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買柴
最后,櫻寶出錢買了兩對彩絹?zhàn)龅念^花,三對精致的雕花木梳,可以別在頭發(fā)上當(dāng)裝飾的那種,現(xiàn)在很流行。
還有一桿銅頭旱煙,一堆木頭做的小玩具。
像什么彩頭鳩車,七巧板,孔明鎖,還有兩個彩紙糊的小馬頭,一共花去她一百八十文。
姜三郎見小閨女這么會挑東西,還這般能花錢,不由咋舌。
她買的這些小玩意看起來不起眼,卻個個精致漂亮,也很實(shí)用。
勸了兩句見閨女不聽,便隨她去了。
畢竟錢是她自己的,只要小閨女樂意,買個人回去都行。
父女倆一邊逛一邊買。
姜三郎買年貨門符,櫻寶就買糖葫蘆。
姜三郎選碗盆筷子,櫻寶就買糖人兒。
最后大背簍實(shí)在放不下,兩手也提滿,姜三郎只能背著閨女往回走。
忽然,居高臨下的櫻寶看到一個破衣少年,面前有一擔(dān)柴禾,黑黢黢的柴禾上,似乎長著幾朵金黃干縮的菌耳,分外惹眼。
“爹!爹!快過去!”
櫻寶拍著老爹的肩,指著路邊道:“到那邊去。”
姜三郎以為閨女又看到什么好吃的,就提醒:“寶兒,咱買的零食太多,不好拿了。”
“不要零食,爹放我下來,我要去看看那個。”她小手一指,指向路邊。
“呃......”姜三郎轉(zhuǎn)頭看過去,不禁一愣。
那方向沒有賣吃的,也沒有賣玩具的,只有一個看起來十三四歲的破衣少年,以及面前一擔(dān)柴。
難道閨女真要買人?
啊呸!想啥呢,他閨女怎么會想買個黑皮小子。
但閨女掙扎著非要下來,沒辦法,姜三郎只好去路邊放下背簍,順便坐石頭上歇歇腳,再等等兩個侄兒。
好在這地方已經(jīng)是集市外圍,沒啥人擺攤,人流也稀少,不怕小閨女被人踩著。
櫻寶被老爹抱出背簍,一溜煙跑到那擔(dān)柴禾前,仰頭問破衣少年:“你賣柴嗎?”
少年見是一個丁點(diǎn)高的虎頭帽小娃娃來詢問,以為她好奇,便點(diǎn)點(diǎn)頭。
“多少錢呀?”櫻寶問。
少年:“三文。”
櫻寶笑瞇瞇又問:“你幫我送回家,要多少錢呀?”
少年蹙了蹙眉,問:“你家在哪?”
“東陳村。”櫻寶答。
“東陳村啊。”少年想了想,說:“送到東陳村......五文。”
“那好,等會兒你跟我走吧。”櫻寶將五文錢放在少年手心,“這是買柴的錢,先給你。”
少年點(diǎn)頭,攥緊手中銅錢,抿抿嘴,一側(cè)臉頰出現(xiàn)一個小梨渦,顯然很高興。
櫻寶掃見少年腮邊一閃而過的梨渦,不由愣了愣,又仔細(xì)打量一下他。
眉目清秀,臉龐消瘦,神色冷淡,就是有點(diǎn)兒黑,估計是因?yàn)槌D暝诘乩飫谧鞯木壒省?p> 看久了,那點(diǎn)似曾相識就沒了。櫻寶轉(zhuǎn)身跑去看柴禾。
姜三郎已經(jīng)被閨女這通操作給驚呆。
小閨女好端端干嘛要買一擔(dān)柴?
家里柴禾根本不用錢好吧,后山多的是,只要自己去那里隨便走一圈就能擔(dān)回一擔(dān)來。
但閨女已經(jīng)買了能怎么辦,隨她去唄。
姜三郎不知道,他閨女哪里是買柴,她買的是枯柴上的金耳。
櫻寶蹲在柴禾跟前,小手已經(jīng)摳下兩朵手指大的金色小耳朵,在鼻子下聞了聞,假裝揣進(jìn)衣兜,實(shí)際悄悄收進(jìn)洞府。
嘿嘿,雪耳沒看到,竟找到比雪耳更珍貴的金耳。
她要把長金耳的木柴放進(jìn)洞府,再澆點(diǎn)水,看看它們能不能多長些出來。
櫻寶眼睛盯著柴捆,伸手扒拉,想看看里頭還有沒有金耳了,聽到老爹叫她:
“寶兒快過來,你堂哥來了,咱們回家。”
姜三郎好不容易看到兩個侄兒出現(xiàn),立刻招呼閨女進(jìn)背簍。
“哎。”櫻寶答應(yīng)一聲,不忘自己的柴,示意破衣少年:“咱們回家啦,你趕緊跟上。”
“嗯。”少年二話不說,矮身挑起柴禾。
川河鎮(zhèn)離東陳村約五六里,挑一擔(dān)柴走那么遠(yuǎn)可不容易。
等終于到地方了,少年已經(jīng)累的滿臉通紅、全身是汗。
櫻寶趁他解扁擔(dān)繩索的時候,問:“你是在哪里打的柴啊?”
少年警惕看過來,見小娃娃一臉懵懂好奇,頓了下,說:“在石塔山。”
“石塔山在哪里啊?”櫻寶繼續(xù)問。
少年沉默片刻,“在北山西面。”
“哦。”櫻寶舔一下手里糖人,想了想,從衣兜掏出兩個荸薺塞給他:“給你吃。”
她看這少年光腳穿著草鞋,褲腿破破爛爛,還短了一大截,露出凍的發(fā)紫的腳脖子,不禁想起上輩子遇到的一個人,可那人從沒有如此落魄過。
也不知自己怎么就忽然想起他來。
記得那人叫楚彥,是都督府的一名校官。
自己每回遇見,他都一身錦袍,腰間懸著繡春刀,一雙眼睛看人如同出鞘利刃,冷冰冰不帶一絲情緒。
她還親眼看到楚彥抽出繡春刀,一刀砍掉一人手臂,面上神色半分不動,就像砍瓜切菜般。
可就是那樣一個冷酷的人,卻甘愿被自己利用,冒很大風(fēng)險幫自己逃出都督府。
今日這少年的眼神,頰邊的梨渦,竟有幾分像他,特別是方才那警惕的一瞥。
少年遲疑一下,接過荸薺,低聲道:“謝謝。”
櫻寶目送少年扛著扁擔(dān)遠(yuǎn)去,一下下舔著糖人,面無表情。
“櫻寶,站那兒干啥呢?”姜三郎從灶房出來,見閨女一直站在院子門口,好奇問。
櫻寶回過神,笑嘻嘻道:“我找地方堆柴火。”
少年將柴禾挑進(jìn)院子,就放在鹿棚旁邊,她要將柴禾攤開一個個查看,有幾根枯柴上長金耳的。
姜三郎搖搖頭,也不管小閨女了,返身去整理帶回來的東西。
背簍里大部分是櫻寶買的小玩意兒,他買的年貨就可憐巴巴幾樣。
一條豬肉,幾只碗,一把筷子,一包粗鹽,兩塊豆腐,幾張門符,此外就沒了。
姜三郎嘆口氣,將東西歸類放好,又舀出一盆麥子,準(zhǔn)備去大哥那邊磨面粉,明日大年三十包餃子。
等磨完面粉,他還要去舂點(diǎn)米,過節(jié)的時候吃。
再說櫻寶,蹲在柴堆旁一根根檢看,竟找出四根長著金耳的木柴。
她高興壞了,拿著木柴跑去問老爹:“爹!爹!你看看這是啥樹啊?”
只有長在無毒樹上的金耳才能吃,她要問問這種柴木是何品種。
姜三郎接過來仔細(xì)看了看,如實(shí)道:“是桑樹。”
“呵呵呵,我知道啦。”櫻寶搶過樹棍又跑了。
姜三郎無語,搖搖頭,端著一盆麥子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