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十大梟雄第十名
陳楓將最新一期的關于十大梟雄的剪輯視頻制作好后,他便上傳到了萬界視頻平臺。
然后陳楓就沒有再繼續(xù)管了,而是洗漱完后,直接躺在床上睡覺休息了。
畢竟陳楓剪輯了一天的視頻,他的腦力和體力都消耗了許多,感覺到非常的疲憊。
而這時。
在萬界,不同時空位面,歷朝歷代的帝皇們,剛剛上完早朝,然后來到寢宮內,準備休息。
這時,萬界視頻平臺,發(fā)出叮咚的提示聲。
歷朝歷代的帝皇們,打開萬界視頻平臺,發(fā)現陳楓最新的一期視頻已經發(fā)布了出來。
大秦。
“終于來了,十大梟雄。”
“朕倒要看看,究竟是怎樣的人物,才配得上是梟雄。”
秦始皇嬴政見狀,他好奇的說道。
大漢。
“哈哈,又有視頻可以看了。”
“不知道這次盤點的視頻中,會不會有我漢朝的人物?”
漢武帝劉徹見狀,他哈哈大笑一聲道。
大唐。
“梟雄嗎?”
“梟雄也是一代雄主,不可小覷。”
唐太宗李世民臉色微沉的說道。
大明。
“梟雄本人杰。”
“朕很期待,誰能被上天盤點到十大人杰之位。”
明太祖朱元璋如此說道。
只見,這一刻,歷朝歷代的帝皇們,點開了視頻。
陳楓那低沉的聲音,緩緩響起。
“李自成,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陜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
“崇禎二年起義,后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zhàn)”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
“高迎祥犧牲后,他自稱闖王,當時中原災荒嚴重,社會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李巖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
“李自成的部隊發(fā)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起義軍中的主力軍,在襄陽稱新順王,并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陜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占西安。”
“崇禎十七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會戰(zhàn)李自成,李自成戰(zhàn)敗,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陜西抗擊清軍。”
“順治二年三月,大順軍逼走南明將領左良玉,占領武昌,李自成計劃乘舟東下,奪取東南作為抗清基地。”
“但大順軍尚未準備充分,清軍分水陸兩路突然襲來,李自成倉促棄武昌向東南進發(fā),順治二年,在湖北通城縣九宮山遭村民誤殺。”
作為明末主要的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組織并領導了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加速了腐朽的明帝國的滅亡。
但由于農民的局限性,他未能完成奪取天下、改造國家的歷史使命,最終在清軍和明朝殘余勢力的夾擊下失敗。
明代后期,官吏貪腐,賦稅沉重,民不聊生,再加上地荒荒蕪,北方多有十余年的干旱、瘟疫。
百姓在天災、苛政、貪官、重稅的層層壓迫下,慘不忍睹。
有些農民為了生存而反叛官府,導致大規(guī)模農民起義爆發(fā)。
李自成自稱在崇禎二年起事,提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廣受民眾歡迎,并散播“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
軍隊發(fā)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農民戰(zhàn)爭的主要力量。
李自成雖有一定的組織和軍事才能,但出身貧寒,本身就有小農意識,沒有遠見,沒有前途。
他所提出的“均田免賦”、“不當差,不納糧”,都是不符合實際的空想,沒有實踐,也不可能實踐。
未建立牢固的根據地,未預見到北京被攻陷后直接面臨清軍的現實威脅和明朝殘余勢力的反撲,因而未制定對策,也未制定長期戰(zhàn)略規(guī)劃。
攻占北京后,由于沒有遵守嚴格的軍紀,其領導層迅速腐敗和墮落。
農民起義全軍覆沒,燒殺搶掠,無所不用其極,在清軍和明朝殘余勢力的共同打擊下,全軍覆沒。
在人民受到層層壓迫,無法生存的情況下,李自成敢于反抗統治階級的黑暗統治,是值得肯定的,從這個角度看,他就是英雄。
但是由于農民的局限,他和他領導的農民軍后來對人民進行了殘酷的燒殺搶掠,逼迫吳三桂投降,導致了清兵入關。
這給當時的漢民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從這點看,他又是一個罪人。
在農民軍中,李自成只是一名普通的領導人物,具有超凡的才能,但是缺乏長遠的戰(zhàn)略眼光和治國之才,他只是一個善于破壞而不會建設的人。
無人能敵,最有見地的李巖被他殺死,手下有太多桀驁不遜的人。
在李自成看來,攻占北京、坐上龍椅是萬事大吉,目光短淺。
他不稱職,也不稱職于軍人。
在歷史上,李自成也是農民起義的典型。
崇禎年間,陜北連續(xù)幾年遭受旱災。農夫們沒有吃飽,沒有吃飽,自然就開始起立,要找活路,然后就發(fā)生了騷亂。
起先李自成指揮過闖王一支軍隊,后來他與李巖在崇禎二年發(fā)動起義,贏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持。
軍隊也日益壯大,成為當時他的主力部隊,此后,李自成率起義軍攻克襄陽,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最終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建立大順。
這次由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其間還打了許多比較有名的戰(zhàn)役,也非常艱苦。
但當時全國形勢一片混亂,四面受敵,最終還是被強大的清軍擊敗。
又使李自成取得了勝利,建立了政權,不過是曇花一現。
在清朝以前,李自成是農民起義軍的杰出領袖,領導了封建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是農民革命史上的一個偉大人物。
應當說,歷史上無數次農民起義,他都是成功的。
但是,由于農民起義的局限性,很容易因勝利而陶醉,忽視關外的大敵,最后又被滿洲人打敗了。
因此,李自成既有中國農民吃苦耐勞、有創(chuàng)造力等優(yōu)點,又有農民意識淡薄、小富即安、短視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