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良港!
海之淼淼,其廣無盡!
崇禎八年正月二十二,鎮海城以北,三艘福船豎起大明廣州水師旗,停靠在外灘以外。
只見那岸邊多人聚集,原是李書屺在此送眾人出海!眾人紛紛相告,卻是離別氣氛稍有!
此去萬里怕是有萬里之久,你們四位定要以護得“自身安危”為第一,莫要行那太過于風險之事!
大帥!(大王)定不負所托,眾人紛紛宣誓!隨后乘小舟而去,上得數百米遠處福船后。
其人李元杰、孫明杰、左全智、徐小波自在船頭向岸上拱手行禮,直至海霧漸起,遮掩天地,李書屺這才打馬回轉,奔向遠處。
而帶替徐小波的親兵營馬尚”吹響一聲鳥叫。
布谷...布谷!
只見四處草木遮掩之處便出現諸多軍士,其身上都穿著貼身綠黃皮甲,身上其他衣物也被草木汁水染了顏色!一柄半人高的倭刀背在背上,人手一具漆黑毒弩,其隱逸手段似乎已經超過當初黎族土漢!
眾人浩浩蕩蕩,奔向林間,取得馬匹,只見十余人超過李書屺,往前四散而去,其余五六十騎浩浩蕩蕩,緊跟在李書屺后面,直插小道往“登萬”而去!
登萬”,靠瓊州西北往臨高方向,山林沿海之間,有一奇峰,有名為休神嶺。若是休神嶺頂上往北觀望一望,便是對岸徐聞,且東西倆海,可觀“百里”(夸張),一覽無余!
而休神嶺下腳沿下,石堅壁翹,深水靠岸。亦有內彎兩側延伸至深海,左右驚濤皆擋之。灣內海波平緩,隱秘安靜,為一天然良港!
前些時日李元杰聽得李書屺交代,日日駕船出海,將兵事交給旗下統領,終于尋得此處,報得李書屺!
李書屺聞言大喜,隨即便派人前往伐木修繕港口,制造船廠。畢竟是李書屺“原來本業”,雖不知詳細之處,但是骨架皮毛自是多有了解!自是有些得心應手。
自占得鎮海城以來,更是令人尋各地山民尋找適合造船之木,其中尋得娑羅雙樹、錐木、松木、更有黎族進言,瓊島南苗之地,得以尋得鐵力木”,李書屺聽聞大喜過望,命人將沿河道搜尋各種大木,就地砍伐,待六月季風雨季來臨,以山河之水沖致大海,再由大船拉至休神嶺,以備將來!
...........
喂!趙家老爹,還忙甚了?該休息了。
沒看見?抬木呢!讓著點。
喲!趙老爹,你可悠著點,你家喜子如今可也算是大官了吧?你可莫要閃了老腰,直接享清福去不好嗎?
大官個籃子,只不過黑泥巴里長白牙,讓仁義仙君李大王看上了,算什么大官!算這忤逆子運道好罷!再說哪里去享清福?徐黑子你去享啊?
你看你這嘚瑟的樣?真不知你那老臉羞不羞,紅不紅?人家李大王都說了,磨刀不誤砍柴工,該休息時得休息,你懂什么!
那你沒聽見大王說的?這大明朝可是看不得我們好,早晚派大軍來殺我們呢,我可不想回去過那些吃豬食的日子,這次要不是李大王,指不定今年家中都得餓死幾個人呢!
這倒是個道理,大王是仙君,說的話自然是要聽的。但飯還是要吃的罷?大王可沒有叫我們餓肚子干活呢!
吃、就知道吃,這么會吃咋就不去當大王的兵?我看你五大三粗的,也是怪可惜咯!
我有什么法子?不像你家婆娘,肚子里生了三個男娃,我家那口子盡會生女娃,現在家中只有我一個男丁,哪里能出去!倒是你趙忠,當初可以哭哭啼啼的攔著喜子去領糧,還說大王是吃人的惡鬼,現在倒是大王前大王后的呢?為什么不去當兵呢?一月一兩銀呢!不比這里半兩銀要強?
小聲點!你個蠢子額,叫那么大聲干什么?過去的事情提個甚么!
大王都沒計較,你個蠢子老是來揭老子的短!看老子不回去告訴你婆娘你在我這里說她壞事!再說老子去當甚么兵?那個蠢子兒現在不是啥子統領嗎?“老子當兵兒子統”?那可不成!
大王來了!
大帥到了!
初現雛形的海港眾工人,在一片呼喚聲中翹足觀望,只見遠處一行人牽著馬往休神嶺而來,眾人皆是勁裝打扮,而當中一魁梧異常之人正是那“鎮海大王李書屺”,對著眾人道了幾聲辛苦,噓寒問暖,便供了下手,直接往船廠而去!
而此地諸人皆是歡呼!干活更是有勁,暫時再也沒有人提“吃飯”之事!
畢竟李大王不常來,吃飯天天有!
你便是周老倌?聽說你是此地最熟知造船之人?
回、回大王!都是他們瞎胡鬧,硬是這樣說我!我哪里會多少造船術,都是祖輩一點一點傳下來的。萬萬不敢說大話!
哎!老倌定是謙虛,咱們老祖宗能傳下來的,定是精髓,老倌太過自謙,便就是埋沒了老祖宗罷!
大王!老朽實在當不得夸贊,徐老倌都開始著急了!看來真不是謙虛.........
不慌,老倌還是先帶我去看看船廠地址罷!咱們擠在這里也不是一個事。
哎呀!是我糊涂了,這便帶大王去看看!說罷徐老倌徐盛”便帶頭往一處走去,眾人行不到五分鐘,便見到一塊沿海空地已經被清理出來了!
而徐老倌一邊帶路、一邊向李書屺解釋,此地其緊鄰大海,靠邊為礁石懸岸,若是平常,當是海水小潮淹不到,但是到了初一、十五的太陰、太陽則大潮可淹沒此處,所以按大王要求,選在這里,當是方便船木上岸,也方便新船下海!
李書屺暗暗點頭,對于這種事情,這些專業人士自是比他這位書本知識為主的人要強!
老倌,此地建成完善,按本帥所需,多長時間可修繕完成?可還需要人力、物力?此事對某萬分重要,老倌不必為某省錢罷!只管去做!
回大王的話!此地船廠當是新建,我也沒有主持修建這般大的船廠,現在大木等物此地雖然有,但并未陰干,只能先做好地面基礎,在回過頭來等木材成型,所以現在并不需要多少人,只需要這些熟工慢慢來,當是半年之后,便需要大量人手,再以一年半為期,定是能建好的,小老二再交給大王!
倆年!雖然時間過長,但只怕也是無可奈何,李書屺只能接受事實!倆年之期,老倌可敢承諾?
小老兒敢向以死大王保證,若是人手足夠,倆年絕對能成!
哈哈,老倌嚴重了,如何就是生死之事了,但倆年之期至,船廠還未修成,便罰此地所有人五成工銀罷!同理,若是提前完成,亦有賞銀。
徐盛等周邊人當即下跪承諾,為李書屺的賞銀而致謝。
隨后李書屺便將畫好的十八世紀日不落帝國最為盛名的遠航戰艦XXXXX給徐盛觀看,徐盛一見驚為天人。贊嘆李書屺真為天授,博學之廣令人嘆服。
但同時表示如此樣式巨艦,從未見過。更別說以銅皮包底,此等天工巧伎,聞所未聞!小老兒卻是萬萬不能的!
此事李書屺心中自有早有定義,當是算不得失落,便是如他所知,也是只知道船體外型和里面一些簡易構造,如三層甲板什么的!水魚線梭什么流暢型什么的,縱帆、橫帆什么的!
李書屺又問徐盛;可否知道修造如今佛郎機之船。
徐盛當即坦誠表示歉意!承蒙大王期待,佛郎機船,小老兒只是見過,當初也是超過我的見識,非我能造,就算是那蜈蚣船、福船等大船!也是各地船匠的私密,小老兒也只能摸索著打造。
小老兒辜負大王信賴,羞愧得很。但絕對不敢期滿大王,小老兒以往在這海島,只有修造子母船、鷹船等小船而已!小老兒實在羞愧不堪,還請大王另外尋得高明!
說到這里李書屺便開始一陣失落了,但也無法,便還是安慰眾人!
老倌說笑了,瓊州島地處蠻荒,加上大明海事斷絕,自然沒有多少機會讓你們施展,此事當為正常。只能說是良材藏于身處,當做了燒火棍,浪費了罷!
況且此地領事卻難道必須要打造大船才能不成?正是需要老倌這樣德高望重之人主持,你盡管放心,當以修繕船廠為主,培育基層船匠為輔,便是對鎮海軍最大的功勞,本帥也是感激不盡!
隨即李書屺見眾人飯時已到,拒絕了徐盛提出了“額外吃”的建議,眾船工見李書屺與大家同食,暗暗亢奮的同時,也顯得局促不安,李書屺待親衛打過飯食過來,便舉著碗大聲說道;某本也是貧苦之人,吃百家飯生存,如今得以諸位支持,得以在這海島安扎,某甚感激,當即舉碗,當暫且吃了此碗米飯干魚!此舉宛如喝酒,而眾船工也高聲呼喊,狀若喝酒!
徐盛再告知賞罰之事,此地船工便群情慷慨,皆言,必不負大王所托!
飯后稍稍歇息,李書屺與眾人道別!臨行之際,徐盛告知李書屺,想將廣州、徐聞等地會造船的好友、親眷嘗試叫來,李書屺隨即大喜,當場允諾,若有船匠過來,便可同徐盛一般按戶分得二十兩安家銀,其余別的匠戶也是一般!
徐盛自然是大喜,隨即又告知李書屺福建、江浙等地民間、私廠可能有許多造大船的匠戶!
李書屺當即大笑;老倌所言正理,此事本帥已經安排!
徐盛再拜李書屺,直言李書屺學究天人,真乃不世而出之人!
直接差點鬧得李書屺面紅耳赤!
李書屺在休神嶺留的半月,期間與徐盛討論場地與造船事宜,各自修正觀念,可謂收獲巨大!
時間來到二月初八,李書屺見船廠修建已穩固,當即率軍往東,停村遇縣,皆是稍作停留!一路上風塵仆仆,而眸光越發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