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大夏邊境戰云密布,據聞,軒轅氏準備動用弒神大陣,定要救出軒轅正耀。
夏帝不肯善罷甘休,也調集大軍前往迎戰。
丞相關龍逄前來學宮,與姒鴻云商議對策。
而后不久,姒鴻云、關龍逄進宮面見夏帝,學宮衛道、相府破曉,兩只大軍也開赴邊境,試圖阻止這場大戰。
不知三人如何相談,最終,夏帝同意休兵罷戰,釋放軒轅正耀。
只是夏帝提出,今后不許軒轅氏在踏足九州,同時,他要親政,收回關龍逄手中的大權。
掌宮姒鴻云雖覺不妥,關龍逄卻支持夏帝的主張。
最終,軒轅正耀受刑后被放,軒轅氏全族撤出九州,而雙方集結的大軍也開始分批撤離。
軒轅正耀離開九州之時,早已昏迷,躺在臥榻之上。
贏氏也攔下了想要去找軒轅正耀的嬴嫣然。贏家老祖更是親自出手,封住嬴嫣然的修為,將她關在家中。
夏履癸(桀)開始掌握朝政大權,肆意妄為,任用趙梁霍亂朝綱,外有韋、顧、昆、吾幾家為虎作倀。
大夏眼瞅又將進入紛亂之中。
此時,關龍逄再次挺身而出,聯合大夏學宮掌宮姒鴻云和數位長老共同逼宮覲見。
在皇后的勸說下,夏履癸(桀)無奈之下,嚴懲了趙梁等人,修改法令。之后,大夏也暫時恢復了寧靜。
不久之后,大夏皇后病死,夏履癸傷心不已,悲痛欲絕。
夏帝把愛妻早逝,視為是上天對自己往日奢靡妄為的懲罰,痛定思痛之下,痛改前非,勤政愛民起來,事事也交由關龍逄親理,更是對關龍逄言聽計從。
趙梁等人受到嚴懲后,也開始低調處事,四大外家更是戰戰兢兢。
然而看起來風平浪靜的大夏,總覺得處處透漏出怪異的氣氛,讓人心生不安。
夏履癸(桀)十五年,冬季離去,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冀州學府外又一次人潮涌動,一年一度的學府招生也在這個時節開始。冀州地處九州北部,緊鄰北地荒原。雖已入春,冀州大地不像南方幾州,感覺不到一絲春意。人們依然穿著厚重的冬裝,抵御初春的寒意。
秉承無數載的傳統,學府一年一度的招生面向全州招選適齡弟子。凡是年滿十歲,并且在學府報備過的學堂讀書的孩子,都有資格參加學府的考核。
學府會派人到各個鄉先行篩選,附和條件的孩子,將會獲得資格,前往學府,參加最后的考核。學府會承擔往來的費用,幫助那些貧苦人家的孩子能夠前來參加選拔。
在這里只要少年天賦出眾,哪怕是鄉野村夫的孩子,也會獲得入選的資格。反之,哪怕是皇親貴胄,天賦平平,也無法踏入學府半步。入得學府的少年,一應生活所需,皆有學府供給。這是從堯帝開始,就一直秉承的規矩,并被歷代府院嚴格遵守。凡是妄想破例之人,無不受到血淋漓的懲處。漸漸地,也就沒有人敢于挑戰這附院的規定。
平民家的子弟如果想要出人頭地,毫無疑問每年一度的學府招生是他們最好的機會。雖然除了學府之外,地方州府、一些名門豪族也建有不少學院,這些學院也受學宮監管,然而卻不是平民百姓可以輕易進入的地方。除非天資出眾,被看中之人,否則那高昂的費用,就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擔的。那些招收貧民的學院,又因為自身條件差,請不到好的老師,功法、靈術、武技這些更是稀缺,在此修行,也很難有太好的成長。