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用詞越來越激烈,如果他們不是顧忌著現還在朝堂之上,想來他們早就動手打架了。
看著兩人之間愈演愈烈的局勢,朱厚照終于開口。
“此事按照兵部尚書所言,向北境增兵!”
“皇上!不可啊!”
看著還想說什么的韓文,朱厚照沒有給他再次說話的機會。
“此事已定,無需多議!”
說完他也不管是否還有其他事,便起身離開。
一旁的太監連忙說道。
“退朝!”
“恭送陛下!”
對于這件事,朱厚照其實也不想向邊境增兵,因為那樣也只會徒增軍費罷了,對蒙古諸部根本不會有任何效果,
現如今大明的的衛所軍隊已經快爛完了,可以說作戰能力十分低下。
而明朝自從英宗以后,對北方的戰爭幾乎就沒有贏過,一直采用的是防守策略。
但相比之下,他心里更不想聽戶部尚書韓文的意見,并不是他不想修良田河道,因為現如今但凡好一點的土地都被那些地主占著。
他下令修繕河道、良田就是掏錢被那些地主,如果這些人向國家交稅他也就認了,這錢他也就掏了,但特么的這些人根本就不向國家交稅啊!
這他就不能忍了,與其這樣還不如向邊境增兵呢,萬一勝了呢!
坐在乾清宮里,朱厚照有些感慨道。
“軍隊啊,軍隊。”
想到這里他就不得不吐槽一下明朝的軍隊制度了。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更好的集權,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衛所制,全國要地設立衛所,軍丁世代相繼,給與土地。
當時朱元璋說到:“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p> “這個政策呢,確實不用花費軍費了?!?p> “但是,這個政策在宣宗之后,也就是他爺爺的爺爺,就有衛所官開始私吞軍田,奴役官兵,為他們種田,而且這些軍田還是不用交稅的?!?p> 想到這里,朱厚照不由在心中感嘆。
“大明不交稅的人,真特么多啊!”
“都這樣了,明朝的國庫能不空虛才怪啊!”
“當然那些被奴役的官兵也會逃跑的,但按照規定衛所官是可以再從這一戶人家中抽人的?!?p> “而那些逃跑的人就是黑戶,好一點的在其他村子藏起來,壞一點的就是山上當土匪,對社會的安穩造成巨大影響?!?p> 朱厚照嘆息了一句。
“唉!當兵都能世代相傳,那軍隊還有什么戰斗力!”
“更別說衛所的軍隊幾乎都不訓練,都在給那些衛所官耕田,這然的軍隊還能上場殺敵,那特么就出奇了,只能說朱元璋想的太好了!任何制度都是由人來執行的?!?p> 而到了明朝中后期,能打的軍隊都是招募來的,比如戚家軍,而衛所里的軍隊就是垃圾。
但他想取消衛所制,就需要先解決衛所里面士兵的生存問題,要不然遍布大明天下各地的衛所,就有可能變成炸彈,將大明炸的分身碎骨。
朱厚照越想越覺得朱元璋真的坑,別人坑爹他坑子孫后代啊。
唉!
“說來說去還會錢?。 ?p> “來人去給朕,把谷大用叫來?!?p> ......
敢退朝是。
奉天殿外,已經七十二歲的劉健聽到有人在叫他。
“劉首輔留步!”
他身后戶部尚書韓文,小跑著過來。
“劉首輔您可否勸勸陛下,現如今修繕良田、河道才是大事!北境又無大恙,怎可貿然派兵增援北境,陛下尚且年幼,恐意氣用事,劉首輔您身為先皇欽定的顧命大臣,理應多勸勸陛下啊?!?p> 劉健也感嘆一句。
“唉,北境蒙古部落一直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陛下同意增兵也是常理?!?p> 但隨后他話鋒一轉。
“可是陛下也不能因此而荒廢農事,畢竟農事乃國之根本?!?p> “劉首輔說的對!”
韓文連忙稱是。當然最主要的,是他想借此時機梳理一些自己家鄉的河道、桑田。
“還請劉首輔上書啟奏皇上!”
“唉,韓尚書不必如此麻煩,你只需要找借口少播點軍費就好了!之后派多少軍隊就是兵部的事了?!?p> 聽此,韓文的臉笑的像一朵菊花一樣。
其實這個方法他也知道,畢竟他也當了戶部尚書這么多年了,這其中的小伎倆他還是十分清楚的,但這件事不能由他提出,不然兵部向皇帝稟告之后,他可是要承擔全部責任的。
但如果此事有首輔授意那就不同了。
“多謝!劉首輔?!?p> ......
乾清宮里。
朱厚照并不知道這件事,不然他真的想問問對方,他們究竟將自己的政令當成了什么,當兒戲嗎,竟然敢如此的陽奉陰違。
他此時正在等著谷大用的到來,同時他也從系統空間中,將之前他兌換的三個制作方法拿了出來,原本他還覺得系統給的物價有點高,但等他翻開之后,他就覺得物超所值。
他發現三種制作方法,都是十分符合明朝現在的制作能力,而且每一步都非常的詳細,還配上的圖畫。
可以說,即使什么都不懂的人,只要一步步照著上面的方法作,都有一定的幾率成功。
并且,這三種煉制方法還是用明朝的字體寫的。
“陛下,谷公公在外求見?!?p> “準!”
隨后,朱厚照便看到一個胖乎乎圓滾滾的‘肉球’滾了進來。
“奴婢參見萬歲爺!”
“平身吧。”
“謝陛下!”
隨后谷大用彎著腰,一臉諂媚道。
“啟稟萬歲爺,這些是微臣這些時日收集的東廠、錦衣衛的情報,請陛下過目。”
說著他便從懷中拿出一個奏折,朱厚照一旁站著的一個小太監見此,連忙上前將谷大用手中的奏折拿了過來,送到朱厚照面前。
“既然如此,那你就說說吧!”
朱厚照一邊翻著奏折一邊說道。
“就先說一下東廠吧!”
朱厚照拿著奏折,看了一眼后他的表情有些復雜,這不是他第一次看奏折了,朱厚照登基也差不多有一周的時間了。
雖然他一直在思考現如今大明的局勢,以及解決方法,奏折一般都讓人送到了內閣,但他還是會看了一些奏折的,但是明朝的書寫習慣和他前世的書寫習慣有很大的差別。
他看到谷大用的奏折的書寫格式后,習慣性的皺起了眉頭,奏折里的字從右往左豎著排列的,當然這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