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夢狂士,整個洛陽所有名士聽到這個名字時,心里都會不由自主的一緊。
每次“袁射”來到洛陽,大家的談資就從天下時事,變成“袁射今日懟了誰”、“懟得狠不狠”、“有沒有吐血三斤”等話題。
之后,大家就會熱烈的下注,賭其下一個要懟之人是誰。
坐莊之人,通常都是德高望重的名士,以鄭玄為例,每每也都獲利頗豐。
大家對“袁射”又怕又喜,怕其嘴賤如刀,指不定哪天就會被其懟到臉上丟了面子:喜其才思敏捷,是難得一見怪才。
所以,當得知他即將要來求教經學大師鄭玄時,名士圈瞬間就炸了。
眾所周知,鄭玄是馬融之后大漢最負盛名的儒學及經學大家,擅長算學,門下弟子遍布大漢,何止千人!
這樣一個德高望重的飽學長輩,若是被一個小年輕給懟了,那就不亞于地震了啊。
不巧的是,“袁射”以求教算學之名前來,正好撓到鄭玄的癢處。
兩人都擅長算學,尤其是前者,曾用算術計殺楊丑,此事屬于黑山軍內部事件,官方層面無人傳誦,但在坊間已傳得神乎其神。
接下來的場面幾乎可以預見。
這必定是是一場針尖對麥芒式的交流……
大家吃瓜心思爆棚的同時,又暗暗為鄭玄捏了一把汗,希望鄭玄能夠力挫愣頭青,捍衛大師之名。
雖說學無先后,達者為師,但萬一大師要是輸了,那面子可就丟大了。
好不容易等到拜會之日,聞訊而來的名士們將東城茶社給塞了個滿滿當當。
隨著門童唱諾,大家的目光都緊緊盯向門口。
一個約二十五六歲的文士出現在那里,羽扇綸巾,一襲白衣,堅毅的臉龐如同刀削斧刻,穩健的步伐像巡視領地的老虎。
形象極其拉風……裝杯。
眾人暗暗撇了撇嘴。
這是程遠志第二次來東城茶社,
擱在平常,他肯定是不會來這破地方的,因為這里是黨人的大本營。
名士們開口“經典”、閉口“古訓”,滿口之乎者也,煩都煩死個人。
這其實也不算什么,文化人的通病嘛。
可他們結黨營私啊。
士人結黨與世家結盟一樣,都是令當政者極其頭疼的問題。
這些人掌控著文化、輿論,以及名士圈的人脈,你不得不用的同時,還得提心吊膽,唯恐他們捅出個天大的簍子。
上黨郡想要快速發展,離不開士人的幫助,若事事都親力而為,那可是會累死人的。
程遠志可不想學曹操,殺名士如屠雞仔,一刀一個,然后徹底得罪了士人集團,再無人相幫,不得不頒布求賢令“唯才是舉”,啟用寒門人才。
所以現在,他必須來了。
借交流算學之機,贏下鄭玄,折服眾多眼高于頂的名士,順便拐帶幾個回去。
“鄭公,小子這廂有禮了!”
程遠志快速掃了一眼對面的陣容,對最中間的白須長者行禮道。
鄭玄微微頜首,目光透著長者的睿智與和善,上下打量了一番他,沉聲道:
“請入席。”
“請!”
程遠志看了一眼位于鄭玄下首對面,被眾人包圍起來,像極了犯人受審的位子。快速扇了扇手中折扇,決定站著說話。
“鄭公,開始吧!”
鄭玄頜首:“第一個問題: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請問雞兔各有幾何?”
雞兔同籠?
這么簡單?
程遠志一愣,脫口而出道:“兔12,雞23。”
快,太快了!
眾人嘩然一片,面面相覷。
在今日之前,他們就沒見過算數如此之快的人。
程遠志卻默然,世人皆知《孫子兵法》,但孫子還有一部偉大的算術著作《孫子算經》。
這雞兔同籠,就是其中記載的算術題、也是流傳后世所有“雞兔同籠”題的始祖。
鄭玄居然用這個題來考他?
后世這種題都爛大街了,他奶奶都會。
是了,用后世的眼光看,這題解法有很多種,但此時可是沒有乘除法的時代,只能靠扳著指頭一個個數,或籌碼(小竹棍)相加減。
想到這,程遠志釋然,神色平靜下來,自己與鄭玄討論算術,本就屬于降維打擊,沒什么可得意的。
鄭玄神色訝然盯著程遠志瞧了一會,抬手示意,輪到他出題了。
“有一個數,3個3個地數,最后還余1;6個6個地數,最后還余4;9個9個地數,最后還余7,請問此數為多少?”
程遠志挑了一個相對簡單的題,說罷,也不就坐,背著手在大廳里踱起了步。
此刻,大廳里所有略懂算術的人,眉頭都皺了起來,心算不止。
吸氣聲此起彼伏。
不對。
依然不對!
鄭玄思索了一會,接連排除了數個數字,拿起籌碼擺了起來。
約莫一盞茶后,他輕呼道:“有了。”
“此數合該七十。”
程遠志點點頭,答案是對的。
鄭玄想了想,決定不在心算上糾結,換了個問題:
“此東城茶樓拔地而起,請問一人一尺,如何測算出其高度?”
說話間,眾人來到茶社外面,迎著日頭,現場作答。
程遠志抬頭看了看眼前三層高的木樓,微微一笑,抽出長劍插在地上,指著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道:
“便以此劍為準,等其影長與劍身相等時,測量樓影之長度,便知此樓之高度。”
此言一出,全場忽然安靜下來。
有人在思索,有人在愣神,鄭玄猛然擊節嘆道:“妙啊,妙啊!”
鄭玄身后,眾人迅速交頭接耳起來,相互詢問妙在何處。
輪到程遠志出題。
眾人看的興起,也不回屋,都期待的看過來,看他能出個什么難題。
“已知巨象一頭,體高一丈,體長兩丈,請問如何測算其重量?”
“這……”
這么大的家伙,怎么測重?
鄭玄看向周圍眾人,他倒不是求教,而是覺得這個問題比較難。
很明顯,將大象殺了測重是不行的,到時候血流一地,重量就不好算了。
有沒有不分解大象而將它吊起來的辦法?
不行,大象這么大,誰抬得動?
就算抬得動,世間也沒那么大的秤砣啊。
那么換個思路……
………
就這樣,程遠志一直等到天黑,眾人也沒想出個法子。
“此中真解,存于上黨郡守府之中,諸位若有興趣,可往上黨一行,屆時,太守張揚必定掃榻相迎啊。”
留下這句話,程遠志飄然而去。
魚餌已經下了,就看老鄭這次會帶多少人投奔上黨了。
嗯,這幫人去了之后,立馬給他們安排上“教書先生”、“府庫官吏”、“長史”、“主簿”等等等等……
一定要人盡其才,不能讓他們閑下來。
嗯,還得弄兩道難一點的數學題掛在太守府上,言明誰要是解答出來,就可以隨時離去。
若是解答不出……
那就留下來打工吧。
哈哈…
天色暗了下來,東城茶社外,眾人聚而不散,仍在思考。
巨象如何承稱重——延伸出來的問題是,遇到龐然大物時,如何精確計算出其重;巡查地方時,滿倉庫的糧食如何快速計量。
除此之外,鄭玄還聯想到一個問題:出題之人必然早已跨過了巨物稱重這個算學問題,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那么對方現在的算學境界是哪一步?
這令鄭玄熄滅已久的求知欲忽然熱烈了起來。
毫無疑問,這就是他之后要為之求索的方向。
他原本以為自己的算術已經天下無敵了,沒想到有人比他還要厲害,這家伙從何處學來的?
上黨郡……要不要去看看?
去看看不會被扣押在那里當長工吧…
這個上黨太守張揚很邪性啊,老夫要不要做一些防備呢?
雖然鄭玄還想再繼續思索下去,但他已經頂不住了,一天的過度用腦,令他的腦袋昏昏欲睡。
畢竟六十歲的人了,不年輕了。
鄭玄揮手令眾人散去,坐著車回到自家府邸,歪頭倒在床上,沉沉睡了過去。
在意識陷入混沌前的一刻,他終于下定了決心。
那就去上黨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