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警方將龔強帶到公安局進行詢問。
“警察同志,你們是不是抓錯人了,我不至于為了一輛摩托車,而去做這種事啊,再說了,一輛摩托車也值不了多少錢,我犯不著為了輛摩托車,把自己一輩子都搭進去了呀!”,龔強情緒很是激動地說道,聲稱自己并沒有作案。
“那案發當晚你又在哪里呢?”民警問道。
“我是一名廚師,案發當晚,說來也巧,飯店里有人包桌請客,我便從下午一直忙到晚上十二點,完事之后便和大伙一起回了宿舍了”。
……
對于龔強所提到的行動軌跡以及他活動地方,警方隨后也都逐一核實過了,且每個地方也都有相關人員證實,顯然,他說得不是謊話,他沒有作案時間。
但老韓卻始終堅持是龔強作案,老韓之所以這么堅定地認為就是龔強,原因是他得知兒子韓超鑫最后拉的乘客是兩個小青年,而巧的是當時龔強就是找了兩個小青年去打的他。
聽老韓講到這里的民警,對老韓口中的兩個小青年展開了調查,而這兩個人也都是龔強同一飯店的同事。
那兩名小青年也都說,當時只是幫著龔強一起去要回被扣的摩托車而已,并沒有殺害老韓的兒子。雖然和龔強是同事,但也至于為了龔強他這事而去殺人的啊!
……
警方對這兩人的行動軌跡排查,最終證實,他們二人案發當天一直在飯店忙活著。飯店內相關的證人也可證明,顯然,這兩個小青年確實不是最后搭乘韓超鑫出租車的那兩個年輕人。
然而除此之外。老韓一家在當地可再沒任何的仇人、或是與他人有過矛盾的了,至此,仇殺的線索徹底的斷了。
而認為是搶劫殺人的廖凱軍帶著一眾警察,走訪了案發地附近的所有村莊和收費站。
但是當時這條路上并沒有安裝攝像頭,案發時間又是冬季的深夜,地點又是偏遠的郊區。所以他們并沒有找到任何線索,偵察工作似乎走到了死胡同。
而現在也只剩下痕跡檢查專家那里能不能得到新的線索了。
“根據現場的痕跡,說明案發時,一名嫌疑人坐到了副駕駛,另一名嫌疑人坐到了后排。他們下手的力度非常的狠,這就表明,一是他非常的年輕,再一個就是不計后果,心態比較兇殘。并且兇手還具有一定的反偵察能力,在所有容易留下指紋的地方,如方向盤、儀表盤等地方都擦拭了一遍。”痕跡檢查專員如是說。
可最終,勘察人員還是從車輛上提取到了一枚指紋,也是唯一的一枚。這枚指紋很有可能是兇手在車上,對受害人進行打擊或是抓砍的時候,無意中留下的。
在獲取指紋后,警方又再次地找了龔強,與他的指紋做了對比。但指紋并不相符,警方排除了兇手是龔強的可能。
但是老韓一直都不相信這個結果,他認為龔強在公安局里有人,因為龔強的一個叔伯哥哥就在公安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