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離開
“叮!您當前所屬世界靈氣大量消失,等級跌落,您無法繼續(xù)滯留,否則將被世界掠奪走自身真氣!”
林群聽得一陣愕然,沒想到世界急起來連自己真氣也要掠奪?
想到此,林群只能無奈找到郡主二妻,跟她們告辭。
倒也不是林群不想帶她們走,而是她們本就是這個世界重要配角。
雖然被林群掠奪走一部分氣運,但仍然有一部分氣運在身,這個世界不會允許她們被自己帶走。
盡管二女非常舍不得,但面對決絕的林群,卻也無能為力。
在臨走之前,林群則將《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傳授給二人,修煉之后,能夠永葆青春。
唯一的缺陷,便是每三十年,便須要返老還童一次。
還童之后,功力打回原形。
林群游歷諸天,總會遭遇無數(shù)危險,若每隔三十年,便失去一次功力,實在太不方便。
他也相信,自己能得到?jīng)]有副作用的長生仙法,所以根本沒想過修煉這本心法。
倒是二人,身為郡主,又得到皇帝恩寵,安全方面倒是不必擔心,格外適合修煉這門心法。
除此之外,林群還傳授了神行百變、生死符、白虹掌力、小無相功等等。
現(xiàn)如今,他就是武功寶庫,腦海中掌握大量武功。
無論是各種神功,還是劍法、掌法,統(tǒng)統(tǒng)都有。
他傳給二人的除了有小無相功、九陰真經(jīng)外,還有神行百變、左右互搏術(shù)這種就算失去真氣,依舊能夠施展的奇妙武學。
叮囑二人不得泄露武學后,林群則又來到皇宮。
當?shù)弥秩杭热灰x開時,朱棣是又不舍、又欣喜。
不舍的是,眼前這人實力深不可測,如今成為郡附馬爺,也就是自己的人。
有他在,自己便再無須畏懼任何人。
但欣喜的卻是,這么強大的人在身,始終是個隱患。
如今林群肯主動離去,朱棣自然欣喜不已。
不過,盡管心中欣喜,表面卻仍然再三挽留。
林群一眼就能看穿他所有細微表情、舉動,自然能夠知道他心中所想。
倒也不在意,只是道:“陛下,在下此去,恐怕再也不會回來。”
“在下希望陛下看在郡主份上,答應(yīng)在下一件事!”
“不知何事?”
朱棣倒也沒有拒絕,當即承諾道:“只要朕能做到的,就一定答應(yīng)你。”
林群則緩緩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的確非常寵溺郡主,但下一代天子如何想的卻無人可知。”
“希望陛下百年后,下令將郡主移送到武當,建立一座殿宇,命令郡主再也不得踏出殿宇半步。陛下后人不得對郡主有絲毫靠近打擾!”
朱棣有些疑惑,不禁道:“附馬爺可是擔心郡主受到委屈?那朕下道圣旨,后人見郡主如同見朕,不得有絲毫得罪之意。”
林群倒是看出,朱棣的確非常寵溺郡主,可惜她不知道的是,自己要保障的是數(shù)百年、數(shù)千年后的郡主生活。
那時早就改朝換代,誰還會遵從前朝皇帝的命令?
而從未來數(shù)千年情況來看,武當?shù)让降故嵌惚艿溁甲詈玫牡胤健?p> 無論是亂世還是盛世,幾乎沒人會沒事去找武當麻煩。
到了后世,甚至可以成為旅游盛典,受人們崇拜。
就算真有人找麻煩,相信二人實力,也足以應(yīng)付。
而武當山到處都是野果、野獸,想必以英子的本領(lǐng),足以保障她們不會餓死。
可以說,林群幾乎將方方面面細節(jié)考慮到位,甚至一度考慮到數(shù)千年后,足以保障二人在這數(shù)千年內(nèi)平安渡過。
在林群再三囑咐下,朱棣最后也同意了林群的想法,暗中擬了一道圣旨,等待他百年歸去后頒布。
“陛下!”
眼看朱棣答應(yīng)自己請求,林群沉吟許久,最終還是忍不住道:“臨走之前,在下有幾句話警告!”
朱棣眼皮一挑,不動聲色道:“不知何話?”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暗喻了一切都在變化。但千變?nèi)f化,無非幾點,在內(nèi)平衡文武大臣,輕信文臣,外敵入侵。輕信武臣,江山不保。”
“在外對抗諸蠻!三寶太監(jiān)游歷了諸多海外,但他日海外那些人來此時,卻不一定是為了游玩。”
“無論是胡人、契丹人還是哪個種族,一開始都是互相戰(zhàn)斗,打不過才投降!”
……
林群說著,將一本小冊子遞給朱棣,沉聲道:“此物不應(yīng)該存在,看完便燒毀罷!”
朱棣聞言,頗為好奇翻開冊子,卻看見一幅幅圖案,以及相應(yīng)說明。
“研究蒸汽,能研發(fā)出蒸汽機?能帶人一日千里?”
“火藥能研究出大炮、手槍……”
“糧食能研究出一種三熟?一年竟然能成熟三次?天啊!禾下乘涼夢,竟然有跟樹木一樣高的禾苗?太神奇了。”
“土豆、紅薯,竟然能渡過災(zāi)害?”
……
當將整個小冊子看完后,朱棣卻久久沒能回過神,眼眸中殘留著無限震撼。
他想到林群,但抬頭之后,卻發(fā)現(xiàn)林群早已不知何時消失不見。
朱棣頓時心生遺憾,早已沒有想要林群離開的想法。
此刻的他,只想盡快將小冊子里的物品,紛紛研發(fā)出來。
而此時,天下匠人早已經(jīng)被召集起來,朱棣趁勢讓他們將小冊子上的物品研發(fā)出來。
數(shù)年之后,當這些東西研發(fā)出來,老百姓們再也不缺食物。
縱然最窮的,也能不餓肚子。
而這只是老百姓的直觀感受,更多的卻是大明軍隊變強,周邊敵人紛紛被打得喊爹不止。
也在這種情況下,朱棣下定決心,提高工匠地位,進入全民研究時代。
對于這些,林群自然毫不知情。
之所以留下小冊子,以及說那些話,卻是不想再發(fā)生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被白白送人,不想那么多白花花的銀兩白送,不想那么多古董珍寶……
更不想的是,有老百姓受苦。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若能少些戰(zhàn)爭,總是好的。
但林群也知道,歷史的軌跡不是那么容易改變,但他已經(jīng)做了自己該做的,但求問心無愧。
離開了這方世界,林群回到專屬空間,頓時感覺靈氣濃郁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