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汲黯覺得非常奇怪,卻也沒有開口問。繼續走了一段,丙少卿一行遇見一名農夫在趕牛,那頭牛跑的氣喘吁吁,直吐舌頭,上氣不接下氣。丙少卿見了,連忙命人停下馬車,問那位農夫:“你趕牛走了幾里路?”
那位農夫答道:“就沒走多遠。”
汲黯實在忍不住了,質問丙少卿:“剛才,長安街頭斗毆,死了那么多人,你卻不管不問。現在卻為了農夫趕牛這么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問七問八,你這個丞相怎么當的?!”
丙少卿心平氣和的解釋道:“群毆傷人,自然有長安令、京兆尹處置。這點小事,我只要考察他們的得失功過就行了。如今正值春天,天氣還不是很熱,這頭牛卻連幾步路都走不動,更別提干農活了。很顯然,這頭牛是生病了。我后面還要派人去了解,長安周邊的耕牛是不是都得病了。如果耕牛集體得病,就會影響耕作,進而影響糧食的收成,嚴重的甚至會鬧饑荒。這才是國之根本,才是我這個丞相應該關心的事情。”汲黯聽了,這才心悅誠服。
幾日后,關于那場街頭斗毆致死事件,丙少卿收到京兆尹送來的結案呈詞。看完之后,丙少卿立馬前去覲見劉徹,說道:“前幾日,在長安街頭,兩幫官宦子弟引發了一場群體斗毆事件。死者甚多,其中一個死者正是柴奇。”
劉徹驚訝的問道:“咋回事,柴奇為何無緣無故會被人打死?”
丙少卿:“據說,當日那兩幫人在酒館聚眾飲酒,發生口舌之爭,其中一伙人羞辱了柴奇,說他攀附衛仲卿、霍去病,給衛少兒當小白臉,靠裙帶關系才得到榮華富貴。
柴奇當眾被罵的下不了臺,就帶著一幫狐朋狗友與對方群毆。結果,現場死的死,傷的傷,慘不忍睹。混亂之中,柴奇更是不慎被一位小伙子活活打死了。”
劉徹略帶鄙夷的說道:“對柴奇罵的那番話,還真沒毛病。不過,國有國法,殺人償命;既然兇手已經抓到了,依律判他死刑就好了。”
丙少卿有些為難的說道:“這個兇手,可能您也認識。。。。。。”
劉徹好奇的問道:“誰?”
丙少卿:“他就是您的奶娘,郭征卿的兒子。”
劉徹沉默許久,嘆了口氣,說道:“那就先將他押入大牢,至于如何判處,后面你召集一些官員,商議商議。但是,一定要秉公處理,不可徇私枉法。”于是,丙少卿領命,將那位兇手囚禁了起來。
郭征卿聽說自己的兒子殺人入獄,心急如焚,立馬跑去向劉徹求情。然而,劉徹卻不為所動。郭征卿無奈之下,只得去找蒯通求助。蒯通對郭征卿說道:“這件事鬧得太大,衛少兒那邊肯定也在給劉徹壓力,催他嚴懲兇手。總之,單靠三言兩語,并不能打動劉徹。你不妨假裝向劉徹告別,頻頻回頭看他,裝出一副依依不舍的神態,但千萬不可開口為你兒子求情。興許,這招能讓劉徹回心轉意,救出你的兒子。”
于是,郭征卿依計,覲見劉徹,推說自己年紀大了,想告老還鄉,假裝向劉徹辭別。劉徹心中有些動容,卻也沒有出言挽留。郭征卿只得作勢離開,一邊走,一邊頻頻回頭望向劉徹。這時,在殿外等候多時的蒯通趁勢走了進來,對郭征卿呵斥道:“你別癡心妄想了,要走快走。陛下已經長大成人,難道還要靠你的奶水而活嗎?!”
劉徹一聽,不由自主的想起郭征卿的養育之恩,百感交集,就暗中囑托丙少卿,讓他法外開恩。丙少卿按照劉徹的指示,與幾個官員密議之后,定了郭征卿她兒子一個過失殺人罪,判了有期徒刑,保住了性命。
就在這個春天,劉徹決定與勛育展開大決戰。劉徹調集了十四萬騎兵,十余萬兵卒及搬運工,由衛仲卿和霍去病統帥,分東西兩路向漠北進發。欒弟稽粥聞訊,屯駐重兵在大漠北端,迎候漢軍。大軍出發前,王旭覲見劉徹,主動請命:“我想跟隨大軍,一齊出塞,討伐勛育。”
劉徹婉拒道:“您年紀大了,漠北是苦寒之地,您還是別去了。您要是出了事,我沒法跟平君交代。”
王旭生無可戀的說道:“莫負走了,平君也走了;王賀長大了,不需要我照顧了。我累了,不知道該為何而活。也許,葬身漠北是我最好的歸宿。”
劉徹只得說道:“那您就在后方負責輜重部隊吧,別上前線了。”
王旭斷然拒絕道:“不,我要上前線,而且還要跟著霍去病一起。”
劉徹:“為何不跟著衛仲卿?”
王旭淡淡的說道:“衛仲卿為人穩重;相比之下,霍去病更激進,更愿意冒險。”
劉徹見王旭心意已決,只得無奈的答應了他的請求,讓他擔任霍去病的副將。臨行前,劉徹為霍去病、王旭準備了幾十輛車的食材,祝愿他們能平安歸來。
于是,大戰的序幕拉開,衛仲卿兵出定襄,行軍千余里,穿過大漠。而欒弟稽粥率領著勛育主力,早已布好陣勢,迎戰漢軍。衛仲卿以武剛車環繞為營,先穩住陣腳,隨即派五千騎兵出戰。這一仗,從早晨打到黃昏。突然,狂風驟起,飛沙走石,兩軍的視線大大受阻。衛仲卿趁勢命大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勛育大軍團團圍住。欒弟稽粥見勢不妙,趁亂率領數百精騎從西北方突圍而去。
隨后,漢軍與剩余的勛育大軍繼續作戰,雙方死傷相當。過了好一會兒,衛仲卿才從勛育俘虜口中得知欒弟稽粥早已逃脫,旋即派出輕騎連夜追擊。戰斗打至次日黎明,衛仲卿率領主力終于擊潰了勛育大軍,追擊了兩百余里,沿途殲敵一萬九千人。然而,漢軍卻未能捕獲欒弟稽粥。衛仲卿乘勝追到寘顏山,搶奪了大批糧草,并焚毀了趙信城。
與此同時,霍去病、王旭那一路兵出代郡,向北挺進了兩千余里,越過大漠,與勛育大軍發生激戰,陣斬了北車耆王。隨后,霍去病又揮師越過難侯山,渡過弓盧水,俘虜了屯頭王,韓王等人。數戰下來,霍去病以傷亡一萬為代價,殲敵七萬零四百四十三人。
霍去病、王旭率軍繼續追擊勛育殘部。一日,漢軍經過一條小河,霍去病、王旭覺得口渴難耐,就下馬走到河邊,手捧著河水猛喝了幾口。隨后,漢軍沿著河流,繼續向上游處追擊,追了沒多久,卻發現河中淺灘處有許多牛羊的尸體。原來,那些勛育士兵一邊逃跑,一邊沿途將病死的牛、羊拋尸在湖泊、河流等水源處,存心想讓大漢的追兵染上瘟疫。
霍去病、王旭悔之晚矣,索性一路追到底,追到了狼居胥山下。這一路追來,勛育大軍基本死傷殆盡,從此漠南無王庭,僅剩欒弟稽粥孤懸漠北。
漢軍大獲全勝,而霍去病、王旭卻同時染上了疫疾,他們艱難的爬上了狼居胥山、姑衍山,舉行了封禪儀式。血色殘陽下,霍去病、王旭并肩站在山頂,望著遠方的瀚海,心中有萬分的自豪與不舍。突然,霍去病扭頭對王旭感慨道:“沒想到,我霍去病在戰場上所向無敵,卻要為了幾頭病牛、病羊英年早逝,真是不甘吶。”
王旭:“雖然你年紀輕輕,卻做到了前人都沒做到的事兒。你這輩子,值了。”
霍去病:“你覺得我是個什么樣的人?”
王旭:“我遇見過許多名將,諸如章邯、項羽、韓信、周亞夫、陳子公等人,他們都是不世出的將才。可我以為,你取得的成就比他們都高。你的成就,不亞于婦好驅逐鬼方、管仲殲滅山戎。”
霍去病聞言,大為欣慰,就在這殘陽之下,狼居胥山頂上,安然闔眼,悄然離世,走完了自己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王旭拖著病體,用馬車載著霍去病的遺體,率領著大軍凱旋而歸。入關后,關內的守軍才發現霍去病隨軍帶去的、那些由劉徹賞賜的食材竟然原封未動,而隨軍將士卻個個面帶饑色。原來,霍去病為了加快行軍速度,殺勛育個措施不及,就將這些輜重拋棄在后方,而自己卻率領大軍輕裝簡從,一路疾行。
王旭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命大軍帶著霍去病的遺體返回長安復命,而自己卻孤身一人前往鬼谷——人生與夢想開始的地方。王旭站在當日“羊水膜”的降落點,望著如今滿地的瘡痍,不禁感慨萬千。王旭正在獨自神游之際,突然從背后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逆行者,你好,我等你很久了。”
王旭連忙驚駭的回頭望去。。。。。。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