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我流”實際上是自成一派的委婉說法。
眼前這位半四郎,竟然說自己是被劍道館掃地出門的,太一覺得單憑他那驚天的一刀,也不至于在劍道館“吊車尾”,島國的諸位這么能打的咩?
半四郎隨后的話,讓太一才找到了合理解釋,這與天朝武術的發展經歷類似,隨著戰國時代結束,島國進入較為和平的江戶時代,劍道的功能也開始發生改變,雖然不至于像二十世紀以后那樣幾乎淪為一種藝術形式,但殺敵的主要功能已經相當弱化。
套路和姿態上的“美”感,成為當今劍道追求的主流,而半四郎的問題在于……用他的話說是腦子不好……他時常記不住各流派的動作要領,一直拿不到道館的“免許”,成了多家道館的肄業生。
半四郎醉心劍道不事生產,后來脫藩時帶的錢財用光了,又不能在道館傳授劍道謀生,甚至差點到了要典當打刀的程度,還是因為在一次山賊襲擊中救了又次郎老板,才得到賞識有了口飯吃。
太一很想打趣對方“再忍忍,亂世就要到了,屠龍術馬上就有用了”,不過考慮到他木訥的性子還是作罷。
不過今天看到井伊直弼進城的隊伍,太一真的感覺亂世就要到了,自己是該學點保命的本事了。
“半四郎先生,我就覺得你超厲害啊,”太一一副崇拜的語氣,這到并非完全裝的,“你也教教我劍道好不好。”
“不敢當,在下學藝不精,哪敢教授學生。”半四郎臉上露出苦惱的神情,連忙擺手道。
“半四郎師傅,半四郎師傅”太一也不管對方態度,順桿爬道,“我也就是強身健體,順便能夠保護自己和姐姐妹妹,不需要多正規的。”
太一見對方臉上有些糾結,繼續道:“我從小就很喜歡劍道啊,雖然町中道館已向町人開放學習,但是由于家里沒有條件,一直沒能如愿,現今咱們都算是又次郎老板的‘家臣’了,您可不能再嫌棄我呀。”
半四郎被太一真真假假的話,忽悠的一個楞一個楞的,最終勉強答應下來,“又次郎老板早已安排下來,每日辰時到未時,你要在劇場學藝。音羽川座申時開始會準備每日傍晚的演出,這個時間你可以來找我。我會向又次郎大人稟報此事,到時借用宅邸的庭院就可以了。”
聽說半四郎要請示又次郎老板,太一就有些傻眼,也不知道那位老板對太一這種明顯占便宜的行為是什么態度。
不多時,兩人便來到了一處規模極大的劇場,位于町街筋道上,位置十分優越。再往前不遠便是“傳說中的”江戶官方游廓“新吉原”了,想來傍晚時分這條街上的客流量是相當可觀的。
太一偷偷向遠處游廓的方向瞥了一眼,略有些失望,那邊大門緊閉,看來還沒到“營業時間”。
“游女們大約巳時才會起來。”半四郎平靜的聲音從耳邊傳來。
太一的尷尬癌都快要犯了,不滿的瞥了半四郎一眼,這種事不應該是男人間心照不宣的嗎,再說自己又什么都沒問,你說出來是什么意思。
“因為她們一般需要接客到丑時才能休息……”
“半四郎師傅,我不想知道這些!”太一抓緊打斷這位,光天華日之下談論這個也太羞恥了。
“喔,我以為你想知道,”半四郎嘆了口氣,“我也經常猜錯又次郎老板的心思,他的反應也和你現在一樣,人真是復雜啊。”
太一不再搭理陷入哲學思考中的半四郎,向歌舞伎劇場走去。
劇場的工作人員們倒是起的比游女們早,已在進進出出忙碌著。
這一世生在江戶,太一也跟風看過幾次歌舞伎,但遠沒有包括光枝在內的江戶人那么癡迷。
現今歌舞伎的文化地位,自然沒有明治時期被升為島國國劇時那么高大上,更多屬于風靡民間的戲劇,演出內容絕對屬于下里巴人,粗疏易懂、極接地氣。
這是與歌舞伎的起源有關的,戰國末期,巫女阿國為籌錢重修毀壞的出云大神社,在全國巡演傾奇歌舞,算是開創了歌舞伎的先河。
那個時期,巫女確實是很“污”的,不僅侍奉神靈,還會兼顧賣春。與其工作性質有一半重合的游女群體,受其啟發開始以歌舞伎表演賺流量攬客,那業績刷的都驚動了幕府,這便是游女歌舞伎的時代。
與明清時期戲曲界開始封禁女伶的原因一樣,不少人打著演出的名義公然賣春,實在是太有傷風化,幕府便明令禁止女子參與歌舞伎演出。
演出人選受到限制,但社會對歌舞伎的需求依然旺盛,聰明的島國人民便挑選年幼的美少年演出歌舞伎中的女性角色,由于未成年的少年人一般會留若眾頭,即前額留有流海的發型,因此這一時期的歌舞伎,被稱作若眾歌舞伎。
好景不長,時間證明了人是一種十分博愛的生物,“眾道”盛行造成的社會影響更加惡劣,幕府便又下指令,規定歌舞伎必須由成年后的男子出演,而江戶時期男子成年后會剃月代頭,又稱野郎頭,因此歌舞伎的最終版本,野郎歌舞伎就此誕生了。
歌舞伎既然發源于市井,最初被用于游女攬客,那便沒法要求其陽春白雪,低俗笑話、葷段子什么的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畢竟底層大眾喜聞樂見。
一直到了明治時期,為確立歌舞伎國劇的地位,才實施了歌舞伎改革,讓這種戲劇形式更加純粹藝術化起來,說起來這與天朝東北地方搞綠色二人轉改革倒是極為類似。
不過后來歌舞伎的藝術化道路,也造成它開始與底層受眾脫鉤,到了二十一世紀時,歌舞伎更多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而非大眾娛樂了。
當然,對于經歷后世大熒幕小熒幕、大劇場小劇場洗禮的太一來說,即使是現在這種“親民”的歌舞伎,實際上也沒多大吸引力,還不如看相撲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