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儒經
可有解法?有!把這五條尸蟒宰了,把龍氣命格奪回來。
可這五條尸蟒哪去了?這還得從當日五口往生井被毀說起。
當時黃長老想把五條尸蟒宰了,不料尸蟒終日吞噬尸氣、煞氣,如今又吞龍氣,已然魚躍龍門。
雙方交手,黃長老敵不過,腳底抹油溜了。可這一番打斗鬧騰,五口往生井全毀了。
尸蟒乃是邪祟之物,不容天地之間,是老龍的煞氣養出來的,離不開這地兒的風水。
五口往生井既毀,尸蟒若想不死,還得靠這老龍城的風水續命。如何續命,這里可有講究。
五條尸蟒得按著五口往生井的五行之位,在老龍城方圓百里各尋洞穴。
五處洞穴得暗合往生井的五行之位,如此一來,借著老龍城的風水,這等邪祟之物才能不見光死。
金古長老后來入了儒家,實力大漲,可這三魂七魄有缺,修煉愈發后繼無力。若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便得把那五條尸蟒宰了,奪回龍氣命格。
金古長老便去尋那往生井,想借著往生井的五行之位,定出五條尸蟒所在。可是五口往生井當日全然毀了,如何尋得?
后來金古長老動用儒家古法,以身上僅存的龍氣感應尸蟒身上龍氣,終于尋到兩頭,宰了兩頭。
可這尸蟒也非凡物,剩下三頭也不知用什么法子遮了身上龍氣氣機,尋不著了。
已經尋到兩處洞穴,按說只要知道當日五口往生井五行之位,定出其他三頭尸蟒不難。
可往生井一毀,世上五行之位足有成百上千之數。陰陽五行,五行八卦,天罡五行,地煞五行……數不勝數。
金古長老竭盡心力也沒尋到第三頭尸蟒,找了眾多相士推算命理也是無果,今兒個才到這兒。
不算別的,就算這五蟒吞龍術的五行之位!
黃小樓乙巳占一起。
“占古算今卜陰陽,經天緯地定吉兇!”
往日之事,一一浮現。當日往生井如何布局,循的哪種五行方位,一一顯現。
黃小樓把這五行之位一說,金古長老半信半疑。不過這事兒試試便知!
金古長老回想兩頭尸蟒所在,按著黃小樓所說五行方位一定,直接奔老龍城南三十里外去了!
那是一處亂葬崗,長著枯藤、鬼草,煞氣驚人。
可金古長老沒在怕的。為啥?他修一門神功,儒家的浩然金剛身!那浩然金剛身一催動,渾身上下,除了一處,全都金剛不壞~
而且這金剛之身與浩然之氣講究聚力于一處,破敵于一點。
對敵之時,他慣使右手將金剛之力一股腦遞上去。他的右臂比左臂粗壯整整一圈,就是這個原因。當然也有別的原因~
除此之外,他還有套儒家槍法,槍法名叫娘娘槍。
這名聽起來有些委婉,可使將出來卻是力拔山兮,霸道的很!
身形一飄,腳下跟起了云似的,金古長老直奔那亂葬崗去了。
尸蟒終究是邪祟之物,如今又是分散各處,金古長老捶它不難。不到半個時辰,金古提著條蟒尸回來了,臉上容光煥發,像買到了黃瓜的寡婦。
萬事開頭難,這條尸蟒一尋到,其他兩頭不在話下。最后三條尸蟒全被金古宰了!
金古得了龍氣命格,容光煥發,樂得快合不攏嘴了。
不過樂極易生悲這理兒他曉得,輕咳一聲,將那興奮勁兒壓下去少許。畢竟興奮過了頭,就容易損失點東西~
這事兒不得不防!
如今五蟒吞龍命已解,金古修煉沒障礙,往后指定順風順水。這事兒不慶祝不行!晚上得約書院其他兩位長老去春風樓逍遙一番。
春風樓?官辦的青樓,里頭一水的美人兒。
為人師表,被人瞧見下不來面兒?甭怕!人皮面具臉上一糊,五湖四海都是萍水相逢!
那地方不僅能夠撫慰你的心靈,還能鍛煉你的身體。上月他偷偷去了幾回,回頭一瞧,長了六塊腹肌!
“小友算卦如神,真乃天人!老夫承蒙指點破了這五蟒吞龍命,此恩銘記在心!”
這第一關沒說的,過了。
乙巳占評定品級。
“五品上等!”
“獎勵之物:《儒經》!”
這老頭是五品儒士,這等實力在老龍城已屬拔尖,五品上等倒在情理之中。
《儒經》是儒家修煉典籍,頗為偏門。不用正兒八經修煉,而是按照功法所述將氣在體內回轉。
每回轉一個周天,可獲得一次“吞氣”的機會。
何謂吞氣?儒道中人修浩然正氣,由于內力吐納之故,儒士所過之地便會存有浩然之氣。
儒士聚的越多,浩然之氣越盛,而這《儒經》便能吞納浩然之氣為己用!
若是尋常大街小巷,只有七八讀書人,《儒經》就一廢物。可若書生儒士一多,浩然之氣堪稱磅礴,一次“吞氣”,實力便能驟增!
這倒是門神功,不過得去讀書人扎堆的地方修煉才能一日千里。
哪里讀書人扎堆兒?春秋書院啊!春秋書院秋闈在即,自己倒可去湊個熱鬧。
自從穿越至此,黃小樓有兩個地方一直沒去,心里一直頗為遺憾。
其一便是書院。讀書人的地方,怎能不瞧瞧?
其二是那青樓。青樓若都不去,不白穿越了?
《北山酒經》與《儒經》都是異物,不過前者一入四品便無用了,后者用到六品都沒問題!
二者相輔相成。
而且《儒經》并非儒士專用。修煉一道,殊途同歸,就算吞納浩然之氣,你不入儒士的修煉體系,而走武夫之道,那也可以。
天字考頭關一過,這下天機樓可鬧騰了。
黃小樓點祖龍香時,大伙都當個樂子看。等過了先禮三關,大伙瞧出了能耐,沒人敢笑話了。
可如今實打實過了天字考頭關,沒誰坐得住了!頭關一過,就算這天字考不成,混個地字樓可綽綽有余。能耐人!
這邊頭關已過的消息著人傳了出去,那邊捧祖龍香的話事人接了話,頓時兩眼瞪圓,嘴咧的老大。
“黃爺過了頭關!大家可都瞧好,這三千兩白銀說不準就落您家!”
大嫂站在門口,旗袍叉可開的不低,秀腿白嫩如膩,一身的女人韻味兒,國色天香。
話事人步子走得極慢,頭關一過,正巧走到西施豆腐門口。要是按這個步子走,這銀子最后真有可能落她頭上!
大嫂是個財迷,做夢都數銀子,這三千兩白銀她兩眼可是直勾勾的,就沒東西比她這眼還直!
您有東西比她這眼還直?我不信!您要真有,掏出來給我看看?
三千兩白銀,甭管落誰家,大嫂心里可是真鬧騰。
捂著胸口,氣都喘上頭了。氣一上頭,胸忽的有些悶。揉了兩下,仍不見好,還是悶!
唐小魚一邊嚼著如意糖葫蘆,一邊瓜啃得賊溜。
大嫂捂著胸口道:“小魚,嫂子胸有些悶。你姐不是常給你講些笑話嗎?你給嫂子講兩個唄!嫂子緩緩胸悶的勁兒!”
唐小魚扎著哪吒頭,嘴里還叼著顆糖葫蘆,聽話的抬起頭。
看著大嫂比老姐稍顯遜色,卻也蔚為壯觀的胸前兩物,唐小魚咬著小手,童里童氣的懵懂道:“嫂子,它倆……聽得懂嗎?”
大嫂愣住,瞪大美眸。
那邊廂,天子考馬不停蹄,頭關一過,二道關可就來了。
王妃玉手一招,巨鐘又響了第二聲。
這回來的是一紅衣女人,六扇門的人。身材火辣,長相精致妖嬈,一顰一笑勾人心魄。
雖然比之王妃差了一籌,可是也有閉月羞花之姿。
若說王妃的那股妖嬈勁兒她斂都斂不住,這人的妖嬈勁就是故意外放,壓根沒想收著。
老龍城六扇門二把手——花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