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里面林新的人聲錄制完成,他從里面走出來:“梁柏老師,麻煩你了。”
梁柏點點頭,進去開始給林新錄制新歌的民樂伴奏。
林新則是和鄧佳音在旁邊一邊幫忙,一邊聊著。
“以你現在的情況,完全可以和那些音樂平臺談條件。他們相對來說,對于藝人合同的執念比傳統經紀公司弱很多。不過,如果談,就和企鵝音樂談,和其他幾家談了也沒啥意思,流量在那里擺著。”
鄧佳音說道。
林新點點頭,又把之前企鵝音樂的運營總監給自己打電話的事情說了一遍。
“A級合約嗎?”
鄧佳音摸著下巴,“看來現在的企鵝意氣風發,”
“如果你不愿意和企鵝或者是其他經紀公司簽約的話,那就只有走工作室模式。現在很多的簽約藝人,等人氣上來了或者是合同到期了,也都會選擇自己開工作室。除了自己當老板,自己說了算,而且還涉及到避稅問題,反正好處多多。”
鄧佳音給林新普及道:“以前的話,明星宣傳方式基本上都是線下,以及一些電臺衛視的資源。這些資源都是有限的,而且就算是電臺和衛視的資源,也都會和一些經紀公司強綁定。現在進入互聯網時代,曝光宣傳的方式多了,甚至流量和人氣增加比傳統宣傳方式更加有效。上一次熱搜,頂得上好幾次商業活動。就像是你看你,現在微博粉絲數有將近三百萬吧,算是一個差不多二線多的明星水平。這些基本上都是在你沒簽約,沒有獲得多少平臺和公司的扶持的前提下,但是依舊能夠起來。所以,也可以說,這是一個你們這些不愿意被綁定的原創歌手的一個福利時代。”
林新點點頭。
他以前也確實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正常的像是魔音的畢業生,能夠簽約一家公司或者是平臺,已經算是最好的出路了。而這基本上就像是鄧佳音說的,是過去的那一套了。對于林新來說,更是不愿意去選擇。
現在,工作室的模式更適合林新。
不過,如果真的想要建立自己的工作室也不是那么容易,反而是有更多的事情和狀況,需要自己去安排和處理。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輿論處理。
熱度明星和藝人但凡有點風吹草動,都會被記者或者是媒體放大。甚至是你就算是什么也不干,也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給你無事生非,造謠誹謗。
目的就是搞臭你。
尤其是背后沒有點關系,又忽然爆火的網紅。
比如說林新。
之前在宣布參加《聲聲不息》之后網絡上引起的倒戈,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總之,想要自己搭建起來一個工作室的臺子,其實也是不容易的,還是需要有著一些專業的人幫忙運營。
要是林新自己一個人的話,基本上就是兩眼一抹黑。不過幸好,鄧佳音自己開公司,又有不少的人脈,答應幫助林新解決工作室成立的事情。
這讓得林新就輕松了很多。
叮咚!
就在兩人聊著的時候,兩個人的手機上忽然同時都彈出來一條消息。
林新打開手機一看,發現是一條微博推動。
內容是一位大V的微博長文,名字叫:“不要被所謂的‘熱血’蒙蔽雙眼。最近大火的《霍元甲》是真的國風,還是沒剪斷的‘辮子’?”
竟然是關于林新的新歌《霍元甲》?
鄧佳音的手機上也是被推送過來同樣的消息,看到這個微博題目,他的心中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忙是點開大致看了一遍,暗道“果然”!
原來,這個微博名為“四方場弓長生”,認證為某商業大學教授,國際交流學者的大V發布的這篇博文,針對林新最近大火的這首《霍元甲》,提出了好幾點的批評。
其中一點,是對于歌曲中間戲腔的批判,認為林新演唱的不標準,將老祖宗的東西“嬉戲化”,是大不敬,配不上國風傳承的口號。
“京劇是國粹,所有的戲曲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的財富。對于國粹的隨意更改和娛樂化運用,是這個流行和庸俗時代的悲哀。但是打著國粹的旗號,蹭所謂京劇的熱度,是我最為之所不齒的。”
還有是認為林新的這首歌過于西化,打著國風的旗號,卻還是嘻哈搖滾那一套。
“對比他的三首歌,風格詭異,實際上是一種倒退。一些粉絲所謂的元素多元化,所謂的風格融合,實際上是一種黔驢技窮。”
“更不用說在情感表達上,《千里之外》尚還有那么一些真實,但全然是沾了那個所謂的愛國作家故事的光。但是之后的《東風破》,到了所謂的《霍元甲》,不過都是裝腔作勢,華而不實,為賦新詞強說愁……越發顯得一個初出學院,還未畢業的音樂生幾乎沒有多少的情感經歷和人生經歷,以及這突如其來的網絡熱度下的浮躁和不踏實。”
“對,就是浮躁。一個月創作了三首歌,很多網友還在那里夸贊所謂天賦。但是在我看來,就是浮躁。”
“另外說道第一首那個《千里之外》的感情寫的還算是可以,我意外從一些朋友那里得知,這個叫做林新的創作者在寫這首歌之前,剛剛和自己的女友分手。那這樣來說,他能夠寫出來‘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就說得通了。至于其他的網友們延伸出來所謂的愛國,以及那個MV,在我看來,更多的是接受論的事情,是讀者延伸和升華,和原作者應該是沒有多少關系了。”
最后最重要的一點是,關于林新歌里面的主人公霍元甲身份的質疑。
原話是:
“霍元甲是誰,恕我孤陋寡聞,在往前數四五十年的人生歷程中,幾乎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即便是我任職于X大學,給數百名商業精英,CEO教授歷史,也很少對于這樣的人物有過過多的了解。不曾了解,便不多批判。
不過,最近這首《霍元甲》是寫他,我在聽完之后,對于歌曲本身里面有幾點批判,前面已經說過就不再贅述。這最后一點是關于作者歌曲字里行間推崇的這位有所謂‘一統武林資格’的打手,他的身份。”
“不曾了解,便不多批判。為了了解這位被這個歌手這么贊頌的所謂武術高手,我在網絡上搜索了一下,才發現,原來事情并不那么簡單。”
“這個霍元甲是清末的人,他有辮子,并且一輩子都沒有剪。(請注意這一點,非常重要,完全體現創作者立場的扭曲。)他一生爭強好勝,尤其是在那個風雨飄搖,迷茫甚至是黑暗的時代,最后的下場,警示惹得一身騷,被人下毒害死。”
“關于具體的介紹,我這里不多說,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己去查查。我只是想說,這樣的一個人,到底值不值得去贊頌。尤其是進入新世紀,教育我們年輕的孩子們的時候,這樣的人是否應該被提起?”
“原來并不是我孤陋寡聞,不了解這個所謂武林高手,而是他根本就不值得去了解,更不值得去贊頌,尤其是讓年輕人去追捧。”
“而這個創作者,有那么好我們國家建設,變革中的英雄人物不去贊頌,竟然去贊頌一個‘辮子’。不知道這是懷舊?國風?還是即便是百年之后,依舊還保佑著那個蘊含著國人劣根性的辮子?”
“我不知道。但我為之心寒,為之哀嘆,為之憤怒!”
……
博文洋洋灑灑,一共寫了有四五千字,從戲腔,到曲風,到霍元甲這個人物,總共列舉了他所認為的林新這首新歌《霍元甲》里面的缺點,甚至是到了最后的禍害年輕人的“毒瘤”的評語。
文筆倒是很好,而且煽動性很強,即便是鐵定站在林新這一邊的鄧佳音看完這一篇,都感覺到有些冒汗。
嚯,好家伙,這帽子也扣得太大了!
直接“為之心寒,為之哀嘆,為之憤怒”了。
頗有幾分討伐的語氣。
“看到沒,這就是輿論。”
鄧佳音指著這篇發布后才不到半個小時,點贊量已經破萬的博文說道,“如果你真的想要自己建立工作室,要過的坑,絕對不止眼前這一個。”

一枝燈影里
大家幫忙投投票,多宣傳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