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什么,也不管你是不是,你什么來路關我們什么事!”
“年紀輕輕就來插隊,我們這些老胳膊老腿的都還在這里坐著,你這人有沒有一點公德心啊?”
“你父母沒有教你什么叫素質嗎!學校沒學過什么叫禮儀廉恥嗎!”
這大媽見他還想還嘴,直接上來就是一通亂罵。
這時,坐在這中年婦女身后排隊的眾人也紛紛開始指責起陳鋒來。
“就是,這年頭的人,有幾個臭錢就覺得自己了不起就愛插隊。”
“沒錯,你也不看看來這里看病的人,缺你那幾個臭錢嗎?趕緊滾去領號去!”
“這小伙子看著挺帥,沒想到行為這么下作。”
“呵呵,說不定是鄉下跑來的野小子不懂規矩罷了。”
陳鋒看著吵鬧起來的眾人,一時間頭越來越大了。
只能無可奈何的大喊道:“我是醫生!”
剛剛還嘈雜的候診走廊,瞬間安靜了下來。
一時間顯得有些沉默。
“我是剛到這個科室的醫生,這是我的胸牌和工作證。”
陳鋒拿出剛剛在住院部護士交給他的臨時胸牌和臨時工作證。
一時間整個候診走廊的病人全都傻眼了。
特別是剛才叫喚著“不論他是誰都別想進去”的中年婦女更是一臉窘迫的站在那里。
陳鋒一眼掃過去,與他目光接觸的人紛紛撇開了眼睛。
這實在是太尷尬了。
剛剛還吼著讓對方去排隊拿號看醫生,沒想到對方就是醫生。
而那位中年婦女,則一直低著頭狠狠的盯著地板,仿佛想從地上找個縫鉆進去
還在大媽身后的一名年輕人,還沒死心小聲的嘟囔了一句。
“誰知道是不是真的?”
而這時宋陪副主任醫師診室的門打開了。
一位穿著白大褂,年齡約在四五十左右禿頂的中年醫生,有些疑惑的探出頭來。
原來宋陪宋醫生在診室等了許久,卻不見新的病人進來,這簡直不合常理。
一時間有些疑惑,便打算開門看看什么情況。
而眼前的一幕,卻讓他一時間有些發愣。
一個小年輕站在門口,面對著走廊上排隊的病人,但他看到哪里,哪里的病人就低下了頭來。
這場景一時間有些魔幻。
這小年輕是美杜莎?還是說這群人莫非是吃了什么致幻的食物?那也應該趕緊去消化科洗胃啊,跑到這里來干嘛。
倒是陳鋒明白這個從門口探出頭來一臉疑惑的禿頭老頭,就是自己以后一個月要跟隨的宋陪宋副主任醫師了。
陳鋒連忙把自己隨身攜帶的進修表和報告單拿了出來。
“宋醫生你好,我是從江州市人民醫院過來進修的陳醫生,陳峰,之后的一個月,就麻煩你了。”
宋醫生一臉茫然的接過陳鋒遞給他的資料,快速掃了幾眼恍然大悟道:“哦哦,你就是要來進修的江州市人民醫院的中醫科主任,陳主任。”
“沒想到你還這么年輕,快請進,請進!”
“哪里,客氣了。”陳鋒應了一聲。
而這時剛剛那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年輕人也徹底閉氣,轉過身去蹲下來,盯著地上看似乎想憑空盯出幾只螞蟻來。
陳鋒看到這個場面,笑了笑也沒帶多做言語,便與宋醫生一道進了診室。
“現在還是門診時間,我就先不跟你閑聊了。”
“小陳,這樣叫你可以嗎?”
“當然沒問題,畢竟你也是我的前輩。”
“行。”
宋醫生笑了笑。
“那等一下我給患者看病,你有什么問題就提出來,我倆一起探討探討。”
宋醫生一臉和氣的說道。
“好的。”
陳鋒提了把椅子做到了宋醫生的旁邊。
沒想到宋醫生脾氣還挺好,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不像是有什么架子的人。
宋醫生見陳鋒準備好后,便按下了桌子上的呼叫按鈕。
頓時廣播響了起來。
“請四百二十四號病人楊翠花到十二號診室就診。”
這時,剛才那位攔住陳鋒的中年大媽一臉尷尬的走了進來。
她看了看陳峰,又望了望宋醫生,張嘴想說些什么,卻又說不出話來。
陳鋒見狀擺著手笑了笑,本來就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
何況自己今天走的匆忙,沒有去醫務科領取屬于自己的白大褂,穿著常服的樣子在不知情的人看來的確像是插隊。
“楊翠花,是嗎?”
“來,到這邊坐下吧。”
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患者,陳鋒輕輕的打量了一番大媽,眉頭便微微皺起。
這個大媽病得不輕啊,初看之下便有兩三種合并病癥,還都是那種不易查覺的隱癥。
不過看她現在的臉色倒沒有哪里不適,而且剛剛攔他的樣子也是中氣十足。
看到這,陳鋒不露聲色地瞥了一眼宋醫生。
這是典型的潛伏類迷惑型病癥。
一般醫生問聞問切都不易察覺的出什么問題來。
只能從病人的一些細微之處,才能找到這些病癥的隱藏線索。
而這時宋醫生已經采集完楊翠花的病癥、現病史和既往史,開始拿著小電筒一一檢察起她的五官,最后才號了號脈。
“咦,你這情況似乎有點問題?”宋醫生突然開始皺起了眉頭。
“啊,有問題!什么問題啊?宋醫生,我只是來例行體檢的,之前在別的科室都說我身體杠杠的,上六樓不費勁兒。”
楊大媽聞言嚇了一跳,又強笑著開了個玩笑。
“身體沒問題,那只是表象。”
“你的脈搏看似平穩,但時弱時緩,有時還有些沖脈,呼吸也是氣多但后氣不足。”
“這樣,你讓我細細的聽一聽。”
宋醫生一臉嚴肅的戴上了眼鏡,然后掏出聽診器置于楊大媽的脈搏上。
細細的聽著,時不時還讓楊大媽換手。
而這時坐在一旁的陳鋒有些驚訝。
難怪會有那么多人來找他看病。
若是一般的醫生,看到檢查結果無礙,可能就放病人走了。
但只有那種行醫數十載有著豐富經驗和真才實學的老醫生,才能從患者的細微之處察覺出潛在的病癥。
“嗯,這樣吧,我建議你再去做一個檢查。”
聽完脈之后的宋醫生面色有些嚴肅的看向大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