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薛山店的小鬼子,條件非常好。
首先薛山店周圍沒有小鬼子大的據點,到時候就算小鬼子受到襲擊第一時間傳出消息尋求支援,那也的天鎮縣的小鬼子出來。
從天鎮縣到薛山店,前面的路還行,能通卡車。
后面二十幾里的路就不行了,需要步行。
里里外外下來,最快速度也的兩個小時以上。
兩個多小時,等小鬼子來了,估計能趕得上收尸。
對于第二軍分區來說,戰斗完事兒,或者有什么特殊變故,往山里一撤,小鬼子連人影兒都找不到。
更不要說薛山店那種地方,小鬼子斷然沒有電話線,消息不可能傳達的那么快。
現在首要確定的,是薛山店到底有多少兵力。
打聽這個消息也不難,不過需要費一些手腳。
派遣兩個頭腦靈活的戰士裝扮成走商,做點兒針頭線腦小零碎的買賣。
到時候和二鬼子套套近乎,又能從老百姓那里得到只言片語。
兩者的話相互印證,基本都能推斷出小鬼子大致人數。
別看不起這一招,很多時候這種打探消息的方式最為好用妥當。
第二軍分區掌握外面的消息,絕大部分都來源于此。
這種手段核心的機密肯定得不到,別的消息多而雜,應有盡有,戰士也不容易暴露。
大不了扔了一籮筐的東西,又不值幾個錢。
“報告營長,消息打探到了。”
“哦?說來聽聽。”
“小鬼子有六七十個,二鬼子兩個小隊多一點兒。
沒有重火力,不過裝備了輕機槍和擲彈筒,火力方面不差一線小鬼子太多。
薛山店外面有個馬牙山,在那里還有兩個簡易炮樓。”
王德豹愣了愣,詫異道:“小鬼子駐守在薛山店,炮樓修到了馬牙山?”
王德豹好歹在天鎮縣附近休養過一段時間,熟悉地形,也知道馬牙山。
馬牙山,在這到處都是山脈的地方,非常不起眼。
看看這名字就知道了,很隨意。
還有個重點,馬牙山不在薛山店朝著大派山的那個山脈中,而是在薛山店朝著天鎮縣的那個方向,和薛山店差不多有五里左右的距離。
這么遠,就算小鬼子用最少的人手覆蓋最大的區域,也不會把火力點修建的這么遠。
打探消息的戰士也感覺不同尋常,刻意在這方面深入打聽。
“二鬼子嘴巴緊的很,沒套出什么有用的情報。
但從鄉親們那里得知,這些小鬼子分成兩撥,在薛山店和馬牙山駐地輪班駐守,差不多一天換一次班。
回到薛山店的小鬼子和二鬼子基本都在睡覺,和干了什么重活兒似的。”
聞言,所有人眉頭皺的更緊。
“還有個不太確定的消息,據說有個別鄉親看到馬牙山的小鬼子在挖山,為此還抓過壯丁。
不過鄉親們提前有準備,年輕點兒的男女鄉親提前逃了,這才不了了之。”
聽完報告,第二軍分區的骨干們緊皺眉頭,陷入沉思。
很顯然,那些小鬼子就是在挖山。
但為啥挖山,山上有啥,不得而知。
邢翰也絞盡腦汁,回想原來知道的東西。
馬牙山,他敢保證,上一世聽說過這個名字。
只是時間太久遠,記不起什么事兒了。
“管他在干嘛,小鬼子既然費那么大力氣要在那里挖山,咱們不讓他如愿就對了。”
不太愛在這方面動腦筋的樂正東鈴打破沉默,霸氣地說道。
王德豹微微點頭,同意樂正東鈴的意見:“嗯。
沒聽說馬牙山那邊有什么特殊的東西能吸引小鬼子,要不我們原來沒發現,要不小鬼子壓根不是在挖東西,而是想要建造個秘密基地什么的。
咱們甭管他那么多,正如東鈴教官所說,不讓小鬼子如愿就行了。”
頓了頓,王德豹繼續說道:“命令,今晚發放所有戰斗物資,明天一大早集合隊伍。
邢翰教官新作的那個棉手套有多少帶多少,不過要優先女同志和年齡小的同志。
通知炊事班,每個戰士準備四天口糧,盡量帶分量輕的干貨。
水分大的食物放在最后,那東西死沉不說,在這零下二十來度的天氣保管不妥會結冰,敲在石頭上都能砸出個坑,戰士們根本啃不動嘛。”
“是,保證完成任務!”
排長級別,以及一些后勤崗位的戰士領命而去,會議室剩下王德豹,兩位教官(邢翰,樂正東鈴),四位連長(一、二、三連,炮兵連)。
消息打聽到了,也決定去哪里給小鬼子過節。
但這個節要咋過,還有很多細節問題需要商議。
爭取戰果能擴展到最大,傷亡能控制到最小,消耗能節省不少。
三省交匯處,已經屬于正兒八經的北方。
雖然還沒進入真正的寒冬,俗稱數九天,但也冷的要命。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開了個玩笑,今天天氣比之昨天,更冷!
沒達到現場做冰棍兒的程度,可哈幾口哈氣,眉毛上結一層冰凌茬子還是妥妥的。
幸好沒下大雪,否則這次行動就要重新部署考慮。
大半天過后,一位新兵戰士突然發出一陣笑聲。
“哈哈,你看那人兒,全身白茫茫的,鼻子上沾個胡蘿卜都成雪人了。”
還沒到敵占區,前面有偵察兵警戒,任務又沒時間規定,所以戰士們都比較輕松。
邢翰抬頭看了看隊伍,還別說,真有那么點兒意思。
人手一身棉衣服,為了價格便宜和任務方便隱藏,外層布料都是白色或灰白色的原布,里面的棉花又足,穿在身上能肉好幾圈兒。
遠遠看去,一個個圓滾滾的。
本來還有眉毛什么的很明顯,現在被冰凌茬子一覆蓋,徹底白乎乎的。
“切,你個能菜瓜子,還胡蘿卜呢。
就你這吃貨,驢蹄蹄能啃動都恨不得啃上幾口,有個胡蘿卜早自己啃了,還舍得堆雪人?”
一位戰士笑罵道。
“哈哈哈……”
戰士的聲音剛剛落下,引起別的戰士哄笑。
能菜瓜子,三省交匯處的方言,能哭又菜,合起來就是能菜瓜子,一般稱呼愛哭一類的小孩子。
當然,包括,但不限于此!
開始說話的那位小戰士臉上一苦,抗議道:“三叔,我早不是小時候的那個能菜瓜子了好不好。
現在我都十八了,還是第二軍分區的戰士,以后您可不能再叫我能菜瓜子了。”
對于小戰士的抗議,三叔表示無效。
“切!在我眼中你永遠都是個能菜瓜子傻娃子,哪怕你當了班長,排長,都沒用。”
眾戰士又笑個不停,有點兒同情那位小戰士。
他三叔這話,擱在誰頭上都沒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