總是把襪子和褲子脫在一起,告訴他多次襪子和一般衣服不能放在一起洗,后來他總算慢慢改掉了。現在毛毛糙糙的老毛病又犯了。沒法子,我只得又單洗一只襪子。
2020年11月16日,傍晚,付天明爸:“正慧爸爸,我取經來啦。正慧晚上時間怎么分配的能介紹下不?我總覺得付天明晚上和周末效率不高。”
我:“剛接孩子到家,客氣了!晚上一般都是做學校布置的作業呀,時間分配基本都是根據作業量吧,不過有兩點大概要注意:一是不喜歡的作業要先做;二是數理化等難題,若某題超過15分鐘沒頭緒就不應該再做了,即便做出來意義不大,因為考試通常不會讓你有那么多時間去做的,直接看答案學習解法更重要。”
我:“如果你家是作業題都會,但是效率低,那么注意是否存在上述‘二’的情況。”
我:“其他的我也就不清楚了,每家的孩子情況都不一樣,效率問題還要看他做作業專注度,是不是有其他干擾。”
付天明爸:“說得很好啊,真的用心了。晚上大概多久能完成學校作業啊。”
我:“目前從他們身體考慮,我覺得11:30可以,再遲恐怕就不好了,畢竟身體很重要,而且熬夜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吧,影響聽課效率,課堂效率低又會進一步加重課后任務,又只好熬夜。家長會時,班主任不是說了嗎,超過11:30,作業做不完也不要做了。但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還是要看看是否為個案,找找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我:“對,還有一條,父母要為孩子學習讓路,時刻檢點行為是否不利孩子學習,保證孩子能專注于學習。”
付天明爸:“是的,家長這一條很重要,光說別人家孩子成績,不看別人家父母的付出,對孩子很不公平。”
我:“我就一說,也不知你家具體情況,別介意哈,反正吧,孩子要多關注,關注多了情況就明了。”
2020年11月17日,中午,兒子說語文老師講解一則浪子回頭故事,并要求以第一人稱身份描寫主人公小明偷竊被老師捉住時的心理活動。陸一鳴同學起身說:“大意了,沒閃掉!”
晚上,兒子主動要求早晨提前5分鐘起床,媽媽問:“是不是班主任批評你啦!”
兒子說:“沒有!”
我說:“沒問題,每天我喊你的時間沒問題,關鍵是你自己磨蹭不起來呀!”
大概他每天踩著點進教室有點不好意思了。
2020年11月19日,晚上,兒子說陸一鳴在老師提示下解出黑板上的物理題,臨下講臺時他對老師說“其實我早就會做了,就等老師提醒,以顯示老師你水平高!”全班哄堂大笑。
2020年11月24日,晚飯后,兒子說好煩躁,因為歷史在上九年級下冊新課,他沒時間背誦九年級上冊內容,而眼看月考在即。
我和媽媽都勸兒子應該以當下新課為主,否則會亂了節奏。說來說去,他火了,說他還沒怎么說我和媽媽老是說,都不理解他。我和媽媽只好閉嘴不說了,過了會兒子起身去做作業了。
其實,我還想對兒子說:“你溝通有問題,不能清楚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讓人產生誤解。”
再自我反省,其實剛才我和媽媽也未真正理解兒子的意思——他只是煩并非不知道如何做。恰恰因為他做的正確,又兼顧九上內容以備月考很累所以才生煩。看來我和媽媽話的確多了,關鍵沒有對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